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猴的生活習慣有哪些?
眼鏡猴因為瀕臨滅絕,也是全世界最小的猴種,它主要分布于東南亞的菲律賓,喜歡生活在茂密的次生林和灌木從中。要想飼養好它僅僅只知道這些是不行的,我們必須得知道它的繁殖過程,還有生存技巧。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把吧。
![眼鏡猴的生活習慣有哪些?](/d/cwbk/20220508/1he4clrwa5x17.webp)
眼鏡猴
生活習慣
棲息地點
眼鏡猴是東南亞熱帶和亞熱帶茂密森林中的樹棲動物,喜歡生活在茂密的次生林和灌叢中,原始林中也有分布。
繁殖過程
雌獸長有2~3對乳頭,懷孕期為180天左右,每胎產1仔。幼仔出生后只有6厘米長,身上被有絨毛,眼睛已經睜開。
生存技巧
眼鏡猴能身體不動而讓頭幾乎整整轉動一圈。這有助于它發現獵物和避開像貓頭鷹與小貓等敵人。 有高度適應樹上跳躍的能力,能在樹間十分準確的跳躍3米多遠的距離,可以用四肢行走,靠后肢在地面上跳躍或奔跑,還能爬樹,也能從樹干下滑,圓盤狀的指墊多少有吸盤的作用,利于攀緣。多獨棲,有時成對棲息,每對產一仔。雌猴懷胎6個月便生產,幼猴一出世便能抓住母親或緊抱樹枝。眼鏡猴1年1胎。
眼鏡猴會笨拙地沿著樹枝慢吞吞地挪地,但通常它們是通過跳躍來移動的。跳躍時,它們突然伸直自己長長的后腿跳向空中,再落在距自己2米遠的另一棵樹上。如果有必要,它還能中途拐彎。
小眼鏡猴生下來時就己發育得很好。它們有厚實的毛皮,眼睛也是睜開的,一生下來就能爬,能抓往母親的毛。如果母猴要走比較長的路,它會將幼仔銜在口中帶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