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王蛇的毒性特征及制取方式
我們知道大多數(shù)的蛇都是有毒的,眼鏡王蛇又是蛇中毒霸,毒性超級強,那眼鏡王蛇的毒性特征是什么及蛇毒如何制取?
![眼鏡王蛇的毒性特征及制取方式](/d/cwbk/20220508/3cnerlfqwe458.webp)
眼鏡王蛇
毒性特征
眼鏡王蛇的毒液里主要含有神經毒素,另也包含了心臟毒素。 毒素由多肽及蛋白質所組成。
在攻擊時,蛇毒注入受害者體內后,毒素會迅速襲擊被咬者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導致劇痛,視力障礙、暈眩、嗜睡及麻痹等癥狀;傷者會因心臟血管系統(tǒng)崩潰而進入休克狀態(tài);最后會因呼吸衰竭、心跳減弱而死亡。臨床個案顯示,被咬者也有機會出現(xiàn)腎衰竭的情況。
和別的毒蛇一樣,眼鏡王蛇毒液的毒性測試結果在不同的毒理學研究中都有不同,因為LD50數(shù)據(jù)會隨著不同的注射及研究方法而產生變化。實驗白鼠皮下注射的1.7mg/kg,靜脈注射的1.31mg/kg及腹腔注射的1.644mg/kg為較常被引用的數(shù)據(jù)。[8] 另一個研究則在五只東南亞野生眼鏡王蛇身上得出1.93mg/kg(皮下注射)的結果,也有研究顯示,中國眼鏡王蛇的毒性為0.34mg/kg(肌肉注射)。 不同地區(qū)的個體的毒性也可能略有不同。
眼鏡王蛇的一咬可以迅速致命。它平均能注入200—500毫克的毒液,最大的毒液分泌量甚至能達7ml。被咬者往往需要大量的抗毒血清來對抗蛇毒,阻止毒素進一步破壞身體機能。更有指眼鏡王蛇一口所能注入的毒液能于3小時內殺死一頭成年的亞洲象。被咬傷后的死亡率以及死亡的速度受很多因素影響,如毒蛇所注入的毒液量、被咬位置、傷者的健康狀況等。另外,由不同地區(qū)組織所作出的調查也可能會給予不同的答案。例如,雖有一網頁報告提到,眼鏡王蛇通常都只注入不足以致命的毒液分量, 但另一個由南印度醫(yī)院所發(fā)表的蛇咬個案報告則顯示,有三分之二被眼鏡王蛇咬傷的病人都被注入了大量毒液,屬于“危殆”級別。根據(jù)阿德雷得大學臨床毒理學部門的說法,被眼鏡王蛇咬傷后的致死率大約為60%。 眼鏡王蛇蛇咬能迅速致人于死地,傷者可在30分鐘內死亡。
有兩種抗蛇毒血清用於對抗眼鏡王蛇的毒素,國際紅十學會組織于泰國生產其一;中央研究所于印度生產其二,但二者的產量都不算高。
新加坡有科學家發(fā)現(xiàn)眼鏡王蛇的神經毒素具有一定的醫(yī)藥價值。
蛇毒取制
操作時須兩人搭檔;1個人用手抓住眼鏡王蛇的頭部,另1個人用竹筷或33cm左右長的玻璃棒塞入蛇口里,下面用小碗接著,蛇撕咬時,毒液便從牙管中射出來,用此法逐條取毒。然后將毒液放到離心機轉3-5分鐘,再進行干燥,即為蛇毒(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