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稻田養魚|重慶稻田養魚基地
1. 重慶稻田養魚基地
1、“核桃+牧草+山羊”種養模式
長嶺街村隸屬于云南省硯山縣維摩鄉,地處維摩鄉南邊,為喀斯特地貌地區,山地石漠化十分突出,長期以來,當地農民在山石林立的石旮旯中種植玉米、辣椒等作物,每年收入只有幾千元。近年來,當地實施退耕還林等工程,探索核桃+綠肥牧草復合經營,發展牛、山羊林下養殖,農民經濟收益明顯提升。
2004年,創業者聶應菊開始在傳統農業之外發展山羊養殖,2010年,改變種植方式,將100畝莊稼地改種核桃,隨后又在林下種植牧草。自此,“核桃+牧草+山羊”復合經營發展模式形成,聶應菊的收入隨之提升。“一畝土地種核桃收入在250元(剛掛果,還未進入盛產期),林下種植牧草每畝可以養1-1.5只羊,這樣每年每畝收入在1000-1500元。”聶應菊家養羊120多只,核桃種植100畝,玉米20畝,她稱,除去成本,年收入能達到6-8萬元。
看到經濟效益后,周邊村民也開始發展核桃、牧草種植和山羊養殖。但問題隨之而來,農戶雖有較高的意愿,但發展養殖首先需要購買山羊,而一些本就貧困的農戶拿不出這些投資。
為解決資金的瓶頸問題,聶應菊于2015年2月注冊成立應菊山羊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申請相關扶持項目資金,扶持貧困農戶發展山羊養殖。
2、“三元”農業種植模式
曙光農場圍繞“轉方式、調結構”,著力打造“三元”農業種植結構格局,試驗發展“鵝玉”“鴨稻”“蟹稻”種養模式,科技及畜牧技術人員聯手做好項目技術跟蹤服務。通過生態種養模式實現“減藥肥、提品質、創綠牌”等多重效果,為農業提質增效探索了一條良性循環的生態農業發展之路。
在曙光農場第七作業站鵝玉種養模式示范田里,大鵝在玉米地里捉蟲叼葉,地旁還有專門為它們搭建的遮陽棚,通過這種鵝玉種養新模式也讓大鵝生活得更加悠閑自在。
據了解,該農場通過政策傾斜、資金輔助、技術引導等共設立了4處生態種養試驗基地。
3、田園式種養”模式
江西景德鎮管理中心建設田園庭院是該中心結合所站“一種三養”的基礎上,按照“3個三分之一”(即:三分之一一種三養,供應員工食堂;三分之一富有地方特色果蔬和苗木種養;三分之一供員工休閑娛樂)和“三無”(即:渾然無轉基因,天然無反季、自然無公害)的理念,打破傳統式“一種三養” 模式,按照田園式種養的理念,將原來的菜地邊溝種上花草,將菜園小道鋪成天然式道路,并在菜園邊上修建休閑式草坪,使原本單調的“菜園”變“田園”和“花園”。
同時,為了使種養工作更加有可持續性,該中心將田園式種養按照企業化運作模式開展,總結了以往種出來的菜無人管、無人吃、浪費大、腐爛多的實際情況,改變種養行政經費支出,采取所站行政后勤人員統一管理,果蔬不定期采摘,建立果蔬收成臺賬,員工食堂按照低于市場果蔬價格采購,從而解決種養費用,使田園式種養實現了閉合式管理。
在生態庭院建設中,該中心干部員工積極參與,依靠自己勞動雙手創造自己的“美麗家園”,他們因地制宜,科學合理的規劃閑置空地,通過自己動手修建具有景觀的菜園,動手搭建棚架,動手播種,安裝便捷的澆灌等生態建設配套設施,各所站因地制宜建設生態蔬菜園、生態果園及生態休閑區;在蔬菜、果樹種植上,做到高、中、低錯落有致,蔬菜、果樹、草坪搭配合理,使每個所站菜園建設成為集感觀、美觀于一體的特色菜園景觀,建設成了員工心中豐收的田園、開心的果園、休閑的樂園。
4、‘水稻+龍蝦’生態種養模式
2016年,長沙縣依天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涂旭實施‘水稻+龍蝦’生態種養模式。
‘水稻+'生態種養模式,實現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效果。水稻在生長過程中產生的微生物及害蟲為龍蝦提供了充足的餌料,而小龍蝦產生的排泄物又為水稻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肥,實現了優勢互補,可提升稻米品質和龍蝦品質。
該創業者算了一筆帳:按照每畝50斤蝦苗算,60畝農田需要3000斤蝦苗,每斤蝦苗在25-30元之間,這就需要7.5-9萬元。”陳立介紹說,如果一切順利,年底即可向外銷售龍蝦,保守估計每畝能帶來4000元的收入,60畝農田就可收入24萬元。
5、稻田養魚模式
利用稻田水面養魚,既可獲得魚產品,又可利用魚吃掉稻田中的害蟲和雜草,排泄糞肥,翻動泥土促進肥料分解,為水稻生長創造良好條件 , 一般可使水稻增產一成左右 。
浦城縣楓溪鄉黃壇村村500畝養殖示范片的稻萍魚,畝產達到75公斤。今年該鄉稻萍魚總產量有9萬公斤,總產值達360萬元。
稻田養魚應以水稻為主,兼顧養魚。這一指導思想是根據稻魚共生理論,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魚共生關系,將原有的稻田生態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轉化,達到水稻增產魚豐收的目的。
浙、閩、贛、黔、湘、鄂、蜀等省的山區稻田養魚較普遍,養殖魚類以草魚、鯉魚為主,也養殖鯽、鰱、鳙、鯪等魚。
6、馬鈴薯生豬生態種養模式
馬鈴薯是云南曲靖陸良縣優勢特色產業之一,是主要糧食作物,又是重要的經濟作物。
2017年在小春馬鈴薯種植前期,小百戶鎮炒鐵村部分農戶自愿與云南神農陸良豬業有限公司取得聯系,通過自然發窖處理過的糞便用于還田,示范種植小春馬鈴薯5000畝,目前馬鈴薯處于苗期,田間長勢均衡。
該模式其一是針對生豬養殖的生豬排泄物的特點進行的。生豬排泄物處理有一定的難度,一是水量大,沖擊負荷強。二是固液混雜,有機質濃度較高。三是生豬養殖業效益受自然和市場影響大;其二是結合馬鈴薯是需大肥大水作物;其三是利用畜禽糞便還田,一是對改良土壤、提高馬鈴薯產量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二是在土壤獲得養分的同時,凈化環境,節省了糞便的處理費用。
7、稻田養泥鰍模式
陜西黃陵縣推行上面種植稻子,下面養殖泥鰍的立體稻田、生態循環模式。泥鰍不僅有松土、透氣的作用,糞便還能作為肥料,為水稻生長提供養分;而水稻也為泥鰍提供了棲息、遮陰等生長環境,達到生態互利、營養互利。
據了解,今年黃陵縣雙龍、腰坪水稻種植面積達到2000多畝,掩映在青山綠水間,從插秧到成熟的田園美景已經成為黃陵全域旅游的亮點,稻田泥鰍和綠色大米更是延伸了產業鏈,立體稻田、生態循環種養模式讓農民實現了增產增收。
8、沙地散養模式
重慶首位養豬狀元30年養殖經驗之大成--------全國首創沙地散養模式“種養還原”模式的具體操作方法是:1、采用長江天然河沙作為豬舍墊料,充分吸附豬群的排泄物并進行降解。2、豬群出欄后豬舍改為蔬菜、水果、牧草的種植大棚,實現種養結合。3、種植物消納糞污凈化豬舍,大棚種植物收獲后,再還原養豬。周而復始,循環使用。
9、鴨稻共生模式
“稻鴨共育”技術是以水田為基礎、以種稻為中心、家鴨野養為特點的自然生態與人為干預相結合的復合生態系統。該模式主要利用鴨在田間活動進行除草滅蟲,鴨糞作為有機肥還田,同時在田間加裝頻振式殺蟲燈,控制田間蟲害。
安徽合肥市農業部門的相關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畝能生產綠色大米340公斤,按每公斤8元計算,畝產值2720元。所生產的稻米價格較普通稻米價格高出40%,畝均增收300多元。同時,吃蟲吃草的活鴨上市銷售可另外獲得一筆收入。”除去經濟效益外,生態效益更是驚人,“稻鴨共育”生態循環種養殖與傳統種植模式相比,畝均化肥減量18公斤,農藥使用量降低30%。目前,1518畝的稻田養鴨示范項目建設所需的圍網已經裝送到位,太陽能殺蟲燈、性誘劑殺蟲設備和鴨苗正在采購和訂購中。
當然,任何模式都不能100%,但至少留給創業者去思考。同時,我們要結合實際創新出適合自己的模式。
2. 稻田養魚項目
可以,稻田養魚是利用稻、水產動物之間互利的生態關系,將稻田改造成既不影響水稻的生長、發育和成熟,又基本上能滿足魚蝦蟹等水產動物棲息、攝食和生長發育的生態環境,按照水稻和水產動物的生態與生物學特性,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促進稻谷的增產并兼獲魚蝦蟹等水產品,提高稻田的總體效益。
3. 重慶魚苗養殖基地
解放碑羅漢寺對面的小商品批發市場有賣的,朝天門批發市場也有的賣,你去看看吧
4. 貴州稻田養魚
(1) 田坎高0.8米~1米,頂寬0.5米以上,不漏不垮。提倡用石料、水泥板、三合土護坡。
(2) 注、排水口 注、排水口要用石料修建,寬0.8米~1米。每田各一個,排水量大的田塊應增設能保持正常水位的排洪缺。
(3) 攔魚設施 攔魚設施用竹條或其他材料制作,長度為排水口寬度的3倍以 上,成弧形安臵于排水口的迎水面,牢固插入田泥中,高出田坎20厘米以上。排洪量大的田,在攔魚設施增設一道攔渣設施
5. 稻田養魚示范基地
1、稻田養魚屬于稻魚共生生態系統。
2、稻田養魚,是一種典型的稻魚共生的農田生態系統。系統中,水稻、雜草構成了系統的生產者,魚類、昆蟲、各類水生動物構成了系統的消費者,細菌和真菌是分解者。
3、稻魚共生系統,通過內部自然生態協調機制,實現系統功能完善。系統即可使水稻豐產,又能充分利用田中的水、有害生物、蟲類來養殖魚類,綜合利用水稻田的一切廢棄能源,提高生產效益,不用或少用高效低毒農藥,以生物防治蟲害為基礎,減少了化肥與農藥的使用,保護了生態環境,提高了農產品質量,生產優質魚類和稻米。
6. 重慶水產養殖基地
當然是豐都了。重慶豐都的養牛規模已成為亞洲第一。因此,豐都的牛肉已成為全國五大牛肉品牌,有游客說,來豐都沒吃過豐都的牛肉,等于白來。
有位文人說,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重慶市豐都縣肉牛也同樣吃的是草,而且吃的是優質牧草,因此它為人們提供的牛肉產品非常生態環保,牛味兒十足。
豐都牛肉通過近幾年的不斷發展壯大,養殖規模已居亞洲第一,所產牛肉入選全國五大牛肉品牌。這讓豐都成為國家級出口牛肉質量安全示范區,并助力全縣早日實現脫貧摘帽。
豐都規模肉牛養殖場
豐都牛肉實現中高端產品全覆蓋
“豐都牛肉以優良品質迅速敲開了西南乃至全國的牛肉市場。2017年為第九屆金磚廈門會晤提供牛肉、牛排等產品,向世界傳遞中國品牌。”豐都縣畜牧獸醫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田興國說過。豐都肉牛養殖規模、屠宰加工量、科技水平等多項指標達到全國或全市前列。
豐都某牛肉加工車間
田興國介紹,近年來,該縣共引進和培育肉牛龍頭企業35家、專業合作經濟組織31家,建成萬頭以上牛場2個、百頭以上牛場39個,肉牛存欄達21萬頭。同時,支持企業走出去發展,在重慶梁平、河南泌陽、內蒙赤峰建立養殖基地,在云南、遼寧、河北等地設立肉牛采購中心,在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控股大型牧場,搶占牛源制高點。
在肉牛屠宰加工方面,豐都縣建成工藝領先的肉牛加工廠3個,年屠宰加工能力20萬頭,可精細化分割16個部位300余個品種。建成2個牛肉精深加工廠,年精深加工肉牛產品10萬噸,開發休閑食品、熟食菜品、冷凍調理、西式牛肉等四大類100余種,實現了牛肉中高端產品全覆蓋。
除高家鎮有肉牛屠宰場,名山街道也屠宰肉牛以及加工牛肉產品外,還投資6.5億元、擁有12條生產線的進口肉牛精深加工園即將在水天坪工業園建成投用,該項目將配套建設深加工廠房及凍庫、辦公樓、檢疫中心、污水處理站等,主要生產牛肉熟食加工產品、西式牛肉產品、休閑牛肉產品、速凍調制產品、牛副產品等。投產后,可實現年產產品10萬噸,年產值100億元。該項目建成后,不僅使豐都有了標準化、現代化的牛肉深加工生產基地,還將彌補我市草食牲畜產業在深加工方面的短板。
到豐都不吃豐都牛肉等于沒來豐都
在高家鎮某牛肉深加工廠房,忙著肉牛屠宰和牛肉加工,將系列牛肉制品打包入庫,等待銷往各地。
他們在全國布局一千家直銷店、一萬個銷售終端,已經在線下進入12家國際大型超市和7家大型餐飲連鎖企業;在線上通過以淘寶、京東等平臺將產品賣到多個省市,并遠銷香港。
豐都牛肉“好吃”“巴適”“霸道”不是吹出來的,而是吃出來的。近幾屆豐都廟會期間,該縣推出的烤全牛、吃萬人牛肉火鍋宴等“牛”字系列的美食,讓中外賓客和本地市民大飽口福。在龍河東龍城大道,110張餐桌鱗次櫛比,一桌桌游客吃得滿頭大汗,直呼爽快。
“來到豐都,不吃豐都牛肉,等于沒來豐都。”外地游客在吃了豐都牛肉后都會說。
是的,豐都牛肉已然成了豐都的一張名片。目前,該縣已建成國家肉牛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和肉牛電子交易結算中心,啟動建設肉牛良種繁育場、博士后工作站、牛文化廣場和牛博物館,研發、加工、結算“三中心”效用逐步放大,基本形成了“總部在重慶、基地在澳洲、市場在全國”的總部經濟格局。
7. 黔東南稻田養魚
1、在水稻的選擇上,我們要選擇莖稈粗壯、耐肥、抗倒伏能力強、高產的品種,這樣才能保證水稻的產量。稻田的水位不宜太高,否則容易影響水稻的生長。建議在15厘米左右最好,這是水稻和稻花魚都適合生長的水位。
2、魚苗放養要晚于插秧時間。三四月播種水稻,四月底開始插秧,五月底放養魚苗,放養魚苗的數量不要超過三百尾。按照國家規定,溝坑占比不能超過種養面積的10%,不能影響水稻的產量。
3、前面說到稻花魚會吃稻田里的浮游生物和害蟲,而要讓稻花魚長得好,這些可不夠,每天還是要對魚苗進行一到兩次的喂食。餌料要以沼氣渣和綠色有機物為主,這樣就可以既不影響水稻的生長,又能兼顧稻花魚的營養。
4、對于農藥的使用一定要慎重!如果農藥噴灑過量,極大可能會導致稻花魚的大量死亡,這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在投放魚苗的時候,要做好農田的除草工作,減少病蟲附著的載體。萬一遇到了病蟲災害,也不要選擇毒性較強的農藥噴灑,盡量保證稻花魚的健康生長。
8. 重慶市養魚基地
1.九龍坡區張賢家庭農場
2.北碚區程麗家庭農場
3.巴南區張清華家庭農場
4.巴南區小島家庭農場
5.巴南區陳莉水果種植家庭農場
6.重慶惠心嵐玥家庭農場
7.渝北區偉陽家庭農場
8.渝北區鑫宇緣家庭養殖場
9.涪陵區詩酒田園家庭農場
10.涪陵區甜豆家庭農場
11.涪陵區徐凱旋葡萄種植家庭農場
12.涪陵區張春艷肉牛養殖場
13.長壽區綠園蔬菜種植家庭農場
14.長壽區強盛柑橘種植家庭農場
15.長壽區劉勝華水產養殖家庭農場
16.萬盛區富發家庭農場
17.萬盛經開區芝麻土家庭農場
18.江津區奧潤家庭農場
19.江津區駿湖家庭農場
20.江津區勝勇家庭農場
21.江津區趣多水產養殖家庭農場
22.合川區昌萬家庭養殖農場
23.合川區彭進羊養殖家庭農場
24.合川區桂花灣家庭農場有限公司
25.永川區甜美人生水果種植家庭農場
26.永川區豐航蜜柚種植家庭農場
27.永川區何高清蜜蜂養殖家庭農場
28.永川區廖云祥茶樹種植家庭農場
29.南川區漁子江淡水養殖家庭農場
30.重慶南川區倫后中蜂養殖家庭農場
31.南川區永晟達果蔬種植家庭農場
32.南川區周英容家庭農場有限公司
33.重慶市綦江區元方家庭農場
34.綦江區楊安貴家庭農場
35.綦江區彩霞人家家庭農場
36.潼南區雙江鎮仁義家庭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