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養鸚鵡多大開始養
一、手養鸚鵡多大開始養
若是養殖者想選擇鸚鵡作為自己的寵物鳥,那么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從鸚鵡多大開始養。理論上來說,從鸚鵡越小的時候開始養,之后馴化的效果就會越好。不過,這只是從理論上來說而已,養殖鸚鵡雛鳥并不是非常簡單的,需要注意的問題比較多。一般來說,建議選擇15天之上、一個月之下的鸚鵡雛鳥來養殖。
至于具體選擇多大的鸚鵡,則需要看具體的鸚鵡品種。有些鸚鵡品種本身的育雛期就是比較短的,此時就可以選擇天數少一些的鸚鵡雛鳥來養殖。但有些鸚鵡品種本身的育齡期比較長,若太小就開始養殖的話可能會養不活,此時就可以選擇天數多一些的鸚鵡雛鳥來養殖。
二、養殖鸚鵡雛鳥注意事項
1、保暖:養殖鸚鵡雛鳥時,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保暖問題。由于鸚鵡年齡還比較小,所以防凍的能力不強,需要主人為其做好保暖的工作。可以給它們準備一個專門的鳥窩,在鳥窩之中放入一些具有保暖作用的衣物。可以將鳥籠和鳥窩一直放在溫度比較高的室內,必要的話可以開啟加溫的工具。
2、食物:喂食也是一個重要任務。鸚鵡雛鳥不能吃太硬的谷物,而是需要喂專門的鸚鵡奶粉,食物的溫度需要在41-43度之間。喂食的頻率一般控制在3-4個小時一次就行,但每次喂食的量不能太多了。
3、衛生:保持衛生也是養殖者需要做到的任務之一。鸚鵡雛鳥的抗病能力并不強,若有病菌的話鸚鵡容易生病。鳥籠之中的器具一定要定期清理干凈,排泄物也需每天都處理。
相關內容
-
八哥鳥蛋怎么人工孵化
要人工孵化八哥鳥蛋首先要選擇合適的蛋。一定要選擇受精蛋,不然是無法孵化出幼鳥的。在選好合適的鳥蛋之后,將蛋放進恒溫箱當中,將溫度調節在37.1℃。保持這個溫度二十天左右,就能夠成功孵化出雛鳥。主人要注意,在孵化的前期和中期,要經常翻蛋,讓鳥蛋受熱均勻,才能提高孵化的成功率。 ...
-
鸚鵡身上的羽虱怎么去除
鸚鵡身上有羽虱可能是因為環境過于臟亂導致滋生羽虱。主人應當經常注意籠內衛生,及時進行清理,避免羽虱的滋生。其次要定期進行除蟲,可以按照1:300的比例,將高錳酸鉀和水混合,噴灑在鳥籠或者它的羽毛上,來殺滅羽虱。平時可以用醋水,讓它自己洗澡,也可以有效地去除羽虱。 ...
-
鸚鵡下蛋前鳥窩放什么
鸚鵡下蛋前,鳥窩中要放木屑、草棍等物品。鸚鵡懷孕之后主人需給它們做鳥窩,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到市場上購買。同時,主人還需要布置鳥窩,在窩中放一些木屑、草棍之類的物品。它們可以防滑,避免剛生下來的蛋碎掉。另外,木屑也是比較柔軟的,可以讓鳥窩更加舒適。主人還可以給鸚鵡吃玉米、墨魚骨等東西,讓產蛋更順利。 ...
-
鸚鵡飛走了會認識家嗎
鸚鵡飛走了一般是不會認識家的。鸚鵡在飛走之后很容易迷路,因為它們不像鴿子那樣具有非常好的導航系統,所以無法順利找到回家的路。不過,若是鸚鵡養了很久,跟主人建立了親密的關系,同時主人又對其進行過很多次回家訓練的話,它們也能慢慢認識家周圍的環境并且找到回家的路。但一般的鸚鵡飛走了之后是不認識家的。 ...
-
自制鸚鵡過冬窩的方法
先準備好紙盒子或者巢箱,然后準備一些柔軟的衣料或者準備丟棄的衣服。將衣料剪成合適大小,墊在紙盒或者巢箱的底部。再將衣料和下面的紙盒縫合在一起,防止衣料隨意移動即可。另外,也可以將樹枝卷起來,然后用麻繩固定好,圍成一個圈作為鳥窩。其中同樣需要墊上一些柔軟的布料。 ...
-
怎么判斷鸚鵡身上有蟲
羽虱:鸚鵡生羽虱時羽毛會雜亂、脫落或者殘缺不全,皮膚表面可能有出血現象,同時會精神緊張、消瘦,不愛吃東西。螨蟲:生螨蟲之后鸚鵡也可能出現表面出血的癥狀,精神不穩定,也很容易緊張。體內寄生蟲:鸚鵡體內有寄生蟲會導致它們不愛吃東西,排便量明顯減少,身體瘦弱,羽毛也沒有光澤,對食物的興趣也會減弱。 ...
-
鸚鵡下蛋了要怎樣照顧
飲食:鸚鵡下蛋會消耗大量體力。下蛋后可以給它們吃雞蛋米,同時喂一些新鮮蔬菜,讓它們盡快恢復精力。安靜:鸚鵡下蛋后要保持安靜,因為此時它們的情緒不太穩定,而且孵蛋的過程也要求周圍環境安靜。孵蛋:若鸚鵡自己會孵蛋,主人就不需要管。若鸚鵡沒有孵蛋經驗,主人需將蛋拿走并用恒溫箱孵化。 ...
-
鸚鵡長期不洗澡會怎樣
鸚鵡長期不洗澡,會導致它們的羽毛非常臟,殘留很多污垢。它們的羽毛會顯得黯淡無光,觀賞性會降低。另外,若是長期不洗澡,大量的細菌就會滋生,有害細菌會導致鸚鵡生病,甚至可能導致它們死亡。因此,在養殖過程中需要定期給它們洗澡。洗澡需要選在溫度適宜的天氣,用溫水洗。可以用噴霧器洗,但洗澡的時間不能太長。 ...
-
鸚鵡可以吃無殼小米嗎
鸚鵡可以吃無殼小米,不過建議還是給它們吃帶殼的小米。鸚鵡對帶殼的小米更感興趣。帶殼的小米之中含有的營養更多,可以讓鸚鵡的生長狀態更好,還可以讓它們的羽毛顏色更加好看。雖然給鸚鵡吃無殼的小米也可以,但總體來看還是不如帶殼的更好。可以在帶殼的小米之中摻一些雞蛋黃喂給它們,這樣營養更豐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