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怎么養
幼犬出生后的前兩周是在吃和睡中度過的,因初生幼犬眼閉、耳閉。飼養的關鍵是讓其盡快吃到母犬的初乳,吃乳前應漬洗、消毒乳頭,最好是能固定乳頭。它們的能量全由母體奶供給,在這一時期般不需額外的補充食物。如果母犬不能產生足夠的乳汁,如窩產仔數太多或母犬死亡等則必須人工飼養。最好是給幼犬找到養母。失去母親的幼犬在生命的兩個方面有所要求,即適宜的環境和營養物質。在管理上應防止母犬壓著幼犬。
對于幼犬來說以下兩個問題應考慮:環境溫度及刺激排尿排糞。
初生幼犬由于被毛稀少,皮下脂肪少,加之體溫調節機能還不穩定因此對幼犬(特別是冬天)保溫顯得非常重要。為保持理想的環境溫度,可用保溫箱控制在30°℃左右,也可在適當隔離的圈內使用加熱墊、紅外線燈或取暖器來提高環境溫度。
在飼喂完幼犬后,主人要用手指模仿母犬用舌舔幼犬的肛門一生殖區的動作,按摩這一區域,以剌激幼犬反射性地排尿、排糞,或用一塊潮濕的棉絨放在肛門生殖區,或將潮濕的食指沿腹壁滑動,也可收到同樣的效果。到16~21天的幼犬就不用刺激而能自主排尿、排糞了。
從28天起幼犬能完全控制體溫并開始探究周圍環境,且更貝有自主性。這時幼犬生長迅速,數天內體重就可達到出生時的兩倍,因此幼犬需要吃食大量的母乳或母乳代用品(應根據消化情況進行適當控制)。代用品必須含有母乳的各種營養成分。
前已述及牛奶、山羊奶不能直接作幼犬的母乳代用品,因為從上表看出這幾種乳汁中的蛋白質、脂肪和鈣的水平太低。貓乳汁中的乳糖和鈣對幼犬不適宜,故也不能作代乳品。現在市售的許多幼犬代乳品都是在牛奶的基礎上調整后制成的,更適合幼犬的需要。可用小注射器或幼犬專用奶瓶給幼犬喂代乳品。干奶制品應加溫開水調成液狀溫熱(38°℃)后飼喂。
喂奶時動作宜輕柔綬慢,切勿強行灌入。用小奶瓶喂奶時,奶頭上的小孔應稍擴大些,這樣乳汁流量加大,才不致于吸入空氣。一旦幼犬開始探究周圍環境,就要喂給髙能量的食物,開始時可以與代乳品混合,以后可單獨供給。
在幼犬斷奶之初(生后4周),母犬的乳汁是幼犬的主要營養來源。同時幼犬的消化系統也開始逐漸適應其他新的營養物質。此期內應引導幼犬吃些軟、濕食物,甚至吃些用溫熱肉湯或溫開水浸泡的小粒食物。適口性好、高能量、高營養的食物最適合于斷奶幼犬。到68周齡幼犬完全斷奶后即與母犬分開,進入生長階段,此期內最好每天喂四次,而不讓它們自由采食。
幼犬階段在管理上還應注意多曬太陽特別是冬天,每天進行2~3次日光浴,同時讓其運動,梳理被毛,促進皮膚血液循環,更快長毛,増強皮膚抵抗力。如果洗澡,洗后一定要用干毛巾擦干被毛,再用電吹風吹干。
德牧幼犬因為胃很小,所以要掌握少食多餐的原則。在德國牧羊犬斷奶初期應該一天喂食四次以上。到了六個月左右時,則一天應該保證喂食三次。隨著年齡增大才逐步降為每天喂食兩次。
每次喂食要掌握好分量,不能讓小狗吃過量。盡量不要喂給小狗吃一些人吃的東西,小狗對于吃的要求很單純,而且狼吞虎咽,來者不拒。小狗習慣吃一些人吃的東西后,會對人所吃的東西產生依賴性。因為人吃的東西中的營養與幼犬的營養需求不一樣,結果會造成幼犬營養吸收不均衡,影響小狗發育。
除了食物上的照顧外,德牧幼犬的飼養還應該注意它的環境,在天氣好的時候,帶狗狗在院子里活動一下,不要出門去,除非狗狗已經把疫苗什么的都打齊全了。它的狗窩要保持干凈衛生,經常曬曬太陽,紫外線可以殺毒。
疫苗驅蟲工作:
出生滿28天:驅體內寄生蟲驅蟲第一次。
出生滿30天:二聯苗第一劑。
出生滿50天:六聯苗第二劑。
出生滿58天:體內寄生蟲驅蟲第二次。
出生滿70天:六聯苗第三劑。
出生滿88天:體內寄生蟲驅蟲第二次。
注射狂犬疫苗,要到正規醫院,在幼犬回家至4個月之內,不可以帶幼犬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