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不想養了怎么辦
一、鸚鵡不想養了怎么辦
鸚鵡是常見寵物鳥的一種,很多養殖者對鸚鵡比較感興趣,將鸚鵡作為自己的寵物鳥。不過,在養殖的過程中養殖者也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萌生不想繼續養殖的想法。此時,就需要妥善處理鸚鵡才行,不能隨便就將它們丟棄了。
一般來說,不想養鸚鵡時首先可以問問周圍的親戚、朋友或者同事是否有喜歡鸚鵡的,或者有想要養殖鸚鵡的,可以將自己的鸚鵡送給周圍人,這樣更放心一些。若是周圍人都沒有意愿養殖鸚鵡,則可以想辦法將鸚鵡賣掉。在尋找買家的時候,一定要找有養殖鸚鵡經驗的、并且比較耐心的人。不然,鸚鵡很可能被養死,或者生長狀態不好。
二、鸚鵡不想養了可以放生嗎
若是鸚鵡不想養了,可以將其送給周圍的朋友,或者給將其賣給有養殖經驗的養殖和者。有一種處理是不行的,就是放生。放生鸚鵡很容易導致鸚鵡死亡。家養的鸚鵡一般都沒有野外生存的經驗和能力,在野外很容易死亡。這首先是因為野外有很多鸚鵡的天敵,鸚鵡沒有對付它們的能力,逃跑的訓練也不足。另外,家養鸚鵡都是主人提供食物,鸚鵡自己覓食的能力不足,在野外很容易因為找不到食物而餓死。
相關內容
-
如何分辨鸚鵡換毛和咬毛
首先可以通過時間進行初步判斷。鸚鵡換毛一般是在春季,最可能在3月和4月,另外有些鸚鵡也會在7月和8月換毛。如果不在這個時間,說明很有可能是咬毛。然后可以通過觀察掉落的羽毛來進行判斷。若是羽毛從根部斷掉而不是從中間斷掉,那么就說明是換毛。若羽毛都是從中間折斷的,根部還留在鸚鵡身上,那么就說明是咬毛。 ...
-
鸚鵡盤頭睡覺一定是病了嗎
鸚鵡盤頭睡覺不一定病了。因為鸚鵡低頭和鸚鵡盤頭的動作比較像,和很難分辨。所以可能是因為它生病了,也有可能只是低頭睡覺而已。但是如果經常看到鸚鵡盤頭,那很有可能是真的是生病了,很有可能是鸚鵡的呼吸系統或是消化系統出現了病變導致的。這時候主人應當及時將它送到寵物醫院進行治療。 ...
-
鸚鵡單眼傷風最快治療
鸚鵡出現單眼傷風,需要立刻進行治療,可以用紅霉素軟膏或寵物醫院開出的藥物敷在患處,并內服相應的殺菌藥物,基本上一兩天就能夠痊愈。如果情況比較嚴重,應當及時送往寵物醫院治療。自己胡亂用藥可能會讓它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導致病情加重。所以推薦養殖者發現鸚鵡患病后,立即將之送到寵物醫院治療。 ...
-
鸚鵡下蛋后怎么才能孵出小鳥
若鸚鵡自己會孵蛋,主人不必將蛋拿出來,只需給鸚鵡提供適宜的環境即可。先要提供一個舒適的鳥窩,可以嘗試自己制作一個。在鳥窩中要放入一些防滑的物品。除了鳥窩之外,保暖和衛生也非常重要。在孵化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要隨便打擾鸚鵡。若鸚鵡本身不會孵蛋,那么主人可以將蛋拿出來人工孵化,使用孵化器來孵化。 ...
-
鸚鵡為什么會突然咬主人
生氣:鸚鵡可能由于外部環境或主人的行為而生氣,此時主人逗引它們則會被咬。傷心:鸚鵡比較敏感,在傷心時有時候也會突然咬人。特殊時期:在繁殖期以及換毛期,鸚鵡本身情緒就是比較暴躁和緊張的。此時它們容易發怒,可能會突然咬主人。玩鬧:有時鸚鵡咬主人只是它們正在玩鬧的表現而已,此時也不會咬得太重。 ...
-
鸚鵡雛鳥晚上幾點停喂
鸚鵡雛鳥晚上九點之后應該停喂。在養殖鸚鵡雛鳥時,需要特別注意喂食問題,不能太晚了還給雛鳥吃東西,不然會導致它們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甚至有可能導致它們拉稀,對它們的健康不利。除了要注意喂食時間之外,在給雛鳥喂食時還需注意選用專門的鸚鵡奶粉。一般3-4小時喂一次,食物的溫度盡量控制在41-43度之間。 ...
-
鸚鵡拉肚子一般幾天死
若鸚鵡拉肚子放任不管,會導致胰腺炎。患病后如果不治療,它們有可能會在一周之內死亡。患病的鸚鵡除了有糞便變稀的癥狀外,還會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羽毛蓬亂等現象,一定要及時處理。不過有時候鸚鵡糞便變稀是正常的,只是因為它們喝了太多水或吃了太多含水多的食物。此時鸚鵡不會死亡,也不會有精神、食欲變差的癥狀。 ...
-
鸚鵡身上的羽虱怎么去除
鸚鵡身上有羽虱可能是因為環境過于臟亂導致滋生羽虱。主人應當經常注意籠內衛生,及時進行清理,避免羽虱的滋生。其次要定期進行除蟲,可以按照1:300的比例,將高錳酸鉀和水混合,噴灑在鳥籠或者它的羽毛上,來殺滅羽虱。平時可以用醋水,讓它自己洗澡,也可以有效地去除羽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