這些癥狀可能是貓咪下尿路感染!
平時鏟屎官們在照顧貓咪時,發現貓咪突然不愛用貓砂了,喜歡反復尿在貓砂盆外,有的鏟屎官會以為是照顧不周貓咪在跟他鬧脾氣,其實不然,很有可能是貓咪的下尿路感染的危險信號。
下尿路感染:
下尿路感染是指膀胱、尿道和尿道口由細菌感染引發的炎癥。
1. 癥狀
·尿頻、排尿不暢、排尿呻吟、血尿
·舔舐肛門和生殖器
·排尿行為異常
·精神不振
·嘔吐,食欲下降
貓下泌尿道疾病的臨床癥狀根據所涉及的疾病和器官不同而不同,對于一直在室內活動的貓,臨床癥狀比較容易看見,而對于主要在室外生活的貓則不容易觀察到。
2. 診斷
· 觸診
對貓咪的后腹部進行觸診時,若貓長時間不排尿,尿道可能完全阻塞,可以感覺到腹壁緊張
· 尿色
正常尿液中因為有尿色素的存在呈現淡黃色至琥珀色,顏色的深淺通常跟尿液的稀釋度和濃縮度緊密相關。臨床中,泌尿生殖系統的疾病常常可以引起尿中帶血。
· 尿液渾濁度
正常貓的新鮮尿液是透明或者澄清的,但是由于疾病的發生導致尿液透明度下降,結晶、管型、細胞、細菌的存在以及外界容器的污染使尿液渾濁,尿液中的懸浮顆粒甚至可以用肉眼觀察到。
· 氣味
除了某些疾病的發生會導致尿液出現特殊的氣味,一般情況下,貓的尿液特別是公貓的尿液會有特征性的刺激性氣味。尿液的氣味對于診斷所患的疾病進行診斷沒有顯著性的意義。
· 尿液pH值
pH 值是檢驗尿液酸堿度的指標,用pH試紙檢測尿液,當 pH 值小于 7.0 時,尿液表現為酸性,大于7.0時,則為堿性。在進行 pH 值的測量時,所要測的尿液必須保證新鮮,將尿液滴在試紙上,根據pH試紙包裝上的顏色標識判定尿液的酸堿度。
· 行為表現異常
如舔舐肛門及生殖器、排尿行為異常,尿頻、排尿不暢等。
· 寵物醫院的B超X光及實驗室檢查
若貓咪僅泌尿道出現癥狀提示為膀胱-尿道炎;若貓咪出現全身癥狀如被毛無光身體虛弱則提示為部分或完全尿道阻塞。通常公貓比母貓更容易發生,以去勢(絕育)公貓和長毛貓(尤其指波斯貓)發病率最高。公貓多見于尿道阻塞,母貓則多見于膀胱炎和尿道炎。
引發病癥的誘因:
· 疾病或細菌的等微生物引起感染
腫瘤、外傷、膀胱臍尿管憩室炎、神經性紊亂等疾病都可以引起貓下泌尿道炎癥或相似癥狀。貓下泌尿道炎癥通常會降低機體的抵抗能力,使細菌在尿道和膀胱內大量生長繁殖。
· 泌尿道結構異常
公貓的尿道結構又細又長,其中尿道球腺部和陰莖部是兩個最狹窄且最易發生阻塞的部位。膀胱憩室、膀胱發育不全等泌尿道結構異常,也易形成泌尿道感染和結石。瘢痕組織增生引起的尿道狹窄也可以引起貓下泌尿道炎癥。
· 飲食結構與營養
寵物的飲食結構不合理,飲食比較單一。經常飼喂高蛋白失誤,易引起鈣鎂比例失調,容易形成結晶和結石;纖維含量較多的干貓糧,難消化造成鎂攝入量總體增加,引起結石;長期大量飼喂干貓糧引起糞便增多和經糞便排出體外水分增加,導致貓排尿量減少,引起膀胱尿液中鎂濃度升高,造成在膀胱和尿道中的儲留,引起結石和炎癥;未能飲用足量新鮮水,也會引起下尿路的疾病。
· 神經因素
有些貓的下泌尿道感染是由神經因素引起的,例如膀胱麻痹、尿道痙攣、泌尿道收縮肌的協調異常等。
· 醫源性因素
導尿管的探診、導尿管使用方法不規范、導尿管型號不合適、導尿管重復使用、經導尿管的逆向沖洗、相關手術留置在膀胱和尿道中的導尿管和尿道造口術等造成尿道黏膜損傷、尿道破裂或細菌感染 ,引起尿道增生性狹窄,引發貓下泌尿道疾病。
· 尿液pH值
尿液的 pH 最理想的測量時間是在貓采食后的 4-8 小時之內,正常情況下貓尿液的 pH 值應該維持在 6.2-6.4 之間,這樣酸堿度的尿液不利于結晶和結石的產生,從而減少下尿路感染的發生,貓尿液的酸堿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貓日糧的影響,許多標準的貓糧在貓采食后酸堿度都會有所升高。
· 尿道阻塞
臨床中,造成貓下泌尿道阻塞最多的就是結晶和結石,結晶和結石形成的條件包括:尿液中鹽分的含量過高、尿液的長時間儲留、鹽分形成結晶時的合適pH 及尿液中抑制結晶形成的物質含量降低。
· 其他因素
貓的體形肥胖導致貓比較懶惰,不愿意運動,從而導致貓不愿意排尿且排尿的次數減少,造成尿液儲留。有的貓容易焦慮,嫌棄自己臟的水盆和貓砂盆,導致喝水減少和不排尿。此外,去勢手術、天氣寒冷、應激狀態以及飲用水的不新鮮等均可成為貓泌尿道感染的病因。
家庭的基礎治療:
在治療時根據貓咪下尿路是否堵塞進行保守療法和手術療法
保守療法包括導尿處理,飲食處理,對癥治療,通常飼主只能采取飲食處理以及給藥。
· 飲食處理
改變發病前的飲食結構,減少高蛋白食物的攝入,各種營養的貓糧搭配飼喂;避免攝入過量的鎂、磷、鈣、氯,飼喂低鎂處方糧。控制飼喂的次數,做到少食多餐,適當飼喂營養膏,鼓勵飲用大量新鮮清水等。
注:
在購買貓糧時盡量選擇大廠生產的貓糧,品質有保證,其包裝精美,有專門設計制造的防潮袋。購買時注意查看包裝袋后的營養成分表,優質的貓糧蛋白含量為21%~24%,且配料表中為魚肉雞肉等動物蛋白,脂肪含量為8%~16%、水分為10%、纖維為3%~4%、鈣為1.5%、磷為1%
· 藥物治療
可將金霉素或霉素軟膏涂抹尿道口和外生殖器;速諾(每日兩次,每次半片), 咪尿通(每天一次,每次一粒),尿痛舒(每天兩次,每次1/4片)
注:
如果貓咪感染嚴重建議送去醫院進行輸液消炎,若出現尿道阻塞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貓咪術后的注意事項:
· 飲食護理
對于剛做完手術的病例,由于麻醉的作用不易給予食物,可以喝少量的水濕潤口腔,待可以飼喂食物時,建議給予處方糧,少食多餐,必要時可以增加一些營養膏。飲用水要保持新鮮足量,若貓可以接受濕糧,可將貓糧加水泡軟后飼喂。
· 術后環境
在接受手術后,應該保證貓的環境干凈衛生,可將貓放在干凈的尿不濕上面。環境溫度適宜,若貓的體溫降低,可將溫熱的水瓶放在貓的身邊。保證及時更換新的貓砂,對貓用過的物品清洗消毒,不可以激烈運動,以防傷口裂開。
· 藥物支持
促進排石方面,可以給予預防結石的八正散等中藥。化石藥:“金錢化石膠囊”:由金錢草、冬葵子、牽牛子、烏藥、牛膝、海金沙、黃柏、雞內金、大黃、土鱉蟲、 甘草梢等組成。 口服 1 次 1 粒 /10kg 體重,每日 2 次 . 連服 3 周休藥一周,直至病愈。
· 傷口護理
手術后的貓要帶伊麗莎白圈,防止啃咬傷口。傷口每天要進行消毒,清理干凈后保持傷口的干燥。
家長如何避免貓咪受到感染:
· 要了解病貓平時的生活習性,對于體形較胖的貓應該促進多運動,鼓勵貓在干凈的貓砂盆中排尿。
· 優化貓的膳食結構,少飼喂高蛋白的食物,可以飼喂低鎂、酸化尿液的處方糧。飲水要新鮮足量,必要時可以在貓喜歡的地方多放幾個水盆。
· 對于貓砂要及時更換,保證大小便的干凈。對于飼養環境要保持恒定,減少不必要的刺激而引起應激。
· 對病貓進行定期身體檢查,做到問題早發現早解決。
貓咪的下尿路感染通常多數是由飲食結構不合理和生活環境不佳引起,抓住發病源頭可有效防止下尿路感染的發生。
溫馨小提示:
家長們如果有時間也可給貓咪們服用針對尿路感染和尿痛、尿血的中藥,同樣有良好的療效。
· 處方一
“八正散”加減:木通、滑石(布包)各 6g ,車前子、萹蓄、瞿麥、金銀花、梔子、連翹、黃柏、大黃各 3g ,水煎服。
· 處方二
“小薊飲子”合“八正散”加減 : 小薊、滑石(布包)各 6g ,炒蒲黃 4g 、鮮茅根 15g ,生地、木通、瞿麥、當歸、甘草梢各 6g ,水煎服。
給藥方法:中藥煎煮之后與貓糧拌在一起,若藥味太濃貓咪不愿服用,那么少量多次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