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養的兔兔視頻大全|外婆養的兔兔視頻大全播放
1. 外婆養的兔兔視頻大全播放
對小兔說,你真棒,為了看外婆,都忍住沒有去玩好玩的,吃好吃的,很有孝心。我也要向你學習。
2. 家養兔子視頻在線觀看
兔子是相當膽小、容易受驚嚇的動物,據說有過幫兔子洗澡使其送命的案例。其實不是因為兔子不能洗澡,而是因為沐浴過程中飼主的動作太粗魯,可能把兔子嚇死了!所以獸醫建議,家養的兔子最好1-2 個月才洗一次澡。由于兔子的肌膚容易敏感,最好選用中性、不含皂堿的兔子專用洗毛液,切記不要用蓮蓬頭沖洗,以免嚇壞兔子。
如果兔子不太臟也可用濕毛巾擦洗后,再用微弱溫風吹干,實在沒有經驗不敢動手的話,也可以交給寵物店處理。
3. 小兔去看外婆
兔媽媽讓小兔去看望生病的外婆,小兔開心地去了。 半路上,一條小河擋住了小兔去路。河水嘩嘩地流著,小兔心想:我能不能過去呢?要是媽媽在,問問它那該多好啊。
正想著,一只老虎走了過來,小兔連忙問道:“老虎,你能馱我過河嗎?”
老虎回答:“當然可以,但是有個條件,我把你馱到河對岸后,我要吃了你。”
小兔聽后很害怕,連忙撲通一聲,跳入河中逃命。可是,它不會游泳,水嗆得它直往下沉,救命啊!它拼命求救!
這時,一只大象走了過來,把小兔馱了起來,往河里走去。它一邊往前蹚水,一邊對小兔說:“我喜歡幫助人,而且,我幫助了別人,自己會很開心。一會兒你需要過河,直接找我吧。”
說完后,它上了岸,把小兔放了下來。
小兔高興地給大象道了謝,急忙跑去看外婆。 當它從外婆家回來后,它把今天遇到的事情告訴了媽媽。
媽媽說:“小兔,你就要學習大象的行為,樂于助人,千萬不要學老虎的做法,幫人做事還講條件呀。”
4. 家養兔子視頻
能的。 兔俗稱兔子。生物學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兔形目。 兔具有管狀長耳(耳長大于耳寬數倍),簇狀短尾,比前肢長得多的強健后腿。共9屬43種。以亞洲東部、南部、非洲和北美洲種類最多,少數種類分布于歐洲和南美洲,其中一些種類分布廣泛或者被引入很多地區,而也有不少種分布非常局限。
陸棲,多見于荒漠、荒漠化草原、熱帶疏林、干草原和森林或樹林。
5. 養兔大全視頻觀看
胡蘿卜吃得太多對兔子不好,要給兔子不限量的干草,一日兩餐兔食,不限量的白開水、水果和蔬菜,六個月后再喂,不能喝自來水。六個月后水果和蔬菜不能作為主食,要作為零食。少給干草六個月之前以提摩西為主苜蓿為輔,六個月之后非要喂苜蓿也成,一天幾片葉子還是可以的,吃多了尿鈣,還有很多其他草大麥小麥也都可以喂,兔食百草嘛,以提摩西為主就行。
6. 外婆養的兔兔視頻大全播放免費
幾天前,兔外婆就和兔寶寶說了:兔子,過幾天是你的生日了,你要啥禮物呀。
兔子提了3個要求:1,生日蛋糕 2,玩具一個 3,滑板車。她看到過小朋友有滑板車,羨慕得很,提了好幾次。
滑板車,兔外婆在網上定了一個,周五就到了,開始時,覺得滑板車小朋友玩是不是太小,但是看到貨物的標注,
2到4歲兒童的玩具,就果斷下了一個。快遞中午送到,兔寶寶高興壞了,我讓她先睡覺,睡好了,兔外婆就裝好了。她也乖乖的睡覺去了。很好裝 ,看著質量不錯。等到下午兔子睡醒 ,迫不及待的就上了滑板車試身手,上手很快,一下子就滑得很溜了
7. 兔寶寶到奶奶家視頻
半個小時
《三把小傘》
三個兔寶寶要去看望奶奶。
兔媽媽說:"太陽太曬了,給你們一人一把小傘"
穿紅色裙子的兔寶寶舉著小紅傘。穿藍色裙子的兔寶寶舉著小藍傘。穿黃色裙子的兔寶寶舉著小黃傘。三個兔寶寶唱著歌,向奶奶家走去。
"嗚--"一陣大風吹來,兔寶寶們被吹上了天,大家使勁兒抓住傘,在天上飛呀飛。
風小了,兔寶寶們落到一棵樹上。
兔奶奶戴上老花鏡:"啊呀,我的樹上怎么開了三朵花?"
三個兔寶寶哈哈笑:"奶奶,我們是您的寶寶呀!"
兔奶奶望著三個兔寶寶想:"真是三個好乖乖。"
8. 養寵物兔視頻播放
做好衛生是關鍵,摸完寵物如果方便最好洗手,因為寵物身上菌比較多,尤其是唾液細菌最多。
最好知道它愛吃什么以免浪費糧食。
要和它培養好關系,省得到時候不高興時咬你。
它長牙時,買些專門磨牙的東西。
注意按時打預防針,從小培養它上廁所。
通常我們所說的兔子,都是指中國白兔。兔子的品種有很多,據美國兔子繁殖者協會(ARBA)的資料統計,全世界的純種兔品種大約有45種,再細分下去可分為三大類,就是食用兔、毛用兔和寵物兔。
兔子眼睛的顏色與它們的皮毛顏色有關系,黑兔子的眼睛是黑色的,灰兔子的眼睛是灰色的,白兔子的眼睛是透明的。那為什么我們看到小白兔的眼睛是紅色的呢?這是因為白兔眼睛里的血絲(毛細血管)反射了外界光線,透明的眼睛就顯出紅色。
9. 外婆養的兔兔視頻大全播放下載
外婆生病了,媽媽讓小兔子獨自一人去看外婆,于是小兔子挎著籃子往森林里走去。
走著走著,小兔子發現自己迷路了,站在岔路口不知是往左走還是往右走,這時旁邊走來一只小花狗,小兔子就問小花狗“小狗哥哥,你知道兔外婆的家在哪嗎?”小花狗說“知道呀,往右直走,第一個路口再向左走,走上200米就差不多到了”。小兔子問到了路開心極了,和小花狗道別后就向小花狗指的路走去,沒一會兒就看到了外婆家。
兔外婆看到小兔子來看她,還帶了她最喜歡吃的蘿卜,開心的病也好了。
10. 家庭養兔視頻
家雞的養殖方法。
利用草山草坡、果園林地、庫壩河灘等天然的青飼料和昆蟲、蚯蚓等動物性飼料庫這一資源優勢,且隔離條件好,疾病發生少,成活率高,投資少,利用我國土雞好動活潑、覓食力強的特性,從大自然獲得所需要的部分青飼料和蛋白質飼料降低了飼養成本,又使家雞具有了野味。
一、品種選擇 我國的優質土雞,如桃源雞、仙居雞、固始雞、肖山雞、莊河雞、三黃雞、清遠麻雞、杏花雞等,具有體型小,毛色美觀,活潑好動,耐粗飼,抗病力強的特點,適于放養。而且產蛋率高,蛋的品質好,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可口,深受食客和養雞戶的喜愛。
二、棚舍的搭建
(一)場址的選擇。 場址應選在避風向陽,地勢較平坦,不積水的草山草坡,旁邊應有樹林或果園,以便雞群在太陽猛烈時到樹蔭下乘涼,還要有一片比較開闊的地帶,最好有青草、沙粒,讓雞自由的棲息和啄食。
(二)搭棚方法。 一般棚寬4~5米,長7~9米,中間高度1.7~1.8米,兩側高0.8~0.9米。覆蓋層通常用3層,由內向外先用油氈蓋第1層,以擋住陽光的直射;第2層蓋稻草,以防水蒸氣落入雞棚內;最上一層蓋薄膜防水保溫,在棚頂的兩側及一頭用沙土磚石把薄膜油氈壓住,棚的另一頭開一個出口,以利飼養人員及雞群出入,也便于通風換氣。對棚的主要支架用鐵絲分四個方向拉牢,以防暴風雨把大棚掀翻。
(三)清棚和消毒。 對循環生產,若需利用舊棚,每一批肉雞出欄以后,應對雞棚進行徹底清掃,將糞便、墊草、剩料分別清理出去,更換地面表層土,清洗工具。最好利用新棚,無污染的草山草坡,實行游牧飼養。對棚內土面及用具先用3%~5%的來蘇爾水溶液進行噴霧和浸泡消毒,然后再進行薰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間用25毫升福爾馬林加12.5克高錳酸鉀。原飼養過雞的草山草坡也應先在地面上撒1層熟石灰,然后進行噴灑消毒。
(四)鋪設墊草。 為了保暖,通常需鋪些墊料。墊料要求新鮮無污染,松軟,干燥,吸水性強,長短粗細適中,種類有鋸屑、小刨花、稻草、谷殼等,可以混合使用。使用前應將墊料曝曬,發現發霉墊草應當挑出。鋪設厚度以3~5厘米為宜。但要平整,距離熱源最少10厘米以上,以防火災發生。
三、雞群的飼養管理
(一)雛雞的飼養管理。
1.適時飲水與開食:雛雞進入育雛室后,讓雛雞休息半小時至1小時,便可以喂水。一般喂水先于喂料,但亦可同時進行,因為喂料也可促它飲水,水的溫度以32℃左右為宜,水不要太熱,更不可飲冷水,頭2天可飲用高錳酸鉀溶液。飲用稀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有利于消炎、殺菌,預防雛雞白痢病。雛雞飲水后,能迅速排出胎糞,既可促進雛雞的新陳代謝,也可刺激食欲。 一般開飲后即可開食。開食時可用碎米或玉米粉。目前常用小雞配合顆粒料開食,亦可喂雛雞料。把開食飼料撒于鋪在墊料上的紙面上或淺顏色的塑料布上,讓雛雞自由采食。雛雞的消化力較差故必須喂給容易消化、營養全面的飼料。雛雞相對增重快,新陳代謝旺盛,要少量多餐。雛雞出殼2天后,食欲旺盛,此時喂料要定時、定量。喂飼時,每次不要讓雛雞吃得太飽,但又切忌讓雞受餓,一般以喂八成飽為宜。吃得過飽,會引起消化不良;飼喂不足,又會影響雛雞的生長發育,甚至會引起啄食惡癖。每餐喂八成飽,可保持雛雞旺盛的食欲。每次喂料量以15~20分鐘吃完為宜。
2.適宜的環境溫度與濕度:育雛成敗的關鍵之一是能否給予雛雞適宜的溫度。雛雞出殼時,孵化房的溫度為37.5℃,雛雞從孵化房轉到育雛室后,溫度不宜相差過大。出殼雛雞,絨毛疏而短,御寒能力低,雛雞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尚未健全,體溫調節功能差;同時,雛雞的食量較少,由吃入的飼料轉化成的熱能,難于維持體溫的恒定,尤其是寒冷季節更是如此。故此必須給予雛雞適宜的環境溫度。溫度對雛雞的體溫調節、采食、運動以及對飼料的消化吸收都關系極大。如果溫度過高,雛雞代謝機能受到障礙,食欲減退,體內水分大量散失,會造成生理機能失調,影響生長發育,體質衰弱,以致死亡率增加。同時溫度過高,還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引起啄肛惡癖。如果溫度過低,雛雞受涼就會相互擠壓(俗稱扎堆),因互相踩踏堆壓而造成傷亡。此外溫度過低,也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引起感冒、拉稀,誘發白痢病。所以,溫度過高、過低對雛雞都是不利的。雛雞適宜的溫度以育雛器下的溫度為例:1~2日齡時是34~35℃;3~7日齡是32~34℃;第2周為30~28℃;第3周為28~26℃。育雛期在冬春季每周下降2℃,夏秋季每周下降3℃,降至21℃為止。 雛雞對濕度的要求,第1周相對濕度在70%~75%,第2周下降到60%,第3周以后盡量保持在55%~60%的水平上。濕度過大,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容易誘發球蟲病,要勤換墊料,并加強通風換氣;濕度過小,即太干燥,使雛雞呼吸加快,體內的水分隨呼吸而大量散發,腹內剩余蛋黃吸收不良,影響雛雞的發育,可用水盆盛水,讓其自然蒸發,達到增濕的目的。
3.注意分群,加強巡查:強弱病雛分群飼養要經常進行,檢查弱雛最好在早晨第1次喂食的時候,弱雛易被擠出來,即捉出分群。對那些患病較重的雛雞立即淘汰。經常地、有目的地巡查雞群,及時發現問題,做好細致的護理工作,是獲得優良育雛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其意義主要有三點:一是通過觀察雛雞食欲,了解飼料的適口性和投喂量,分析飼料的配合是否得當,飼料有否發霉變質,進行及時的調整,并及時發現雛雞的生長發育是否正常;二是能及時從雛雞的飲食精神狀態、活動狀態、糞便狀態中發現和診治疾病;三是及時發現意外情況,如停電或保溫燈泡壞了,或電源燒著了附著物,雞群發生啄食癖,其他侵擾雞群的獸害、鼠害等,以便及時處理,減少雞只死亡。 (二)生長期的飼養管理。
此期的特點是雞只生長速度快,食欲旺盛,采食量不斷增加。這時主要形成骨架和內臟。飼養目的是使雞體得到充分的發育和羽毛豐滿,為后期的育肥打下基礎。飼養方式以放牧結合補飼。一般應注意以下兩點:
1.公母分群飼養:一般公雛羽毛長得較慢,易受環境的影響,爭斗性也強,同時對蛋白質及其中的賴氨酸等的利用率較高,因而增重快,飼料效率高。此外,公雞個體壯,競食能力強,而母雞由于內分泌激素方面的差異,沉積脂肪能力強,因而增重慢,飼料效率差。公母分養,各自在適當的日齡上市,便于實行適宜于不同性別的飼養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整齊度,降低殘次品率。 生長期全期采用定時飼喂補飼,把飼料放在料桶內或直接撒在地上,早晚各1次,吃凈吃飽為止。
2.驅蟲:一般放牧20~30天后,就要進行第1次驅蟲,相隔20~30天再進行第2次驅蟲。驅蟲主要是指驅除體內寄生蟲,如蛔蟲、絳蟲等。可使用驅蛔靈,左旋咪唑或丙硫苯咪唑。第1次驅蟲每只雞用驅蛔靈半片。第2次驅蟲每只中雞用驅蛔靈1片。可在晚上直接口服或晚餐時把藥片研成粉料,先用少量飼料拌勻,然后再與晚餐的全部飼料拌勻進行喂飼。一定要仔細將藥物與飼料拌得均勻,否則容易產生藥物中毒。第2天早晨要檢查雞糞,看看是否有蟲體排出,然后要把雞糞清除干凈,以防雞只啄食蟲體。如發現雞糞里有成蟲,次日晚餐可以同等藥量驅蟲1次,以求徹底將蟲驅除。
(三)育肥期的飼養管理即10周齡后到上市的時期。此期的飼養要點是促進雞體內脂肪的沉積,增加肉雞的肥度,改善肉質和羽毛的光澤度。做到適時上市。在飼養管理上應注意以下三點:一是隨著肉雞的日齡增加,體內增長的主要組織與中雞階段有很大差別,由長骨骼、內臟、羽毛到長肉和沉積脂肪。肉雞沉積適度的脂肪可改善雞的肉質,提高商品屠體外觀的美感。因此,此期一般應提高日糧的代謝能,相對降低蛋白質含量,肉雞育肥期的能量水平一般要求達到12.54兆焦/公斤,粗蛋白在15%左右即可。為了達到這個水平,往往需增加動物性脂肪。二是育肥期采用放牧育肥的,一方面可以讓雞采食大自然的昆蟲及樹葉、草根等,節約飼料;另一方面可以增強群體的體質,提高雞的肉質風味,使上市雞的外觀、肉質更適應消費者的要求。但在進入育肥期應減少雞的活動范圍,相應地縮小活動場地,目的是減少雞的運動,利于育肥。三是重視殺蟲、滅鼠和清潔消毒工作。老鼠既偷吃飼料、驚擾雞群,又是疾病傳播的媒介。 蒼蠅、蚊子也是傳播病源的媒介。所以要求每月毒殺老鼠2~3次(要注意收回毒鼠、藥物)。要經常施藥噴殺蚊子、蒼蠅,育肥期間,棚舍內外環境,飼槽、工具要經常清潔和消毒,以防引入病原,要特別注意禽出敗的發生,要有針對性地做好藥物的預防工作,提高育肥雞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