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貓養(yǎng)了一個月 小貓養(yǎng)了一個月還躲著人
毛孩子嘛,就是小孩子的一種玩鬧行為,也是一種對鏟屎的信任和喜愛的表達。以此行為觀察其貓本身,是動物的一種潛在的捕食的獵行行為,同時也是貓貓謹慎、好奇、性格的表現(xiàn)。
為什么這么理解呢,或者說貓貓為什么會有,這種喜歡跟鏟屎的躲貓貓的行為呢?我認為,應(yīng)該有以下5個方面的原因吧。
![](/d/cwbkimg/2023010921/wdszbaugy1m.webp)
1、通過行為,表達對鏟屎的信任和喜歡
給我的感覺是,喜歡與鏟屎的,玩躲貓貓的貓,一般是一些小貓,3~8個月齡的比較多。大貓和孩子長大了似的,變得高冷、更有自己的主意了,不怎么愛玩躲貓貓了,更多的是陪伴和程序化
的日常生活,偶爾激情一下。
小貓精力比較旺盛、還沒學會如何向鏟屎的表達喜歡和信任,它會通過與鏟屎的一些互動表達對鏟屎的信任和愛,常見的有躲貓貓、坐在鏟屎的腿上伸出2個前爪與鏟屎的打鬧等等。
2、毛孩子心里,喜歡玩耍、嬉鬧
小貓有時候性格比較頑皮、喜歡打鬧和玩耍,有時候可能不知所措的一件事,就可能玩起了躲貓貓。
比如,記得有一次,我蹲在貓砂盆旁邊鏟屎,我家貓貓在窗簾后面露著頭看著我,我說你看什么看,然后用鏟子向它示威。它看到我示威的鏟子,就馬上鉆進窗簾,然后在露個頭看我。
它看我不理它,它沖我叫,叫我也沒理它,它突然來了興趣,一會躲進窗簾里面,一會跑到我腳旁邊。如果我拿起鏟子,它會躲在窗簾后偷偷看我。當我不行動了,它又開始了它的那一套動作。它的這種行為,我認為是調(diào)皮,喜歡玩耍和打鬧。
3、貓貓體內(nèi)潛在的,狩獵本能被激發(fā)
貓貓是捕食者也是被捕食者,雖然被飼養(yǎng)在家中那么久了,但是它身體潛在中,還有獵人的本性,尤其是田園貓的獵性強于品種貓。
有時候,在與貓貓嬉戲打鬧的時候,不知道那個動作,激發(fā)了它潛在的獵人本性,把鏟屎的當做了假想敵。
在離你2米遠的位置,對著你左撲、右抓,然后轉(zhuǎn)身躲避到門后面或者沙發(fā)底下,暗中觀察你的舉動。過了幾十秒,可能是找準了時機,對你又來了一套剛才的左撲、右咬,然后逃跑、暗中觀察的動作。
4、貓貓性格謹慎、警戒心強
貓貓性格謹慎、小心,警戒心很強,尤其是,見了陌生人或者來到陌生的地方時,會讓貓貓有這種躲貓貓的行為。
例如,家里來了一個朋友,對貓貓來說是陌生的,它看到陌生人后,會躲避到窗簾后面或者沙發(fā)底下,或者另一個房間的門后面,然后睜著2只大眼睛、直直的看著陌生人。
陌生人一喊它,嚇得它趕緊把頭縮回去,然后再換個姿勢或者換個地方,繼續(xù)偷偷地、露著半個頭、睜著2個大眼睛,觀察著陌生人的一舉一動。
5、貓就是個戲精,有時候它會自動進入角色
有時候,我總認為貓貓就是一個戲精,它會在鏟屎的毫無征兆之下,瘋狂地在家中跑酷。它也可以,在鏟屎翹著二郎腿看電視的時候,它把你腳上的拖鞋當做獵物,時而咬、時而撲、時而嗚嗚~、時而躲避到沙發(fā)底下偷偷觀察,時而在沙發(fā)底下發(fā)起攻擊,然后在躲避。
貓貓在日常生活中,總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驚喜和情緒上的波動,喜歡躲貓貓的貓,就像鄰家的大男孩,傻傻地自導(dǎo)自演,確實挺可愛。
一:小貓養(yǎng)了一個月了還是不親人
貓不親人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拉近關(guān)系。
首先,貓咪的性格本身就是不親人的,這和狗狗是完全相反的,貓咪是需要你的時候才會找你。
貓咪不親人,可以慢慢建立感情,多喂它,多給它好吃的,盡量不要打它和大聲斥責它。
二:小貓養(yǎng)了一個月送人了它會記得嗎
最好不要送人!雖然只養(yǎng)一周,只要認定了主人后,就打算一輩子跟著主人。如果寵主把貓咪送人了,貓咪會想盡辦法去尋找自己的主人。就在新主人家出逃后,可能就成為了流浪貓了。
而且在貓咪的世界里,沒有“送人”這個詞,如果主人把它隨便送人了,在貓咪眼里都是“拋棄”。那么貓咪就會因為被拋棄而變得郁郁寡歡,再也開心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