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常見疾病的病因、癥狀以及防治方法有哪些?(一)
蝎子的疾病目前一般分為環(huán)境因素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害原菌引起的病原性疾病和產科病。那么蝎子常見疾病的病因、癥狀以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帝王蝎
生理性疾病 (水腫病)
【病因】
蝎子長期處于潮濕的環(huán)境中,蝎窩沙土濕度大于20%,空氣相對濕度長期在85%以上,蝎子通過體表吸收過多水分。
【癥狀】
病蝎各組織嚴重積水,前腹部膨大、膨脹,伏地不動,病蝎食欲減退甚至完全不吃,生長發(fā)育停止,可導致死亡。
【預防措施】
本病不需要藥物,主要通過改善環(huán)境治療,降低空氣相對濕度和沙土濕度,特別是沙土濕度,這樣可以在1周左右不治自愈,恢復正常具體措施:可向蝎池的潮濕沙土均勻撒一層經過消毒并曬干的干燥風化土等,病撒去飲水,同時開門、開窗通風排濕,另外,可將蝎子捕移到干燥的蝎池中,并對房子進行通風干燥。若是室內溫度低于25℃時,可考慮升溫。
脫水病
蝎子脫水有兩種情況:慢性脫水和急性脫水。
慢性脫水 慢性脫水又稱枯尾病。
【病因】
是由于生活環(huán)境長期干燥,飼料含水量和飲水供給不足等均會導致本病。
【癥狀】
發(fā)病初期,蝎子的后腹部梢處出現(xiàn)黃色干枯萎縮現(xiàn)象,隨之逐步向前延伸,當病狀蔓延至尾根時,病蝎很快就會死亡。在患病初期,病蝎會因爭奪水分而相互殘殺。
【預防措施】
經常供給足夠數(shù)量的含水量較高的鮮活飼料蟲,調節(jié)好沙土濕度。
【治療】
調節(jié)活動場地的沙土濕度增大到20%左右。同時投以含水量高的新活飼料蟲。飼養(yǎng)土及蝎窩保持濕潤,但不可出現(xiàn)明水。也可把病蝎捕移到塑料盆中處理,即盆中放一塊濕毛巾或蚊帳布(以不滴水為宜)。一般這樣飼養(yǎng)半個月左右,病蝎體內水分就會得到補充,癥狀就會緩解,不需要藥物。病蝎正常后,在將其放回飼養(yǎng)池中飼養(yǎng)。
急性脫水 急性脫水又叫麻痹癥
【病因】
蝎子遭受高溫、高熱的侵襲,而環(huán)境濕度偏低時,造成急性脫水現(xiàn)象。另外,突然升溫,即加溫迅速且溫差大,也易造成本病。該病主要發(fā)生在加溫養(yǎng)殖及常溫養(yǎng)殖的夏季三伏天。
【癥狀】
初見蝎群躁動不安,活動反常,大都出穴活動,慌亂不安,繼而病蝎出現(xiàn)肢體軟化,尾部下拖、行走無力,全身體色加深,功能喪失等麻痹癱瘓狀態(tài)。病程極短,從發(fā)病到死亡只需1~2小時。
【預防措施】
采用加溫養(yǎng)殖時,加溫要緩慢升溫,每6~12小時升1~2℃,。日溫差不能過大,一天內溫差小于6℃。防止出現(xiàn)40℃以上的烘干性溫度。另外,要注意觀察溫濕度計,環(huán)境濕度不能低于55%,如果過干可在房內灑水。
【治療】
發(fā)現(xiàn)病時,立即通風換氣,降低溫度,同時可將30~35℃的熱水中加入少許食鹽和白糖,溶解后噴在蝎子身體上,噴濕即可。也可將所有蝎子捕移出房內,采取上述緊急補水方法,待原蝎房恢復正常后將蝎子放回原池內飼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