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狗狗去寵物醫院看病 需要給獸醫提供這9大信息
狗狗的基本信息
病例本、疫苗本等,有的就帶著,以及一些基本信息,比如年齡、病史、日常飲食習慣、是否做過絕育等。
狗狗病癥什么時候開始的
如果是剛出現異常就來問診,很可能只要做基礎的免疫鞏固或藥物輔助就ok了;若是拖了很久才來就醫的,那醫生就要考慮在化驗結果的基礎上提高治療強度了。
狗狗最近的異常舉動
比如狗狗的精神狀態,是否尿頻、少尿、無尿,尿的顏色及腸胃消化吸收如何,是否舔生殖器、鳴叫、弓腰、不愿走動,是否絕食、嘔吐、軟便或拉稀等。
狗狗吃的什么
診療皮膚異常時,除化驗真菌、寄生蟲等常見病因外,食物也會被獸醫考慮的,因過敏也會造成皮膚瘙癢等。家長應對自家狗糧的成分有一定的了解,特別是主要動物成分,有些狗狗對特定的物品是過敏的。
此外,狗狗最近是否換糧?通過食用不同狗糧前后的表現,獸醫可判斷出狗的消化特點、對食物的要求及可能會過敏的食物成分。此外,使用同品牌狗糧的其他寵物的健康問題也可作為醫生診斷的依據。
狗狗的免疫與驅蟲情況
基礎免疫和鞏固免疫是幫助狗狗遠離常見疾病的防火墻,也是保護家庭成員及其他人的第一道保險,所以是否驅蟲及使用什么驅蟲藥也有助于醫生對病情進行判斷。
家中是否還有其他狗狗
如果是傳染病,獸醫一般會建議對家中其他寵物立刻進行隔離,或用相關用具消毒;如果有人寵共患疾病的征兆,建議家中其他成員要做好預防和消毒。
狗狗的洗澡頻率
洗澡過頻或過少都可能引發健康問題,破壞體表的正常環境。自主給寵物洗澡,很難保證濕了的被毛能及時充分被吹干,使用非寵物專用的沐浴產品對皮膚刺激大,容易引起皮膚問題。
狗狗的運動量
運動量的大小和頻率是判斷狗狗運動是否充分的根據。運動不充分對運動需求旺盛的狗來說是致病因素,如果運動量無法達到需求,那狗會出現一系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異常行為,所以,狗狗在運動過程中的表現也是診斷的參考之一。
狗狗的就醫情況
如果涉及到轉院或換醫生,那么狗狗已經接受過其它治療,且治療效果令人不滿意,之前的治療方案和化驗結果可作為參考。假如前后兩家醫院對病情的診斷一致,那說明醫生和主人一定忽略了某些細節,而這恰恰就是治療突破的關鍵!
最后,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拍照片錄視頻 拍照片錄視頻 拍照片錄視頻!!!
狗狗的各種表現不是“你認為”的,大便不是你說稀就稀,咳嗽不是你認為咳就咳,具體什么表現,一定要第一時間拍照片錄視頻,這樣才有助于醫生正確的判斷!
帶狗狗去寵物醫院的注意事項
1.讓狗狗熟悉的人帶它去寵物醫院,控制它的情緒,消除恐懼心理;
2.提供的資料盡量詳盡、并注意時間順序;
3.帶上病歷和免疫記錄、動物的新鮮糞便、尿液等可能用于疾病分析的樣品;
4.給狗帶上項圈,如果不能自己行動,為它準備航空箱;
5.平時就與寵物醫院和醫生建立聯系,認準打針技術好的大夫;
6.如需手術、輸液或留院觀察等,帶上墊子、日用品(舊報紙或狗便便袋);
7.認真向獸醫咨詢,弄懂藥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嚴格按醫囑喂藥,并及時復診;
8.從醫院回來,籠子要消毒,主人也要洗手;
9.不要和其他寵友約著一起去醫院,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