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用的解毒提神大開胃是什么藥
2, 看見女老板不小心掉進了泳池里,我把她救上來準備做人工呼吸。剛俯下身子,我猛然意識到不能趁人之危,連忙把頭扭了過去。但是又感覺人命關天,在我猶豫十來次之后再次低下頭準備開始時,女老板突然睜開了眼,把我推進了身后的泳池里,說:“你瞎了???老娘嘴都撅抽筋了,你看不到嗎??
3, 去外地打工的時候,租了一個一室一廳的房子。房東大媽非常喜歡占小便宜,她家熱水器壞了,讓我幫她維修一下。修完熱水器后,又讓我幫她修了一下燃氣灶。當她再次要求我幫忙修理別的電器時,我指著她家的狗說:“阿姨,我還會做菜!要不我給你弄個干鍋狗肉嘗嘗吧?”
4, 我故意問:“你什么意思啊?”女同事直接發了個語音,笑著問:“哥,你有意思沒?這么大人了,有啥事不能過來我房間當面問,還弄個小號試探我?”當時我就發尷尬了,這女的太聰明了,我都沒什么,人家直接就知道我是誰。敲門過去,我直接問她:“你怎么知道的?”女同事笑著說:“哥,你是不是傻啊?弄了個小號,放的居然是自己的真實頭像?”
5, 我和哥哥是相差一天的龍鳳胎,我們在同一個中學念書。記得有一次放學的時候,哥哥和一對雙胞胎兄弟約架。最后哥哥打不過人家,就沖我喊:“你咋就不是男孩子啊,只能看著我被揍。聽到這話我火了,對圍觀的小伙伴喊:誰幫我哥哥打架,我給誰當媳婦!最后那兩兄弟被打得求饒,然后哥哥也被十幾人叫了很多年的大舅哥!見了面就問我哥:大舅哥!你妹妹什么時候嫁給我呀!
6, 和女同事出差,晚上。隨便找了一家賓館,準備住下,一問只有一間房,于是又找了一家,我一邊對老板說:“開兩間房……”一邊使勁對老板眨眼睛……老板一看就是聰明人,說:“只有一間房了。”我無奈的對女同事說:“只有一間房,咋辦?”女同事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那就開一間吧,你可……”我趕緊說:“我可是正人君子……”女同事接著說:“你可不可以去剛才那家賓館……”
7, 從支付寶總部下班的時候已經晚上九點半了,回到家還要做飯。我邊忙著切菜邊指責老婆:咱倆談戀愛的時候多好,家務活都是你干,我在旁邊給你幫忙。媳婦喝著小酒不疾不徐的回到:你這不是都學會了嗎?我還做啥?我:你看你天天躺家里,你把我工資全都收走干啥?她:哦,教你那么多技能不用收些學費嗎?
8, 公公是名牌大學的微積分教授,因為年紀大,被學校強制安排退休了。每個月公公都能領到高額退休金,日子過得有滋有味。那次工資一到賬,公公就買了一臺空調。安裝完成以后,公公打算開空調,但是婆婆生活節儉,心疼電費。公公:老伴,咱們開空調吧?婆婆:開什么開,天又不是很熱!公公:我的體溫低,怕熱!婆婆:體溫低就怕熱嗎,少找借口,死豬體溫低不,人家連開水燙都不怕!
9, 出差坐火車遇見一個搞笑的大叔。大叔從包里拿出一只烤鴨,直接把鴨頭給擰了下來。令我震驚的是,大叔順手就把剩下的鴨子,從窗口扔了出去。然后大叔看著自己手里的鴨頭,思考了一分鐘,默默地也把鴨頭扔了。?
10, 公司的陳組長一直想要瘋狂一次,于是就想著去蹦極,但是畢竟是個女孩子,多少還是鼓不起來勇氣。周末卻決定去瘋狂一把。我問她:前段時間,那蹦極的繩子斷了,幸虧人掉到河里沒有生命危先。你不知道啊?她說:正因為這樣,他們的繩子肯定換新的了,安全措施應該更到位了。現在去,才是最安全的時候。
#搞笑段子# #搞笑##年度搞笑名場面#
“遇事不決 量子力學;機制難尋 腸道菌群”
雖然只是科研人戴上痛苦面具的無奈調侃,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
至少已經有堆成山的論文研究已經證實:腸道里那群敬業駐守的小東西,真的跟它們宿主從頭到腳的健康都息息相關。
在之前的推送里,范醫生也為我們詳細科普過貓咪腸道菌群失調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貓咪腸道菌群失調可發展為敗血癥!?養護3大Tips請查收
但對反復治療仍然效果不佳,益生菌、益生元也沒有用武之地的毛孩子們來說,真的就沒有能夠拯救玻璃腸胃的辦法了嗎?
研究發現,沒準用貓咪拉出來的粑粑做藥,就能解決這一難題。
粑粑膠囊,認識一下
雖說便便提取物可以制成香水原料已經不再能刷新大眾認知,但真要把其他動物排出的便便裝進膠囊吞下去,聽起來依然是一件氣味過于上頭的事。
就是這個味道嗆人的操作也有一個正經的學名,叫做糞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 FMT),甚至可以說近十年來微生物學研究的大熱點。
簡單來說,就是想辦法把別人的便便挪到自己體內,讓腸道微生態重新恢復平衡,達到“不藥而愈”的目的。
盡管還是一個新興的醫療手段,可“shi”上最早的移植治療,還要追溯到公元4世紀的中國,出自東晉名醫葛洪的著作《肘后備急方》。
“野葛芋毒、山中毒菌欲死者∶并飲糞汁一升,即活。”
用糞清來治療食物中毒和腹瀉,“謂之黃龍湯,陳久者佳”。短短幾個字,麻醬就已經感受到了跨越時空的藥味撲鼻,提神醒腦ミ(?゜д゜)?
葛洪的肘后方有趣的是,屠呦呦先生的青蒿素實驗靈感的來源也是肘后方 圖自:wiki
現代醫學首次將糞菌移植用于臨床治療是在1958年,美國丹佛的醫生將健康人的糞便制成糞水灌入他人腸道內,成功治愈了患者的頑固性結腸炎。
自此,這種以糞便為載體,移植腸道菌群,實現腸道及腸道外疾病診療的另類方法,又再度走入人們的視野。
除了傳統的鼻飼灌胃、結腸鏡灌腸這兩種移植方法,醫生們還開發出了更易于服用的便攜膠囊款,可以說確實是暖暖的,很貼心。
糞便經特殊處理后制成的膠囊 圖自:google
貓的FMT,怎么搞
人類糞菌移植技術漸漸成熟以后,這種治療方法也隨之應用到了獸醫診療里。
比如,炎性腸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這個原本讓貓咪們受盡腹瀉嘔吐折磨的胃腸道疾病,在遇到FMT后,還是乖乖舉旗投降了。
炎性腸病(IBD),對貓貓來說,是很難搞的一個病。
一難在病因不明確癥狀不特殊,都是常見的嘔吐、厭食腹瀉等等,必須要層層排除其他疾病才能最終診斷為炎性腸病;
二難在治療麻煩,常規來說需要抗生素、激素、止吐止瀉等對癥藥物聯合使用,同時輔助飲食干預。
多數患病貓咪都只能控制病情,沒有辦法徹底治愈;另一部分更不幸的貓咪則可能對以上治療都不起效。
(1)第一只“吞粑粑”的貓
相比狗狗來說,對貓糞菌移植的研究要開始的晚一些。直到約2016年,才在以色列進行了第一例貓的FMT手術。
接受治療的是一只患潰瘍性結腸炎的10歲絕育母貓,并且曾經感染過鞭毛蟲和滴蟲。在確診后一年里已經嘗試過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和飲食療法,但都不見效。
貓咪細胞學檢查結果 圖自:IJVM
在主人打算施行安樂死的最后關頭,接診的獸醫們建議它試一試尚未在貓身上進行過糞菌移植術,做最后一搏。
經過層層體檢篩選后,另一只身體健康,從未有過寄生蟲感染和胃腸道疾病的3歲母貓被選中,為生命岔路盡頭的前輩捐獻糞便。
捐獻貓咪提供糞便后經處理后給患貓灌腸 圖自:IJVM
處理后的糞便懸浮液通過灌腸送入只有2.9Kg的患病貓咪體內。
移植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手術結束24h后,患貓的糞便就已經可以看出稀便的雛形,不再是術前毫無形狀的帶血粘液;
48h后,排出的粑粑雖然依舊帶血,可已經只有些許軟便。
5周之后按照相同的流程,又重復了一次灌腸移植。第二次FMT術后一個月,排便就已經完全恢復正常了;
到第11個月隨訪時,這只曾在便血中煎熬的貓咪已經扔掉藥瓶滿血復活,重獲新生了~
(2)失敗與希望并存
只要是治療,就沒有100%成功率。
2017年,曾有一只叫Tuffy的小貓在炎性腸病久治無效后參與了醫院的糞菌移植的臨床研究。
檢查結果顯示,Tuffy的腸道菌群多樣性非常低,完全無法行使正常功能。研究者們為Tuffy配制了口服的糞便膠囊,來補充腸道中失衡的微生物。
Tuffy和它的主人 圖自:Ars Technica
口服治療到第三周時,Tuffy的糞便狀況開始好轉,腸道菌群水平也開始逐漸恢復,向正常健康貓咪的合格線靠攏。
天氣好時它會在花園里曬曬太陽,享受生病以后為數不多的快樂。
Tuffy在院子里休息 圖自:Ars Technica
盡管病情有所好轉,但Tuffy還是沒能戰勝長期的營養不良,無法進食造成的肌肉流失使它體重從原有的15磅掉到了6磅。疼痛和虛弱使它生命最后的每分每秒都是痛苦。
一個有陽光的普通下午,在獸醫的幫助下,Tuffy在主人的懷里停止了呼吸,向這個愛過的世界揮手說再見。
最后時刻在主人懷里的Tuffy 圖自:Ars Technica
(3)FMT,應對的不止是腸道疾病
隨著對腸道菌群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這群駐扎的共生者不但支配著消化過程的順利進行,還從多個途徑影響著免疫代謝。
比如自閉癥、糖尿病、癌癥的發生發展都和腸道菌群失調有關,FMT也因此為這些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哥本哈根大學就對比分析過患二型糖尿病的貓咪和正常健康貓咪的腸道,它們的組成結構完全不同,患糖尿病的貓咪腸道中可以產生丁酸的菌種顯著降低。而丁酸可能通過產生一種名為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的物質來影響糖尿病。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就在今年的一月發布了招募糖尿病貓參與糞菌移植治療的公告,希望通過這個臨床研究找到能更好控制糖尿病、減少胰島素依賴的方法。
主導臨床研究的阿農·加爾博士 圖自:伊利諾伊大學
如果這個問題能得到解答,那受益的將不僅僅是患病的貓咪,更是這個世界上成千上萬的糖尿病人。
不過,FMT本身依然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果捐贈者的糞便中含有漏檢的細菌或者寄生蟲,反而可能在移植者體內造成新的感染。
雖然在寵物身上沒有報道,但前年美國曾有一例因為糞菌移植造成耐藥菌感染,最終致死的病人。要是應用到結腸鏡檢查的話,還伴有無法避免的麻醉鎮靜風險。這些都是在決定施行FMT前,主人和獸醫需要考慮衡量的。
與希望相伴而生的風險,或許就是醫療進步道路上無法拆分的孿生子。但終有一天,希望的根會細密地植滿每一條路,長成參天大樹。
【本期所長互動】
你家貓咪每天的粑粑健康嗎?
//////////
參考文獻
[1] Kieler I N, Osto M, Hugentobler L, et al. Diabetic cats have decreased gut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a lack of butyrate producing bacteria[J]. Scientific reports, 2019, 9(1): 1-13.
[2] Furmanski S, Mor T. First case report of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in a cat in Israel[J]. Isr J Vet Med, 2017, 12: 35-41.
[3] https://arstechnica.com/science/2017/07/i-gave-my-cat-a-fecal-microbiome-transplant-heres-what-happened-next/
[4] https://vetmed.illinois.edu/pet_column/diabetic-dogs-and-cats-needed-for-microbiome-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