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山有蛇嗎|蛇山在什么地方
1. 蛇山有蛇嗎
1、白頭蝰
白頭蝰分布于緬甸、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廣西、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湖北、甘肅等地,常見于丘陵及山區以及棲息于山區草地、麥田蘭草堆下、路邊、碎石地、稻田、甘蔗田邊及甘薯地旁的草叢中。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緬甸。
2、高原蝮
高原蝮是蝰科亞洲蝮屬的爬行動物,俗名雪山蝮、麻蛇。在中國大陸,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等地,一般生活于高山高原草原地區以及多出沒于有亂石堆處。其生存的海拔上限為4321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主要在青海長江上游、四川。
3、短尾蝮
短尾蝮又稱草上飛、地扁蛇,劇毒,多棲息于在長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區以及主要棲息于墳堆草叢及其附近。短尾蝮體較短粗,頭略呈三角形,與頸區分明顯,吻棱明顯,尾短,具管牙;有頰窩。頭背深棕色,體腹面灰白色,尾尖棕黑色。
4、山烙鐵頭蛇
山烙鐵頭蛇為蝰科烙鐵頭屬的爬行動物。山烙鐵頭蛇全長50到70cm,頭三角形,有長管牙,吻端較鈍,吻鱗寬遠超過高,鼻間鱗大,互相接觸,頭頂具有細鱗。常棲于灌木林、草叢、茶山或耕地以及有時也見于路邊及住宅周圍。
5、菜花原矛頭蝮
菜花原矛頭蝮頭較窄長、三角形、吻棱明顯,上頜骨具管牙,為有頰窩的毒蛇。背面黑黃間雜。多生活于海拔較高的山區或高原、常棲于荒草坪、耕地內、路邊草叢中、亂石堆中或灌木下以及亦見于溪溝附近草叢中或干樹枝上。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阿薩姆。
2. 蛇山在什么地方
龜山和蛇山都還不錯呀。
3. 蛇山的傳說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首詩前寫景,后抒情,一氣貫注,渾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詩仙”之稱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連連贊嘆,覺得自己還是暫時止筆為好。為此,李白還遺憾得嘆氣說:“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黃鶴樓因其所在之武昌黃鶴山(又名蛇山)而得名。傳說古代仙人子安乘黃鶴過此(見《齊諧志》);又云費文偉登仙駕鶴于此(見《太平寰宇記》引《圖經》)。詩即從樓的命名之由來著想,借傳說落筆,然后生發開去。仙人跨鶴,本屬虛無,現以無作有,說它“一去不復返”,就有歲月不再、古人不可見之憾;仙去樓空,唯余天際白云,悠悠千載,正能表現世事茫茫之慨。詩人這幾筆寫出了那個時代登黃鶴樓的人們常有的感受,氣概蒼莽,感情真摯。
4. 蛇山有蛇嗎?
三國時期,蛇山稱江夏山,又名紫竹嶺。北魏時稱黃鶴山,宋朝稱石城山,元朝時稱長壽山,明朝時被譽為金華山和靈山。其間,以蛇山為山名,是南宋詩人陸游的《入蜀記》中“繚繞為伏蛇……”故后世稱蛇山者為多;至清乾隆《江夏縣志》已有蛇山之名。1909年《湖北省城內外詳圖》正式標名為蛇山。
5. 蛇山為什么叫蛇山
相傳大禹治水到此,遇一水怪作亂,數載不克,后得靈龜降伏水怪,治水成功。后靈龜化為一山,即龜山。在龜山東端,有禹功磯、禹王廟、摩崖石刻等古跡;晴川閣遺址在禹功磯上,與蛇山磯頭上的黃鶴樓隔江相望,“為三楚勝地,千古巨觀”。
龜山原名大別山,后又稱魯山,因為東吳大將魯肅的衣冠冢在此。這名字一直用至明代。
明朝的皇帝極其崇奉玄武,封玄武為帝。玄武龜形,時任湖北巡撫的王儉不知是靈感,還是聽了別人的主意,將魯山改名龜山,奏請朝廷,自然得到批準。于是魯山就稱龜山。隔江相對的黃鵠山就稱為蛇山。
這一改也真改得好。不僅黃鵠山蜿蜒如蛇,魯山蹲伏如龜,而且,頓見出武漢三鎮風水氣脈貫通,不同凡響。
在龜山的西面,建有向警予墓。墓呈圓形,白色,基環方圍。在月湖側畔,建有古琴臺,又名伯牙臺。
相傳古時伯牙在此鼓琴,鐘子期能識其音律,即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后人感其情誼深厚,特在此筑臺以資紀念。據記載,此臺北宋時已有,清嘉慶年間重修,后頹敗,新中國成立后修復。
龜山的地形可謂得天獨厚。它一邊臨長江,一邊臨漢江。長江這邊與蛇山隔江相望。漢江那邊與漢口江灘相對。最妙的是漢江從它的一側包抄過來,就在它的腳下,與長江匯合,形成一個三角地,名為南岸嘴,風景極為壯觀。
6. 蛇山在哪兒
第49集
幾人正在商議救旭鳳之事,彥佑也趕來湊熱鬧。三人決定去蛇山尋上神廉晁。蛇山是仙魔都不敢入的危險之地,此地不僅壓制靈力,而且尋常法術在這兒根本沒用,三人只能徒步上山。上山之路藏有千萬條毒蟲,三人靈力受限,只得徒手打斗,錦覓在打斗中被蛇咬傷了,彥佑說靈蛇會反噬神仙的靈力,錦覓便狠心將毒逼了出來,她無論如何都要爬上這山巔找到上神廉晁救活旭鳳。
7. 蛇山有沒有蛇
蛇山又稱黃鵠山,即黃鶴山。在武漢市武昌城內。是武漢市名勝古跡較多的三山之一。綿亙婉蜒,形似伏蛇,頭臨大江,尾插東城,與漢陽龜山對岸相峙,為古代軍事要塞。三國吳黃武二年(223年)筑夏口城于其上,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復立縣于此,歷代不斷擴建,名區勝跡甚多。
除署寺宮祠外,馳名的樓閣亭臺有黃鶴樓、白云樓、八極樓、靜春臺、奇章臺、斗老閣、留云閣、西爽亭、仙棗亭、石照亭、壓云亭、一覽亭等達20多處,故有“鄂之神皋奧區”的美稱。
8. 蛇山是什么
龜山,古稱翼際山,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南臨長江,北依漢水,與武昌蛇山隔江相望。
龜山是武漢市地理中心,也是長江與漢水的交匯處。武漢長江大橋位于漢陽龜山和武昌蛇山之間。龜山東西長1800米,東西穿山越嶺步道2000米。海拔高度90.2米“相傳大禹治水到此,遇一水怪作亂,數載不克,后得靈龜降伏水怪,治水成功。后靈龜化為一山,”故此得名龜山。
龜山是武漢市名勝古跡較多的山,主要景點有龜山電視塔、禹王宮、鄂王廟、關王廟、桃花夫人廟、桃花夫人洞、太平興國寺、羅漢寺、魯肅墓、劉琦墓、楚波亭、朝宗亭、關羽遺跡洗馬洞、磨刀石、摩崖石刻等。
蛇山又稱黃鵠山,即黃鶴山。在武漢市武昌城內。海拔高度85米,是武漢市名勝古跡較多的三山之一。綿亙婉蜒,形似伏蛇,頭臨大江,尾插東城,與漢陽龜山對岸相峙,為古代軍事要塞。
三國吳黃武二年(223年)筑夏口城于其上,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復立縣于此,歷代不斷擴建,名區勝跡甚多。除署寺宮祠外,馳名的樓閣亭臺有黃鶴樓、白云樓、八極樓、靜春臺、奇章臺、斗老閣、留云閣、西爽亭、仙棗亭、石照亭、壓云亭、一覽亭等達20多處,故有“鄂之神皋奧區”的美稱。歷代名人如崔顥、孟浩然、李白、白居易、賈島、王維、范成大、陸游、陳孚、楊慎、張居正、潘豐等,均先后登臨游賞,行吟作歌,留有“寒花媚幽石,疏林帶高閣”、“桃花深處暖云浮,隔樹紅妝倚翠樓”等名句?,F存勝跡有:黃鶴樓、勝象寶塔、陳友諒墓、岳武穆遺像亭、抱冰堂、涌月臺和近年修復的南樓(白云樓)及許多重要的石刻碑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