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飼養】如何飼養鸚鵡?
鸚鵡是鸚形目(學名:Psittaciformes)眾多羽毛艷麗、愛叫的寵物鳥。典型的攀禽,對趾型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后,適合抓握,鳥喙強勁有力,可以食用硬殼果。羽色鮮艷,常被作為寵物飼養。它們以其美麗的羽毛,善學人語技能的特點,更為人們所欣賞和鐘愛。分布在溫、亞熱、熱帶的廣大地域。種類非常繁多,有2科、82屬、358種,是鳥綱最大的科之一。主要分布于熱帶森林中。那么鸚鵡該如何飼養?
![【鸚鵡飼養】如何飼養鸚鵡?](/d/cwbk/20220508/pq0uptbncbx41.webp)
虎皮鸚鵡
1、喂食幼鳥時的錯誤:
擔心幼鳥饑餓而過量喂食。在自然界中,親鳥必須輪流外出覓食來哺育雛鳥,所以雛鳥不可能被喂到素囊滿脹,因此雛鳥的喂食應該采取少量多餐的模式,而且喂食之前,應先確定上一次喂食的食物均已消化完畢,避免舊食物的積留、發酵而造成嗉囊炎。
2、只喂食葵瓜子:
一般而言,鸚鵡類都喜愛享用葵瓜子,然多數鳥友卻以此為它的唯一食物,殊不知此行為會減少鸚鵡采食的樂趣與能力,而且只喂食葵瓜子容易導致營養不均衡,另外、葵瓜子富含脂質,容易導致肥胖方面的疾病。
3、飼料保存的問題:
飼料保存不當而導致食物變質,甚至產生毒素,鳥友不察覺而繼續喂食,愛鳥當然會出問題。所以建議依照自己所飼養的數量來選擇飼料,大包裝當然會較便宜,然飼料的保存期限不長,只以此點做考量反而會因小失大。除了飼料應儲存于干燥、甚至冷藏的環境之外,邀請幾個同好一起共享會是個好方法,不但成本較低,風險也較低,還可以嘗試多種類的產品。
疾病防治
1.、呼吸器官病:
呼吸器官常見的是感冒,其癥狀是流鼻涕。鳥兒感冒后,立即移到室內飼養,并給以保溫,很快就會自愈。若病情不能自愈,可將硼砂溶于溫水中,配成2~4%的硼酸溶液,用來沖洗鼻孔周圍,并喂給金絲雀草種子飼料,以增強抵抗力。也可在飲水中滴幾滴葡萄酒或喂給維生素制劑,幫助它恢復健康。
2.、消化器官病:
由于吃了不清潔的精飼料或飲水不衛生,引起拉痢,病鳥一般排白色漿狀稀糞,下腹部羽毛沾污。鳥兒患此病后,主食飼料只喂稗子,并轉放暖和的地方飼養,要一鳥一籠隔離,防止傳染。在飲水中滴入紅酒數滴。重者可使用藥物,在飲水中加痢特靈0.01%(每片研碎后加水1000毫升)。連飲3天即愈。
3.、寄生蟲病:
虎皮鸚鵡身上的羽虱很多,必須注意消滅。除虱的辦法可用獸用消滅清粉或用神奇藥筆涂抹。此外,虎皮鸚鵡還受吸血蟲的危害。巢箱往往是產生吸血蟲的大本營。每次孵窩完畢,要馬上用開水燙一遍巢箱,再在箱內涂上對鳥無害的殺蟲藥BGP水溶液,保持清潔干燥,預防寄生蟲
幼雛?。?鸚鵡幼雛病主要危害2—4周齡雛鸚鵡。鸚鵡幼雛病傳播迅速,死亡率極高。鸚鵡幼雛病的流行無明顯的季節性。鸚鵡幼雛病臨床主要表現為背部及腹部絨羽生長不良;嗉囊空虛,腹部腫脹,俗稱“小嗉子,大肚子”;皮膚變紅。鸚鵡幼雛病最早發現于80年代初的美國佐治亞州和德克薩斯州,最初多發于虎皮鸚鵡,現可感染多種鸚鵡。鸚鵡幼雛病的治療:鸚鵡幼雛病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應注意降低飼養密度,嚴格檢疫制度,防止引入病原。種鳥可試用疫苗進行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