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養魚培訓|稻田養魚技術要點
1. 稻田養魚技術要點
(1) 田坎高0.8米~1米,頂寬0.5米以上,不漏不垮。提倡用石料、水泥板、三合土護坡。
(2) 注、排水口 注、排水口要用石料修建,寬0.8米~1米。每田各一個,排水量大的田塊應增設能保持正常水位的排洪缺。
(3) 攔魚設施 攔魚設施用竹條或其他材料制作,長度為排水口寬度的3倍以 上,成弧形安臵于排水口的迎水面,牢固插入田泥中,高出田坎20厘米以上。排洪量大的田,在攔魚設施增設一道攔渣設施
2. 稻田養魚注意事項
一、稻田養魚技術
養魚稻田的準備
1.放魚的稻田要水源充足。稻田的進水和排水最好設置在對角的位置,以便讓稻田的水保持流動狀態。
2.放魚的稻田田埂比較高,一般要到四十至五十公分高,以便維持較高的水位,利于魚的生長。
3.在稻田排水的地方設置竹柵欄防止魚的逃跑。
4.魚窩:在一塊田里最低的地方設置魚坑,魚坑有四寸深,長寬各一米,在周圍插一些帶葉子的樹枝,防止鴨子和猛禽捕食。此外,在田間缺水之時,魚便可以躲在魚窩里。放魚的時間:一犁一耙完成,在清明前后,田里放上水就可以放魚。
魚的選擇:
草魚是典型的草食性魚類,又是典型的雜食性魚類,在有適口的動物性食料時,它先吃動物性的后吃草料,如蕪萍與孑孓—起放入水中,草魚先吃孑孓后吃蕪萍。體長10cm以后,轉入以食高等水生植物為主。目前稻田里所知的常見雜草有30-50種,其中輪葉黑藻、苦草、小茨藻、菹草、眼子菜、聚合草、嫩蘆葦和禾本科植物以及淹沒在水中的陸生高等植物的莖葉都是草魚最喜吃的天然餌料??墒窃跊]有喜食型的草料時,其他水生植物也都可攝食,即所謂迫食型草料。此外,商品飼料草魚也很喜食。
草魚在幼魚階段,完全以動物食料為生,體長1cm左右的魚苗,食物主要還是以小型浮游動物以及小型水生昆蟲的幼蟲為食,長達夏花魚種時,就逐步轉入草食性了。
草魚種,其腸內主要食物組成為水生植物占40%-50%,水生動物和昆蟲占20%-40%。據報導,取食紅蟲(枝角類)的夏花草魚生長甚快,其日增重率為11.55-14.3%;取食浮萍次之,為7.3%-8.2%;取食豆餅的最慢,為4.9%。隨著時間的推移,草魚長大,雜草長出來,即被草魚吃掉,其除草既經常又徹底。每平方米面積放2條草魚就能控制住雜草生長,故不用人工除草和投喂任何飼料。據試驗得知,草魚的回收率為94.77%,畝產35.73kg,草魚的成活率和畝產量均高于其他魚類。
在稻田的排水處,設置防止魚逃跑的竹柵欄放魚的數量:田塊的大小不同,肥力條件不同,放魚的多少也就不一樣;一般每畝可放魚種50~60尾,同時放入魚花500尾左右,如果放的太多,魚就長不大,如果稻田施入的有機肥如牛龔、豬糞數量充足,則可以多放一些魚,而且長出的魚也比較大。
管理:
從放入魚苗到收魚大約需要三個多月的時間,整個過程都不需要投料喂養。當地人認為,投料喂養雖然可以增加魚的重量,但是魚
投料喂養增加魚的產量:有研究表明靠天然餌料,每畝田稻魚的產量只能達到30斤左右。如果想要養更多的魚就需要投料喂養。每天上午
和下午各喂養一次,餌料為米糠、麥麩、豆餅、菜粕、豆渣、酒糟等;還可以喂給浮萍、水草及嫩陸草。通過投料喂養田魚的產量最高可以達到200斤以上。但高產后的味道和品質會下降,賣不到好價錢。魚可以取食田里的雜草,蟲子、以及水稻的花粉,而魚的排泄物可以做為水稻的肥料。
田中水的深度:從魚苗投放到大暑/小暑前,水深為1.5~2寸;大/小暑后,隨著禾苗長大,增加水的深度至3寸以上,最高可以到8寸。如果低于3寸,太陽一曬使水溫太高,魚就會生病。收獲:一般在水稻收割前一周,開始在田里開挖魚溝放水收魚,魚溝的寬度約40公分,深約20公分,魚溝先從排水口挖到魚窩,然后再從魚窩挖一條橫溝到進水口,放水時要用小水流慢慢放水,將魚收到魚溝里面。這時放入的魚苗可以長到8公分左右,收起來繼續喂養,等到下年做魚種,放回田里。放入的魚種可以長到半斤到八兩,一畝田可以收獲30斤左右的成魚。過冬:收起來的魚種,集中放在一塊田里過冬,過冬的田塊選在上水田靠近水源的地方,流出的水比較溫暖。在田的進水口處開挖魚窩,魚窩深50~60公分,大小由魚的多少來決定。上面放一些樹枝,可以讓魚避免被鴨子或者一些猛禽吃掉。
育苗:頭一年養殖出來的成魚,不要全部收獲,留出一部分母魚和公魚繼續喂養,來年就可以繁殖魚苗
3. 稻田養魚技術要點 稻田養魚技術視頻
1、稻子由光禿禿而綠油油而金燦燦,這是所有生命沿襲的軌跡,人類也不例外.
2、稻子一天天走向成熟,空氣里彌散著稻香.
3、稻子的頭顱排列得很美麗,尤其是它們聚成山或堆成海的樣子.
4、稻子的使命并非在于其生長的過程中妝扮自然,而在于滋養生命的新生.
5、稻子長在田里的身姿很好看.細細長長、娉婷裊娜,看起來既柔順又光滑,呈現出一種天真爛漫的風度.它們是以站的姿態完成一生的行走,只有風拂來的時候才躬一躬身,然后挺直腰桿.
4. 水稻田養魚技術
完全可以。
這是多年來已經成功的經驗。
魚塘養魚栽水稻,你應該填高稻田地面,水深要符合水稻生長。
那么其它地方水要深,保證魚兒可以縱橫游動,暢通無阻。
里面可以架設獨木橋等,適合水稻管理。
具體你可以網上查詢“水稻和魚共同養殖”詳細方法。
主要保證不使用劇毒農藥,防止魚兒中毒。
5. 稻田養魚技術要點總結
1,養殖之前稻田地的建設。種植稻的農戶在開始養殖之前最好先把稻田堤壩進行加厚加高夯實的工作,在稻田里邊設置好魚坑,這是為以后稻田曬田工作做好準備。最好養殖的農戶可以設置兩塊挨在一起的稻田里邊飼養,中交同樣是用堤壩隔開,不同的地方是在堤壩上有一部分是可以挖開的。在堤壩上邊最好設置一些魚柵欄,防止魚跳到其他稻田里邊,也是為以后的排水或者大雨防止魚逃跑做準備。
2,稻田管理和養殖管理。養殖者需要注意,種植稻田會進行施肥,曬田等工作,所以最好分片間隔飼養,在進行這些工作的時候 進行輪流進行的方式,避免魚的死亡。
3,魚種的投放以及喂養工作,養殖者需要注意,投放魚苗的時間最好在水稻種植之后的一周之后投放。投放的魚苗大小最好在五十克以上一百克以下,一畝地投放的魚苗在十公斤到而是公斤,投放之前進行魚種鹽水消毒工作,時間在三到五分鐘最好。養殖者需要注意,稻田里邊的飼料雖然有但是并不能完全足夠魚的食用,所以時常撒魚飼料在稻田里邊就可以了。沒有太多的要求。
6. 稻田養魚技術知識
清遠稻田養魚是以水稻生產為主,利用稻田水面進行養魚,實現稻魚雙豐收。我們村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利用稻田養魚,采用平田養魚和壟稻溝養魚,因為是初養,經驗不足,魚產量不是很高,壟稻溝養魚畝產成魚35公斤左右,平田25公斤左右,每畝養魚稻田增加稻谷產量8%左右。
稻田養魚的水比較淺,管理上與池塘養魚不一樣。稻田養魚怎樣飼養管理?
1、控制稻田水位,稻田中要保持一定的水位,為魚的生長提供適當的生活環境。在放養草魚等食草性魚類的稻田,網絡防止魚類對水稻的損害,可以采取控制水位,防止魚類加入稻行的方法。如稻秧生長前期、分蘗期將稻田的水放淺,讓魚只能在魚坑、魚溝中活動,以免傷害水稻。
2、投飼和施肥,稻田中的雜草、底硒動物、浮游生物、水稻害蟲都可以作為魚類的天然餌料,但是數量畢竟有限,要想獲得高產還需要適當施肥和投喂飼料。投喂餌料要在稻田魚坑中設置投餌臺,將餌料投在投餌臺上,分上午和傍晚兩次。投餌量一般為田內魚體重總量的5—10%,青飼料以魚群每天恰好吃完為好。投放餌料一般用菜籽餅、米糠、麥麩、豆粕等,以人工配合餌料效果最好。10厘米以上的草食性魚類除投喂精飼料外,可以開始投喂紅萍和陸生青草、水生植物等。實際投喂量可以根據下列情況靈活掌握。
①稻田中生物飼料豐富時期,如插秧初期田水比較肥。水稻楊花期,大量的稻花落下可以作為魚類飼料。套養浮萍茂盛等,可以少投或者不投餌料。
7. 稻田養魚技術規范
養魚稻田水深最好保持 7~16厘米深,養魚苗或當年魚種水深保持 10厘米 左右,到禾苗發蔸撥節以后水深應加到13~17厘米 養二齡魚的水則應保持 15~20厘米。
若利用稻田發花育苗,在養殖初期,魚體很小,保持稻田水位 4~6厘米即可。隨著水稻生長,魚體長大,適當增加水位,一般控制稻田水位10厘米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