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嘴雀簡介,|蠟嘴雀價格
1 蠟嘴雀簡介
蠟嘴雀是家庭觀賞和調教技藝鳥之一,很有玩賞價值。蠟嘴雀里還有黑頭蠟嘴雀、黑尾蠟嘴雀和錫嘴雀三種之分。另外,還有斑翅、白翅、黑翅等三種蠟嘴雀。
錫嘴雀屬于中等體形的雀科鳥類,其體長在18厘米左右。本物種雄雌同形近色。成鳥眼先、嘴基和頜部極小的區域內為黑色;頭頂、頰部為棕色,從頭頂到腦后的羽色逐漸過渡加深,在枕部呈較深的棕色與頰部的羽毛形成一定的反差;頸部有一圈寬闊的灰色羽帶,后部闊而前部狹窄,有如披肩;肩部和背部的羽毛為茶褐色,明顯較頸部的灰色雨區為深。
腰部羽色呈較淡的皮黃色;尾上覆羽褐色;尾羽呈凹形,與尾上覆羽大體同色,亦為褐色,但最外側兩枚尾羽褐色并呈現輝藍色的金屬光澤,且尾羽各羽羽稍白色;翅上覆羽為白色或皮黃色,在翅上形成一道寬闊的縱向白斑,與肩部的茶褐色羽毛形成鮮明對比;飛羽黑色,并呈現輝藍色金屬光澤,猶如經過淬火處理的鐵,部分初級飛羽特化,羽端呈方形,內翈先端具以缺口。
次級飛羽各羽羽端均為方形,這使得本物種的翅膀在收攏的時候端部出現一種類似鋸齒的形狀,如同剪過,這也是是其他鳥類所不具有的特征;下體自頸部的灰色區域以后均以淡褐色和白色為基色,胸部、上腹部、兩脅皆做淡褐色,下腹部、尾下覆羽純白色,虹膜褐色;喙粗壯,呈灰色顯現金屬光澤,頗有錫的質感,這也是本物種命名的原因;足粉色。雌性成鳥較雄性頭頂的顏色略顯灰。亞成體為成鳥的暗色版本,且胸腹兩脅具幼細的褐色橫紋,飛行時成波形。
2 蠟嘴雀價格
黑頭蠟嘴雀的價格最少都不低于50元。10~50元的蠟嘴雀基本都是南方黑尾蠟嘴雀,大家都說叫口不好。但也叫的很好的,這些都是有證據的。100~300左右的基本都是北方蠟嘴雀。大家都說叫口很好,嘴巴很小。身材也較小。
1、體型:梧桐的體型有比較細長的,也有比較短圓一些的。身材細長的飛行能力強,飛起來的快,訓練成績會比較好,只是野性較大,不太容易訓;而身材短圓的性格比較溫順,容易訓熟,適合初學者。
2、嘴:粗大而呈彎曲狀的,這樣的嘴形接彈準確。
3、眼睛:眼睛應清澈、明亮而有神,眼球突出。
4、翅膀:肩胛部位應緊貼身體,翅展要大,飛羽及履羽不能有殘缺,雙翅在尾部并攏交叉。
5、尾巴:我認為應該是比較長些的好,末端呈鈍圓形的比有尾叉的飛行能力要強。
6、腿、腳:無殘缺,趾爪完好。
7、肛門:肛門周圍的毛干凈,無糞便,不要買到拉稀的鳥兒。 至于鳥的年齡要看個人的喜好和訓鳥水平了,有人喜歡玩墨嘴的,有人喜歡玩老黃嘴,如果是初學者還是訓當年的幼鳥好。
3 蠟嘴雀飼養方法
蠟嘴雀是典型的雜食性鳥兒,只要你有機會給它食物吃它們都是來者不拒的。當然它們更喜食麻籽、葵花籽和蘇子等油料作物的種子。不過在人工飼養下不建議頻繁喂食這類食物。
蠟嘴雀的食物主要以植物果實、種子為食,也吃昆蟲。所吃昆蟲主要有象鼻蟲、梨虎、金花蟲、步行蟲、葉蜂、山楂粉蝶和其他鱗翅目、鞘翅目、膜翅目、雙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平時也可以喂少量青菜和蘋果。
蠟嘴雀的籠子沒特殊要求,只要不影響跳躍即可。如作為訓練用,可用脖鏈栓著,放在鳥架上。一般用的鳥架為制的,長約40~50厘米,直徑1.5厘米,中間一段纏上棉線,便于鳥棲息。剛買來的鳥,性情比較急躁;所以上架一定要注意脖鏈的長度,以免纏頸死亡。如果鳥的情緒無法穩定,上下翻飛,可用水將羽毛淋濕,控制使其活動;也可喂給用葵花籽。
4 蠟嘴雀產地
蠟嘴雀多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期則喜成群,有時集成多達數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常頻繁地在樹枝間跳躍或在樹叢間飛來飛去,有時也到地上活動。
無亂是家養的還是野外的蠟嘴雀它們的叫聲都很宏亮、動聽,家養的可用畫眉籠或八哥籠。但很多養鳥愛好者喜歡用架飼養,經調教后能學會其他小型鳥學不會的技藝。
需要注意的是每周清洗一次籠子及食水罐,保持食水清潔。對于受訓的蠟嘴雀就只喂麻子了,每天在調教后給喂飽,并給其飲水,喂飽后將鳥置于安靜的地方,其余時間就不要喂它了。
1、國內分布: 錫嘴鵲國內分布于內蒙古東北部和東南部、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一直到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浙江、福建、廣東、香港和臺灣等省,西至四川、貴州、青海、甘肅、寧夏等地。其中在東北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區為繁殖鳥,并有部分終年留居為留鳥,其他為旅鳥或冬候鳥。
2、國外分布: 錫嘴鵲國外分布于歐亞大陸和非洲西北部,從瑞典南部、英國,往南到伊比利亞半島、意大利、地中海、非洲西北部,往東到巴爾干半島、小亞細亞、高加索、伊朗、阿富汗、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北部、印度西北部、中亞、哈薩克斯坦、阿爾泰、薩彥嶺、外貝加爾一直到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朝鮮和日本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