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頂養魚視頻|平房頂養魚
1. 平房頂養魚
不可以。
如果是宅基地,是不能挖魚塘的,因為宅基地主要用以房屋和附屬設施建設,屬于建設用地,不能隨意改變用途。
如果您違規挖魚塘,行政機關是有權對您作出行政處罰的,對于處罰決定不滿意,您可以進行復議或者訴訟。
如果是在住宅下設計建造養魚池,也沒有危及相鄰戶房屋的安全,是可以的!
2. 在房頂養魚
要注意溫度的影響。
樓頂光照比較強,魚池水溫容易偏高,水質容易變差,魚受不了就會生病死亡 。樓頂養魚魚池上方可以用遮陽網防曬,也可以用木板等其它東西遮擋太陽。注意不要全部蓋著,正午太陽可以直射的面積占魚池總面積小于10%即可。
3. 房頂怎么養魚
日常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很多朋友不滿足于只使用魚缸飼養觀賞魚,在空間條件允許和充足的情況下也使用戶外魚池進行飼養。特別是在很多建筑比較密集的地區,樓頂養魚是比較常見的現象。樓頂養魚方法圖解?主要是要提前計算好樓頂空間的面積??辈鞙y量樓頂樓板的承重能力,飼養觀賞魚的種類和所需要的必要條件,建造好相關的魚池,做好防水設施。
4. 房子頂上養魚好嗎
最適宜養魚的是不是房子,而是魚塘和魚池。
1)房子不能過小,房子過小了容易造成房間空間的擁擠,同時房子過小,空氣流通肯定不流暢。
2)房子一定要通風充足,只有房子通風充足了,才能保證人和魚所需的新鮮空氣。
3)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房子里要有一定時段的日曬。
5. 平房頂養魚吉利么
日常養魚的過程中,很多人因地制宜在想辦法,平房房頂上養魚怎樣能把魚養久,這種情況并不多見,但是原理道理基本相同,主要做好三點。
第一,要做好平方房頂的防水處理,防止水分因為滲透的原因大量流失。
第二,在房頂光線照射比較充足,要做好遮陰蔽陽的工作,可以在水面上養一些水草或者是搭建遮陽棚。
第三,要防止天敵損害,做好防鳥,防貓防守的工作。
6. 房頂上養魚
不好。
第一點,做好遮陽防曬。
樓頂太陽比較大,魚池水溫容易偏高,水質容易變差,魚受不了就會生病死亡 。魚池上方可以用遮陽網防曬,也可以用木板等其它東西遮擋太陽。注意不要全部蓋著,正午太陽可以直射的面積占魚池總面積小于10%即可。
第二點,養殖品種選擇。
可以選擇比較好養的品種,如鯉魚、鯽魚、羅非魚、鯰魚、泥鰍、黑魚等等。單養數量:鯉魚每平方3—5條。鯽魚可以多一些,每平方10—15條。羅非魚每平方12條。鯰魚可加大密度,每平方30—40條。泥鰍每平方100—150條。黑魚每平方30條。
第三點,水位管理。
魚還小時,水深30CM可以了。隨著魚慢慢長大可以逐漸加深水位,最深時有60CM即可。
第四點,放生態浮床。
生態浮床面積占魚池總面積15%即可。種些空心菜之類的水生植物可以改善水質!為防魚吃根須可以在浮床底下加層網。
第五點,合理換新水。
養殖時間久了魚池水質會變差,這時候就要更換新水了。自來水不可以直接注入魚池,可以用桶裝好放置一天,然后再倒入魚池。加新水前要先排走底層污水,用小水泵抽就可以了。每次排污加新的量大概占魚池總水量的10%—15%就可以了,以免造成水體環境變化太大影響魚正常生長!一般3、4天進行一次就好了,至少要做到一星期一次。
第六點,飼喂量管理。
喂魚寧餓莫飽!每天投喂量占魚體重的1%—1.2%就好了,喂太多魚容易生病。一天的總量定好了,可以分開兩到三次投喂。
7. 平房頂上可以養魚嗎
農村閑置房屋養魚主要看地方吧,一要有水源,水源好的地方可以。還要看當地的氣候,適合養什么樣的魚類。最主要的就是要有養殖經驗,還有當地的銷路,當地喜歡吃什么樣的魚。現在養殖技術都比較先進的,很多養殖都能夠實現很多一類的品種也都能夠實現,無論是在閑置的房屋還是在什么地方都可以,這個當然了,閑置的房屋養醫毫無疑問是可以的。
8. 農村平房樓頂養魚技巧
水溫為20~30度。魚對環境適應性雖強,但卻有不能抵抗水驟變的的弱點。水溫升降在2~3度時尚可忍受,不然的話魚易生病,溫度升降7~8度時,魚在水底不吃食,不動。若變化再加大,魚甚至會立即死亡。
2當水溫在20~25度時,魚游動活躍,食欲旺盛,體質健壯,色彩鮮艷。所以最好冬天用加熱棒,夏天放在通風陰涼處,控制到最適宜錦鯉生長的溫度,使魚能有舒適的環境而生長迅速。
魚在水中生活需要氧氣來吸收營養成分來產生能量以維持生命,所以是否有充足的氧氣是養魚的關鍵。注實踐證明水溫越高,耗氧越多。 魚還適魚生活在微堿性,硬度低的水質環境中。
9. 農村房頂養魚
1、混養種類
魚的種類比較多,比如說草魚、鰱魚、鯽魚、鯉魚等等,那么我們不可能一個池塘只養一種魚,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進行混養,但是混養是有條件的,有些魚是不能混養的,因為它會將剛生產的小魚全部吃掉,成為它的美食,而一年下來基本上就沒有小魚的存在也就是說你放進去多少魚收獲的時候還是只有多少。
這個也就很多人存在的一個誤區,它們會將鰻魚和這些魚放在一起養,結果發現魚塘的魚越來越少,所以我們在魚塘放魚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哪些魚會吃什么,會不會吃小魚等等之類的,這樣放養的時候就不放在一起養就好了。
2、池塘環境
不同的魚對池塘的環境適應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最常見的魚水不能太深,一般最深也就是兩米左右,同時水溫要保持在十五到二十度左右。在放魚之前,我們需要將魚塘里面的雜物、淤泥等等東西清理出來,盡可能的抬高河床,然后在池塘周圍撒上一層生石灰用來消毒,最后等消完毒之后才能重新注入新的水源。
在放魚前一周可以投放一些基肥,這樣可以促進水腫微生物的生長,讓魚有足夠的食物。而很多人養魚基本上就是在原本的池塘里注入水然后就將魚 放入池塘,結果發現沒過兩天,買回來的魚中都漂浮在水面上了,所以一定要記得清塘和消毒殺菌。
3、投喂飼料
很多人認為魚只要放進去,然后扔點草就會長大,其實如果只是單單養了草魚的話,你可以就只喂草,但如果你想要草魚長大一點長的快一點,那么也是需要用到一些別的魚餌和飼料的,比如說酒渣或者是專門的喂養飼料。
而且還有很多人覺得魚它會吃一些別的動物的內臟或者說是便便之類的東西,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它們只是吃由內臟和便便所產生的微生物而已,所以并不是只要你把這些東西投放到池塘里面就行了,如果扔進去有一段時間里要記得將這些東西打撈上來,如果池塘水太臭了還需要換水,不然會出現大量死魚現象,最后就是投喂酒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適量,不然魚它比較蠢,會醉死的。
4、飼養密度
很多人以為在池塘中放的魚越多,到時收獲的時候魚肯定也越多,放進去的時候一樣大,那么等收獲的時候肯定也會長大,其實這都是錯誤的。
一般一畝池塘最大飼養量為一千八百條,也就是說絕對不能超過一千八,不然魚塘密度太小會導致它們在水中嚴重缺氧,造成魚塘中的魚大面積死亡,而且飼養的種魚大小要比較勻稱,這樣等到收獲的時候池塘重的與基本上都差不多大,同時也會與很多的小魚,這樣的小魚有可以用作魚種,再次進行放養。
擴展資料:
防病防災
養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病害和災害。魚的常見病害有很多,但我們主要是通過預防的方式進行防治,在平時的飼養中拌入適量的增強抗性或防治病害的藥劑進行投喂。災害主要是污水災害以及水災和旱災,對于污水排入到養殖區域這個損失是比較大的,所以我們要仔細觀察周圍污水的排入情況,并且加強管理,以及進行污水凈化處理。
而自然水災和旱災的危害都是非常嚴重的,它輕則導致魚群逃離,重則魚群大量死亡,我們可以在養殖區域附近做好漲水警報系統,并且時刻關注天氣預報,及時做好搬網、提網和沉網準備,將損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