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常見疾病的病因、癥狀以及防治方法有哪些?(四)
蝎子的疾病目前一般分為環境因素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害原菌引起的病原性疾病和產科病。那么蝎子常見疾病的病因、癥狀以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蝎子常見疾病的病因、癥狀以及防治方法有哪些?(四)](/d/cwbk/20220508/znftjszpfzn44.webp)
雨林蝎
如何防治蝎螨病?
【病因】
長期潮濕,特別是蝎窩潮濕,使螨蟲大量產卵繁殖,或由帶螨蝎子,沙土,器具,黃粉蟲等介質傳播而致。
【癥狀】
蝎體逐漸消瘦,飲食減退且活動減少,表現出極度不安,渾身搔癢,有時會亂爬亂撞,極少會造成死亡,但較嚴重者會衰竭致死,部分死蝎腹部生殖厴,櫛狀器有黍液。仔細觀察,會發現蝎子步足,頭胸,口器附近,腹部道伏著黃粉未狀的螨菌,白色的螨蟲隨時可見。
【預防措施】
定期做好消毒工作,用2%-3%福爾馬林液或百毒殺(1:600倍)溶液對蝎室,蝎池噴灑消毒。注意不能長期潮濕,若潮濕,可更換沙土或用暴曬消毒過的干燥老土泥撒在潮濕處。
【治療】
根據耐藥性和殺螨率試驗,用20%三氯噠乳油稀釋1500倍,幼蝎使用2000倍稀釋液噴霧,殺螨效果達93%-95%。使用中藥殺螨產果更為理想。用法用量:將20%三氯噠乳油取稀釋后,直接到蝎池噴霧,最好晚上8-9時蝎子出窩活動時噴霧,可直接噴到蝎體,注意噴瓦片,磚坯垛體的空隙,直噴到池濕為止,噴后最好開門1-2小時。這種噴池法要求池土的黏性不是很大;中藥殺螨劑由于不易產生耐藥性且對蝎子的生長發育影響小,而值得推廣。目前市面上有中藥制藥殺螨劑,目前需對殺螨率及安全性進行試驗。
如何防治足部病變?
【病因】
一般認為是由于螞蟻等咬傷所致,但實際上沒有螞蟻也常見到,而且發病常見于一池里大部分發生,好像有傳染性。主要表現在步足,螯肢的節間發黑,因而可能是一種中毒性疾病,因為常是用西藥噴霧或消毒后易發,同時室內加溫養殖多見,也懷疑是某種病原引起。另外繁殖5年以上的老蝎也易發生此病。有關病因有待進一步探討。
【癥狀】
表現為步足,螯肢等節間發黑,有些腳須發黑,或者斷掉,以致失云行走能力。當危急或受驚時,本能逃避,但因步足原因只能亂跳亂翻。有的腹部也見到黑斑,發現此病后,常見蝎子死亡。
【預防措施】
本病目前主要是預防,嚴禁螞蟻等蟲進入蝎池蝎窩,繁殖5年以上的老蝎及時淘汰做藥用,加溫養殖時注意通風。
如何防治胃腸炎?
胃腸炎是消化道感染病菌引起的一種細菌性傳染病。本病多在春季和夏季發生,且多發于幼蝎,是一種傳染快,死亡率高的傳染病。
【病因】
由于蝎子攝取了被大腸桿菌污染了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得病。如果蝎子抗病力強,就可以抑制或殺滅大腸桿菌而不發病。但是,當蝎體抗病力差,易發生本病死亡;成蝎因消化機能健全,抗病力強,因而比較少發生本病,發病后死亡也較少。夏季高溫,高濕,大電腸桿菌易生長繁殖面污染食物和飲水,所以蝎子發生腸胃病炎病較多。
【癥狀】
進入消化系統的大腸桿菌快速繁殖,產生大量毒素直接毒害胃腸,其中以中腸最為嚴重。病初病蝎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少活動,同時腸道由于受到毒害而導致機能失常,發生腹瀉,排出水樣發臭的糞便,并常滯留肛門,蝎子因缺乏營養物質及脫水而顯得消瘦,同時,胃中,盲囊中的食物未消化而發酵,產生大量氣體,致使腹部膨脹,糞便中見有大量氣泡。病蝎經3-5天的腹瀉,身體極度虛脫而死。孕蝎得了胃腸炎,則往往會發生流產和死胎,影響繁殖剖檢死蝎可見,腹部干枯,胃腸中空,充滿黏液,氣泡。胃腸道充血,黏膜脫落,盲囊中空,肝充血腫大。
【預防措施】
保持食物和飲水的清潔衛生是預防本病發生的重要措施,嚴防病從口入。平時投喂食物要注意質量,保持蝎子的良好食欲和消化吸收力,提高抗病力,對防止胃腸炎的發生有重要作用。
【治療】
每千克體重蝎子用0.2克土霉素,放入飲水中投喂蝎子。每日1次,連喂3-5天。或按每千克體重黃粉蟲飼料中,加入0.15克磺胺脒飼喂黃粉蟲,經過30-60分鐘,取黃粉蟲投喂蝎子。每天1次,連喂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