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箱養魚培訓|網箱養魚技術及管理
1. 網箱養魚技術及管理
固式網箱是網箱養魚中的一種方式。使用木樁或者是水泥樁將其固定在水底。然后頂部要高出水面,再在樁頂部固定網箱,箱體要高出水面大約一米左右。因為固式網箱牢固性較強,因此主要運用于風浪較大的水域。不過如果水位改變的話,固式網箱時無法隨著浮動的。而且箱體內的水容積也會因為水位的變化而產生變化。所以在一些水位升降過大的水位時不宜使用固式網箱的。再加上網箱固定,因此維修檢查也不是非常方便,而且網箱的水體污染也是比較大的,因此一般情況下采用較少。
2、浮式網箱
浮式網箱是網箱養魚中最常用的一種飼養方式。浮式網箱直接懸掛在浮力裝置和框架上,而網箱能夠隨著水位的升降而產生浮動。因此網箱內的有效容積也不會因此受到影響。浮式網箱適用于一些水體深、風浪小的水域當中。而且網箱離地是比較高,能夠有效的減少魚糞便或者是飼料對水體造成的污染,因此也能夠保持一個良好的水質。不過浮式網箱抗風浪性較差,因此要注意加蓋網。
3、沉式網箱
還有一種方式便是沉式網箱了。沉式網箱是一個全封閉的狀態,顧名思義就是將整個網箱全部沉到水中。沉式網箱在一般情況下都是不會因為水位變化而導致有效容積的變化的。一般沉式網箱適合在一些風浪大的水域或者是魚種為濾食性的魚類時使用。而且在冬季水面結冰之后,可用沉式網箱進行越冬。沉式網箱能夠有效控制高度,只要網箱沒有到底部的話,那么有效容積是不會受到影響的。
2. 養魚設備網箱的制作
、規模。網箱養魚成本高、風險大,大大限制了產業發展。解決的關鍵是上規模、上檔次、降成本,發動大大小小養殖戶投入網箱養魚,只有規模擴大了,形成大的產業鏈,降低生產成本。
2、品種。多年的生產實踐證明,養魚品種的選擇應遵循如下原則:(1)生長速度較快;(2)經濟價值要高;(3)適應能力要強;(4)抗病能力要強;(5)注重引進新品種;(6)開展多品種魚混養。
3、餌料。由于魚的品種不同,食性不一,應根據具體養殖品種,結合本地的資源優勢,選擇餌料。具體來說:(1)價格要低廉;(2)質量要優良;(3)餌料要可口;(4)營養應全面。
4、密度。每個網箱養殖戶都在想盡辦法,最大限度地追求產量,其中不乏偏重放養密度,以求獲得高產量、產出高效益,但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因此要根據海區的自然條件如水的流速、水的交換量、海區底質等多方面因素,科學分析、合理確定海區容納量。實踐證明,某一海區如果5—7年連續性單一養殖魚類,必會導致大規模的病害發生。因此,建議養殖戶在同一海區養殖多年后應改養藻類或休養海區,并重新選址,實施網箱搬遷。每個網箱養殖的魚類品種要多樣,按照棲息水層,合理利用空間。
5、用藥。隨著人們對綠色水產品的消費意識增強,對于養殖出口產品,更要加強管理,注意藥物的使用說明,對藥物殘留要高度重視,特別是禁止使用導致高殘留、致癌的藥物。另一方面,水產品要走出國門,要打入歐美等國際市場,就必須加強衛生檢疫,保證魚體無藥物殘留。生產上必須選用廣譜、高效、環保、無殘留的綠色漁藥,以提高競爭力。
6、防災。對于防治網箱養魚的災害,應有預見性,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防災:(1)對設置大規模養殖網箱的海域,應建立赤潮預報系統,密切注意海區有無赤潮,發現赤潮應及時應對。一是在赤潮到達前將網箱遷出污染海區;二是對已達商品規格的魚及時銷售處理;(2)加強對近岸海域的工業、生活污水排海的管理力度,堅決杜絕污水入海;(3)加強網箱養魚海區的魚體檢疫,提前防疫,防止大規模的疫情發生;(4)經常性地收聽天氣預報。一是防止大量降水使近岸水域海水淡化,網箱養魚受損;二是注意臺風動向,做好提前搬箱或沉降網箱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
7、市場。網箱養魚一次性投資比較大,養殖周期相對來說較長,病害又較多,風險相對說來較大。養殖戶只有了解市場、熟悉市場,才能在激烈地市場競爭中搶得生機,否則遲早會被市場所淘汰。
3. 網箱養魚技術要點
網箱養殖是一種完全依靠外源性餌料喂養的養殖方式,小龍蝦的飼料可以選擇小龍蝦專用飼料、鯉魚飼料以及其他魚類的飼料,蛋白質含量不能低于35%,每天投喂2次,早上8時投喂,投喂量為日投喂量的1/3,晚上6時投喂剩下的2/3
每天的投喂量:早春為1%左右,春季中后期為3%-5%,夏季上旬為6% -8%,中下旬為4% -6%,秋季為6%一8%。最好在網箱中設置投餌臺,投餌臺用1-2 米2的網布做成,用鐵絲或細鋼筋做框,懸掛在網箱中,離水面30~40厘米。
每次投餌時把餌料投放在餌料臺上,每隔1天清洗餌料臺1次,防止剩餌腐爛后與后來投喂的餌料混合在一起,小龍蝦攝食后產生腸道疾病。
投喂時,要做 到定時、定點、定位、定質,要根據投喂當天的天氣、水質、水溫以及小龍蝦的吃食情況和活動情況靈活掌握每天的投喂量
4. 網箱養魚技術培訓
一、水泥池效益分析:一個10平方米的水泥池建設費用300—400元,種苗可投放30斤,收購1斤泥鰍苗9—10元,泥鰍苗安10元計算:30斤×10元/斤=300元;飼料自己配制:每增重一斤泥鰍所耗飼養成本1.1元,經4個月的飼養我們按4倍來計算,飼養成本在4.4元,飼料成本396元,藥物15元,一個10平方米的水泥池總投資1100元,可產泥鰍120斤,短短4個月時間產值1440元,年純利:(1440元(產值)-300元(種苗)-396元(飼養成本)-15元(藥物)=729元純利)。每畝可建50個10平方米的池子,一畝年產量泥鰍可達6000斤,每斤價格12元,產值7.2萬元。減去成本,每畝獲利3.6萬元以上。
網箱效益分析 每畝池塘設置50 口網箱,網箱所花費用3000 元(使用3 年,每年折300 元),每畝用種苗1000斤,每斤10元,計10000元,飼料費12000元,藥物以及其他的開支750 元,每畝投入總成本約25750元。每畝產泥鰍4000斤,每斤價格12元,總收入48000 元。減去成本,每畝獲利22250元,。加上網箱外花白鰱及青蝦收入更高。
二、泥鰍并不難養殖,但關鍵是要學好技術。聽說湖南懷化市新民生態養殖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養殖黃鱔、泥鰍、四大家魚、養豬、養雞、蚯蚓、黃粉蟲,另向外提供優質的皇竹草種,公司面向全國開展生態養殖技術培訓。具體不知道這公司好不好,但公司老總上過中央臺的科技苑節目,應該是非常有實力吧。
三、網箱養殖泥鰍投資一畝地的成本為25750元。具體費用先看一個網箱的費用:一個網箱60元;需購20斤野生泥鰍,計200元;飼養4-6個月后增重4-6倍,至少可達80斤,每增重一斤花費4元飼料成本,總飼料成本即為240元,如果大量采用自己繁育的蚯蚓作飼料可降低成本20%;藥物費用15元;以上共計515元。
5. 網箱養魚技術及管理視頻
莆田市東圳庫區水環境保護條例 (2018年8月30日莆田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 2018年11月23日福建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批準)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水污染防治
第三章 生態保護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護和改善東圳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以下簡稱“東圳庫區”)水環境,保障飲用水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東圳庫區的水污染防治、生態保護和監督管理等工作。
第三條 東圳庫區劃分為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一級保護區的范圍,包括東圳水庫環庫公路范圍內的水域和陸域(不含公路);二級保護區的范圍,包括東圳水庫的整個匯水流域(一級保護區范圍除外)。具體邊界按照省人民政府的批復劃定,并向社會公布。
因公共利益、自然環境變化等情況,需要調整東圳庫區范圍的,市人民政府應當充分論證,按照程序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并向社會公布。
第四條 東圳庫區水環境保護工作應當堅持保護優先、防治結合、綜合治理和損害擔責的原則。
第五條 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東圳庫區水環境保護工作的領導。
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將東圳庫區水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水環境保護目標和年度計劃。
有關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東圳庫區水環境保護的具體工作。
有關村民委員會應當協助做好東圳庫區水環境保護工作。
第六條 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東圳庫區水環境保護的統一監督管理工作。
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東圳庫區的水資源調度、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建設等監督管理工作。
發展和改革、公安、民政、財政、城鄉規劃、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農村、應急管理、林業、漁業等有關部門和機構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東圳庫區水環境保護的監督管理工作。
東圳水庫管理機構負責一級保護區水環境保護的日常巡查管理工作。
第七條 市人民政府設立東圳庫區水環境保護專項資金,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加強東圳庫區水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
報刊、廣播、電視、網絡媒體等應當積極開展東圳庫區水環境保護的公益宣傳。
第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東圳庫區水環境的義務,有權對破壞行為進行勸阻和舉報。
第二章 水污染防治
第十條 一級保護區的水質標準不得低于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Ⅱ類標準。
二級保護區的水質標準不得低于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標準,并保證流入一級保護區的水質符合規定的標準。
第十一條 一級保護區逐步實行封閉式管理。市人民政府應當在一級、二級保護區的陸域邊界設置警示標志、地理界標;在一級保護區的陸域邊界、取水口和重要供水設施周邊設置隔離防護、視頻監控、監測預警等設施。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毀、涂改、擅自移動警示標志、地理界標,不得侵占、破壞隔離防護、視頻監控、監測預警等設施。
第十二條 在二級保護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ㄒ唬┬陆ā⒏慕?、擴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
(二)設置排污口;
(三)向水體排放污水、傾倒垃圾及其他廢棄物,或者堆放、存貯可能造成水體污染的固體廢棄物和其他污染物;
?。ㄋ模┎傻V、采砂、采石、取土、爆破;
(五)設置屠宰廠(場)、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
?。﹪焯?、造地;
?。ㄆ撸┦褂棉r藥,濫用化肥;
?。ò耍┫蛩w丟棄動物尸體;
?。ň牛┰谒w中清洗車輛;
?。ㄊ┒爵~、電魚、炸魚;
(十一)未按照規定采取措施從事網箱養殖、旅游等活動;
(十二)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
第十三條 在一級保護區內除第十二條規定的禁止行為以外,還禁止下列行為:
?。ㄒ唬┬陆ā⒏慕āU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
?。ǘ┰谒w中清洗衣物、器具;
(三)從事網箱養殖、投餌養殖、餐飲、旅游、游泳、垂釣、放生、露營、野炊等活動;
?。ㄋ模┓N植農作物,放養畜禽;
?。ㄎ澹┙ㄔ炝陥@、墓地;
?。┧嫌柧氁约捌渌象w育、娛樂活動;
?。ㄆ撸┓菆绦兴h境保護公務的船舶、排筏等航行工具下水、停泊或者作業;
?。ò耍┓伞⒎ㄒ幗沟钠渌袨?。
第十四條 二級保護區內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和已設置的排污口、一級保護區內已建成的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由市、縣(區)人民政府責令拆除。
一級保護區內現有的陵園、墓地,除受國家保護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予以保留外,應當限期遷移或者深埋,不留墳頭。
第十五條 市人民政府以及城廂區人民政府應當依法組織一級保護區內的居民限期遷出,搬遷和補償安置的具體方案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六條 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東圳庫區垃圾處理系統建設,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制度。產生垃圾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將垃圾分類投放到指定的收集點。
村民委員會負責垃圾收集工作,合理設置垃圾收集點。
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垃圾轉運工作,建設和運營垃圾轉運站,并做好防滲漏措施。
縣(區)人民政府負責垃圾處置工作,保障和監督垃圾收集和轉運工作。
第十七條 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東圳庫區的污水收集管網和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逐步擴大污水收集管網的覆蓋面。
污水收集管網覆蓋的地區,污水應當排入收集管網,納入集中處理設施,并實現達標排放;餐飲、娛樂、車輛維修清洗等服務業應當設置隔油和殘渣過濾等預處理設施,不得將廢物、殘渣直接排入收集管網。
污水收集管網尚未覆蓋的地區,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合理劃分農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區域,采取三格化糞池、人工濕地、厭氧池、氧化塘等污水處理技術和工藝,防止農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溪流;餐飲、娛樂、車輛維修清洗等服務業應當采取水污染防治措施,防止排放物排入溪流。
第十八條 二級保護區內的農作物種植實行總面積控制,禁止進行耕地、園地開發。
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等先進技術,建設生態溝渠、污水凈化塘、地表徑流集蓄池等設施,逐步降低化肥使用量,發展綠色農業,防治農業面源污染。
第十九條 東圳庫區內嚴格限制運輸危險化學品。縣(區)公安機關應當設置明顯的限行標志,加強日常檢查,完善實時監控系統。
運輸危險化學品的車輛進入東圳庫區的,應當向縣(區)公安機關申請,并采取防溢、防滲、防漏和防火防爆等安全防護措施。
第二十條 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在東圳庫區的道路、橋梁等交通穿越區域建設路面、橋面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和防撞護欄、事故導流槽、應急池等安全防護設施。
第二十一條 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一級保護區的水域和入庫溪流進行生態疏浚,并對清理的淤泥進行綜合利用或者妥善處置,防止造成水體污染。
第三章 生態保護
第二十二條 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東圳庫區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確定合理的補償范圍和標準,并與水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考核相掛鉤。
第二十三條 一級保護區全面實行退耕(果)還林。市人民政府應當將一級保護區內的林地規劃為生態公益林用地,縣(區)人民政府應當通過贖買、置換、租賃等方式,將二級保護區內的商品林調整為生態公益林。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東圳庫區內生態公益林的用途。
第二十四條 林業和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東圳庫區的荒山、荒地有計劃地進行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東圳庫區內禁止新種植速生桉?,F有的速生桉應當通過林分改造等措施調整為有利于涵養水源和保持水土的鄉土闊葉樹種或者其他植物。
第二十五條 在東圳庫區內進行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產建設活動,生產建設單位應當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報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實施。
第二十六條 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一級保護區的環庫沿岸和溪流入庫口等重要區域建設庫濱帶生態治理工程,采取人工濕地、水源涵養林、植被緩沖帶和隔離帶等相結合的治理措施,攔截陸域面源污染,凈化入庫溪流水質。
第二十七條 東圳水庫管理機構應當制定生態養魚規劃,實施有利于凈化水質的魚苗投放計劃,加強對外來水生物種的監測和管理,保持水生物種的多樣性。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八條 東圳庫區水環境保護工作實行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將目標完成情況予以公告,并作為對下級人民政府及其主要負責人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的內容。
實行水質達標責任制和跨縣(區)流域交界斷面水質交接責任制,并納入東圳庫區水環境保護目標。
第二十九條 東圳庫區水環境保護工作實行庫長制。庫長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擔任,具體職責由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條 縣(區)、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河長制,分級分段落實東圳庫區的流域水環境保護工作,具體職責由市人民政府規定。
鄉(鎮)人民政府可以結合當地實際聘任河道專管員,承擔相關河道的保潔清理、信息反饋、配合執法等常規性工作。
第三十一條 東圳庫區和責任流域沿岸的顯著位置應當設立庫長、河長公示牌。庫長、河長相關信息發生變更的,應當及時更新。
第三十二條 市生態環境、水行政等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東圳庫區的水質、水量、土壤環境質量等指標進行監測。在突發水污染事件、藻類爆發高峰期、汛期和臺風期等特殊時段應當擴大監測范圍,增加監測頻次和項目。
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水行政等主管部門建立東圳庫區水環境質量監測檔案,實行信息共享,并在市政府門戶網站和其他主要媒體上及時公布監測結果。
第三十三條 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在東圳庫區內的跨縣(區)流域交界斷面設置在線監測點,并與全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聯網,收集的監測數據作為流域交界斷面水質交接責任制考核的主要依據。
流域上下游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交界斷面的日常監測、預警和通報等工作。交界斷面入境水質未達到規定標準的,下游地區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向上游地區縣(區)人民政府通報,并向庫長和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報告;上游地區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及時調查處理。庫長和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及時督促協調,加強監督檢查。
第三十四條 市生態環境、水行政等主管部門發現一級保護區水質未達到規定標準的,應當及時向庫長報告;庫長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水質狀況。
一級保護區水質未達標并可能影響居民飲用水安全的,庫長應當及時向市人民政府報告,根據情況改用其他水源或者采取其他措施。
第三十五條 一級保護區應當保持合理水位,維護水體的生態功能,保障飲用水安全。
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確定和調整一級保護區的合理水位,并通知東圳水庫管理機構執行。
第三十六條 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定期對東圳庫區水量、水質、監測監控、監督管理等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并向庫長報告。
第三十七條 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編制東圳庫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配備應急救援設施設備,建立專業應急救援隊伍。
東圳水庫管理機構、飲用水供水單位應當制定東圳庫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方案,報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并做好應急演練和準備。
東圳庫區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東圳水庫管理機構、飲用水供水單位應當采取應急處理措施,并立即向市和事故發生地的縣(區)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報告,市和事故發生地的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情況及時啟動應急預案。
第三十八條 生態環境、水行政等主管部門和東圳水庫管理機構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建立動態巡查制度。發現污染情況或者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應當及時采取措施,并依法處理或者移交有關部門。
縣(區)、鄉(鎮)級河長應當按照規定對責任流域進行巡查??h(區)級河長應當根據巡查情況,檢查責任流域管理機制的建立和實施情況。鄉(鎮)級河長應當通過組建巡查隊、組織河道專管員等方式,對責任流域進行全面巡查。
從事巡查和捕撈等活動的船舶應當使用無污染的新能源動力。
第三十九條 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公開舉報電話、通信地址和電子郵箱等信息,及時受理舉報,依法查處違法行為;對不屬于本部門職責范圍的,應當及時移交有關部門。
第四十條 對一級保護區內的違法行為,市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城廂區人民政府可以在其法定權限內委托東圳水庫管理機構實施行政處罰,法律、法規規定不得委托的除外。
東圳水庫管理機構應當在委托權限內依法實施行政處罰。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其他法律、法規已有法律責任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損毀、涂改、擅自移動警示標志、地理界標,或者侵占、破壞隔離防護、視頻監控、監測預警等設施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恢復原狀;不能恢復原狀的,應當賠償損失。
第四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按照下列規定處罰:
?。ㄒ唬┫蛩w排放污水、傾倒垃圾及其他廢棄物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采取治理措施的,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單位代為治理,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
?。ǘ┒逊?、存貯可能造成水體污染的固體廢棄物和其他污染物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原狀;造成水體污染的,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ㄈ┫蛩w丟棄動物尸體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處三千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采取治理措施的,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單位代為治理,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
(四)在水體中清洗車輛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五)未按照規定采取措施從事網箱養殖、旅游等活動,造成水體污染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采取治理措施的,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單位代為治理,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三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在水體中清洗衣物或者其他器具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
(二)從事網箱養殖、投餌養殖,設置餐飲服務項目或者組織進行旅游、垂釣、放生、露營、野炊或者其他可能污染水體的活動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個人臨時搭棚、擺攤、設點經營或者進行游泳、垂釣、放生、露營、野炊或者其他可能污染水體的活動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
?。ㄈ┓N植農作物,放養畜禽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罰款;
?。ㄋ模┧嫌柧氁约捌渌象w育、娛樂活動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ㄎ澹┓菆绦兴h境保護公務的船舶、排筏等航行工具下水、停泊或者作業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未設置預處理設施或者未采取水污染防治措施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新種植速生桉的,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逾期不恢復原狀或者情節嚴重的,對個人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七條 市、縣(區)人民政府及其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ㄒ唬┻`反規定審批、核準建設項目的;
?。ǘ┪匆婪ㄩ_展巡查、水質監測和綜合評估,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
?。ㄈ┪窗凑找幎ńㄔO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安全防護設施和庫濱帶生態治理工程,造成污染的;
?。ㄋ模┪醇皶r排查水安全隱患或者處置水污染事故,造成嚴重后果的;
?。ㄎ澹┌l現違法行為或者接到對違法行為的舉報后不依法查處的;
?。┙亓?、侵占或者挪用東圳庫區水環境保護專項資金或者其他經費的;
(七)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
第六章 附 則
第四十八條 本條例所稱縣(區),包括仙游縣、城廂區、荔城區和涵江區。
第四十九條 本條例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莆田市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公告
〔七屆〕第五號
《莆田市東圳庫區水環境保護條例》已于2018年8月30日經莆田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于2018年11月23日經福建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批準,現予公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莆田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18年12月3日
6. 網箱養魚有利條件
9月-10月這個階段是整個網箱養殖產量高低關鍵時間。
可以說,網箱養殖苗種主要有兩個生長階段,一是在六月份投完苗到高溫之前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二是9月-10月份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但是,由于第一個生長階段,苗種剛剛投放需要適應時間,同時還考慮高溫的到來,餌料投喂量也是比較控制的(提前撐開腸道會大大降低苗種的抗應激性,還有如果投喂過多也會導致池塘水質惡化,不易調節),因此第一生長階段只是最大限度保證苗種的生長狀態和成活率。
7. 網箱魚養殖
網箱養魚技術的優點
1、利用湖泊、水庫、河道等大中型水域及淺海、港灣等水域進行漁業生產,可提高國土資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不占用耕地,借水還水,一水多用。
2、投入大,產出大,效益高。
3、原則上講,只要是在池塘內能夠養殖的魚類均可在網箱內養殖。
4、成本低、產量高
在進行網箱養魚的時候,我們雖然需要根據養殖數量,準備對應的網箱,投入網箱的成本。但是相對于傳統的養魚模式來說,網箱養魚投入的成本是低于傳統養魚的。不管是在飼養方面、管理方面還是捕撈等各個方面,其成本投入都是比較少的,但是網箱養魚的產量也是比較多的。
5、節省土地、價格高
8. 網箱養魚注意事項
水產養殖注意事項 1.為了使養殖生物安全過冬,室外池塘應適當加深水位,溫室養殖要做好加溫和調節水質工作;同時提前加固,備好應急材料,防止雪災對溫室的損害;網箱養殖應減少操作、防止擦傷。 2.及時起捕水產品。養殖水產品都已進入捕撈期,養殖戶要及時起捕,且隨著春節的來臨,進入成魚上市旺季,拉網、運輸會較頻繁,養殖戶要注意捕撈操作,防止魚體受傷。 3.做好清整消毒工作。對已經全部起捕的養殖塘,要做好塘埂、堤壩、溝渠的清整修理;抓住晴好天氣進行干塘清淤和曝曬,最大限度殺滅病原生物,為新的養殖打好基礎。對于清塘之前不能排水的池塘,可以進行帶水清塘,每畝水深1米,用生石灰125千克~150千克溶化后立即趁熱全池均勻遍灑。 4.抓好常規魚種放養。常規魚種放養應選擇健康魚種,放養前做好消毒工作,有條件的還可做好免疫工作,放養過程要小心操作,避免機械損傷。
9. 網箱養魚技術及管理規范
未經授權或沒有法律依據的養殖,違法。某河道能否養殖,要經相關審批;任何河道都有其權屬單位或管理人,在河道養殖的,必須經其批準同意。法條鏈接:《河道管理條例》1、第二十四條 在河道管理范圍內,禁止修建圍堤、阻水渠道、阻水道路;種植高桿農作物、蘆葦、杞柳、荻柴和樹木(堤防防護林除外);設置攔河漁具;棄置礦渣、石渣、煤灰、泥土、垃圾等。在堤防和護堤地,禁止建房、放牧、開渠、打井、挖窖、葬墳、曬糧、存放物料、開采地下資源、進行考古發掘以及開展集市貿易活動。2、第二十五條 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進行下列活動,必須報經河道主管機關批準;涉及其他部門的,由河道主管機關會同有關部門批準:(一)采砂、取土、淘金、棄置砂石或者淤泥;(二)爆破、鉆探、挖筑魚塘;(三)在河道灘地存放物料、修建廠房或者其他建筑設施;(四)在河道灘地開采地下資源及進行考古發掘。
10. 網箱養魚技術及管理方法
土地、勞カ,投資后當年見效,網箱可連續使用2—3年。
2、網箱養魚能充分利用水體,不浪費水資源,實行上、中、下層多種魚類混養、密養,成活率高,因此,可以達到高產目的。
3、飼養周期短,管理方便,機動靈活,操作簡便。網箱設置的部位,可根據水域環境條件的改變,隨時遷移挪動。旱澇保收,達到高產穩產。
4、起捕容易,收獲時不需要特制捕撈エ具,可-次上巿,也可根據巿場需要,分期分批起捕,便于活魚運輸和儲存。
網箱養魚基本工作
1、水庫要求
在進行水庫網箱養魚時,首先我們需要選好水庫。水庫要保證光照充足且避風性較好,能夠為魚的生長提供充足的光照,增強其生長能力。而且周圍要有良好的交通,便于魚在起撈后的運輸上市。水庫水體的營養程度對養殖效益也是會有一定影響的,因此還要保證營養豐富。同時要注意水域與深度,水域的水位變化不宜過大,避免網箱無法承受。而且也不便于網箱的安置與取出。
2、網箱安置區
在選好水庫后,我們還要在水庫劃出一塊區域作為網箱的安置區。網箱要放在水面廣闊、水流緩、受光均勻、水位變化小且水深適宜的地方。如果水位過淺的話,那么對水體的交換是會造成影響的,也不利于魚的生長。但是也不宜過深,如果過深的話,那么在水體中容易出現溫躍層,從而破壞水體,導致與出現浮頭現象。所以水位的深度應控制在7.5米左右。**后網箱不可離岸邊過近,防止受到老鼠等生物的撕咬,導致魚出逃。
3、網箱設計
做好準備之后,我們便要設計網箱了。網箱形狀可根據自己的習慣設計成正方形、圓形等各種相撞。然后根據養殖數量控制好網箱的面積,網箱面積同樣也可根據自己習慣設置。在放置網箱的時候,要根據養殖水體決定放置深度。不過要注意的是,網箱絕不可碰到水庫底部的污泥,枯水期同樣也不可解除。**后要控制好網眼的大小,網眼要保證魚無法逃脫。正常情況下,網眼要長出魚體長兩倍左右,而周長要比魚小。
網箱養魚的飼養管理
根據網箱養魚的特點,要在面積小、密度高、時間短的條件下奪取高產,以餌料為中心的飼養管理措施必須貫穿始終。
1、餌料:要求蛋白質含量高,碳水化合物豐富,并富含維生素、無機鹽等多種營養成分的優質混合餌料。
2、 餌料臺:需設置采用尼龍篩絹或用聚乙烯單絲編織的餌料臺。食臺的大小、規格根據網箱的大小、規格及魚群的大小而定。
3、投餌標準:要根據各養殖對象和其生長過程中魚體的變化、水溫、季節,隨時調節每日的投餌標準,一般以控制在其飽食量的70-80%為宜,喂食過飽效果并不理想。
4、投餌方法:魚群進箱后1-2天開始投餌。初投時,造成適當的音響,馴練魚群到食臺或食場上攝食的習慣。投餌次數一般每天4-6次,投餌量在嚴格掌握投餌標準的情況下,做到量少次多,中間間隔一定的時間。
5、安全檢查:定期檢查網箱是否完好無損;水深是否適宜(應維持在3-5米);魚群活動是否正常等。
6、網目清理:網箱入水后,網目(網眼)容易被水綿、雙星藻等其他生物附著,嚴重影響水體的更新和供餌能力,必須經常洗刷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