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換牙后可能會得青春期齒齦炎!
其實貓狗跟人差不多,在剛出生的時候都沒有牙齒,因為它們一開始還需要母乳的喂養,如果母貓在喂奶的時候,這么多只貓貓帶著牙齒去吸吮,那怎么受不了,簡直是繼生產之后的又一難關。
通常在幼貓3—4周時,開始慢慢長出乳齒,直到7周以后由于牙齒帶來的疼痛感,母貓會慢慢停止給幼貓喂奶,這個時候也是最佳的換食期,讓它們開始學會咀嚼食物。
幼貓的牙齒并不大,外觀略微有點透明
那么,什么時候開始換牙呢?
乳牙在3—6月齡時,其牙根開始經歷溶解、變短直到變為牙冠底下不起眼的斷茬。所以如果這個時候發現幼貓吐出白白的牙齒(可能還會帶有血絲),不用驚訝,這就是換牙,而且還得換20多顆呢!
并且這個時候的乳牙較軟,即使在換牙的過程中被貓咪誤食也不是什么大問題,腸胃可以將其消化掉。
另外,在換牙期間,你也可以發現貓貓會出現一些異常,那是由于長牙會刺激到牙齦,貓貓會希望通過其它行為緩解它。
· 開始磨牙,尤其是鞋子、家具和一些床上用品等會成為它們的目標;
· 不停的流口水,由于恒牙的壓迫,乳牙的牙根開始遭受溶解;
· 頻繁的用嘴舔爪子,或者是用臉去蹭其他的東西;
· 疼痛感非常強的狀態下,它甚至會拒絕進食;
一旦你發現這些跡象,可以給它一些柔軟的東西來幫助它磨牙,也可以將食物泡軟,讓它更加容易進食。
不過在換牙的過程中還會遇到兩種情況,需要我們提高警惕,一個是乳牙并未脫落,恒壓卻已經長出來了,這會引起各種口腔問題,最好找醫生將乳牙拔除;另一個是青春期齒齦炎,雖然不是很確定具體的原因,但是有人曾提出假設,可能是青春期出現免疫力短暫下降,伴隨換牙刺激,從而出現了感染。
什么是青春期齒齦炎?
青春期齒齦炎和成年貓的齒齦炎極為相似,都是因為牙齦阻止受到刺激,感染而發炎。區別在于青春期齒齦炎通常在幼貓換牙之后出現。尤其是緬因貓、暹羅貓、波斯貓等品種,非常容易出現。就像前面說到的青春期齒齦炎是因為免疫力下降導致的,所以在 免疫系統穩定下來前,需要長時間的耐心護理,并不像齒齦炎一樣僅是消炎藥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治療期間遵循醫囑做一些基礎的家庭護理和麻醉洗牙,大概1歲左右就可以痊愈,較嚴重的情況下,會延遲至2歲左右。
青春期齒齦炎的高發點在臼齒附近,大概在7—10月齡的時候可以發現,如果長時間不進行治療容易發展成牙周病甚至貓口炎。遇到這種情況,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切除多余的牙齦,同時洗牙,避免牙齦紅腫增生,滋生牙菌斑和牙結石。
后續的治療方面可以使用干擾素,調節免疫,盡力將牙齦組織、免疫系統的刺激降到最小,杜絕復發。在此過程中需要提到的是日常刷牙,如果貓貓實在不喜歡,除了洗牙以外,還可以嘗試寵物漱口水、洗必泰凝膠、溶菌酶凝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