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猴品種簡介及名字由來
眼鏡猴出現于距今6000萬年以前,一直延續到現代。這是一支高度特化的靈長目動物,體長只有9~12厘米,體重為150克左右。
眼鏡猴
眼鏡猴,又稱跗猴。包括眼鏡猴、西部眼鏡猴和菲律賓眼鏡猴3種。屬靈長目眼鏡猴科,是一種珍貴的小型猴類,是全世界已知的最小猴種。它們的獨特之處在于眼睛——在小小的臉龐上,長著兩只圓溜溜的特別大的眼睛,眼珠的直徑可以超過1厘米。眼鏡猴是熱帶和亞熱帶茂密森林中的樹棲動物,喜歡生活在茂密的次生林和灌叢中,原始森林中也有分布。主要分布于東南亞的菲律賓等地,屬于瀕危動物。
中文學名:眼鏡猴
拉丁學名:Philippine tarsier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索動物亞門
綱:獸綱
亞 綱:后獸亞綱
目:靈長目
亞 目:原猴亞目
科:眼鏡猴科
分布區域:蘇門答臘南部和菲律賓部分島嶼
保護級別:瀕危
名稱由來
眼鏡猴最奇特之處在于眼睛。在小小的臉龐上,長著兩只圓溜溜的特別大的眼睛,眼珠的直徑可以超過1厘米,和它的小身體很不相稱,好像戴著一副特大的舊式老花眼鏡。所以,人們給它起了一個十分形象的名字:眼鏡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