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家的小狗咬到腳趾頭|小狗老是咬腳趾頭
如果你和Dr.X一樣喜歡貓貓狗狗,那么或許你曾經關注過這樣一些新聞:
“一位女士被送進醫院,手腳冰涼,皮膚和臉色發紫。幾周前,她的腳趾被熱水燙傷,在與自己的狗狗玩耍時被狗狗舔到傷口,由于沒有異樣她并沒有在意...”
“一位孤寡老婦人與自己的寵物相依為命,這看起來是一個甜蜜又幸福的故事,然而老婦人患上了十分嚴重的膿毒癥,醫生會診的結果顯示,她的寵物犬可能是此病的源頭...”
這些新聞的開頭,總是會以渲染性的語言來「警示」你,并試圖告訴你你家的寵物很危險,甚至會「奪去」你的生命。這些新聞的真實性,就不一一求證了,雖然有夸大言辭的嫌疑,但Dr.X還是想說一個真實的案例,并通過此來告訴你與寵物接觸真的要「適度」。
2019年,在《歐洲內科病例醫學雜志》10刊上,刊發了一則案例并指出:在貓狗等寵物的唾液中,存在著一種名為「犬咬二氧化碳嗜纖維菌」(capnocytophaga canimorsus,簡稱CC菌)的特殊細菌,一般會經過貓狗的舔舐、抓撓等行為感染人類。一旦人類感染,致殘、致死率非常高。
案例中,63歲的男子家中養了一只狗狗,由于十分愛狗,該男子經常會與狗狗追逐打鬧,甚至互相舔臉。
直到有一天,「舔狗」舔出了事。他先是出現發燒、渾身無力等癥狀,直到高燒41℃,該男子還誤以為自己是得了流感,并自行服藥。
不久后,癥狀加重,并伴隨著呼吸困難,手部出現暴發性紫癜,局部皮膚壞死、腐爛等癥狀。
在被送進醫院后,病情已十分嚴重,隨即轉入重癥監護室。4天后,其腿部開始腫脹,腎臟、肝臟等多臟器陸續失能,并多次出現心臟驟停等危險癥狀。
在搶救后,該男子暫時脫離危險,但隨后更加危險的情況發生了。他的肺部開始出現真菌感染,手指和腳趾等部位開始出現壞疽。由于全身多處臟器已經衰竭,加上患者本身十分痛苦,家人最終決定放棄一切治療,讓他安心離去。
奪去該男子性命的,正是前面我們說到的CC菌。而這,并不是CC菌造成的唯一一起悲劇。
2018年6月,美國男子Greg Manteufel在與狗狗「親密互動」后,出現高燒、嘔吐、腹瀉等癥狀。在歷經7次手術后,被迫截掉四肢。后經醫生診斷,Greg Manteufel是感染了一種名為犬咬二氧化碳嗜細胞菌(capnocytophaga canimorsus)的細菌性病原體。
犬咬二氧化碳嗜細胞菌到底是種什么樣的細菌?是不是真的像媒體報道的那樣可怕?
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研究顯示,犬咬二氧化碳嗜細胞菌是一種存在于大多數健康貓狗唾液中的細菌。而日本2014年的一項研究則顯示,高達74%的狗與57%的貓都帶有這種細菌。
有記錄以來,因犬咬二氧化碳嗜細胞菌感染的病例有484例,一般在CC菌感染后可能會導致敗血癥、腦膜炎、骨髓炎、心內膜炎、化膿性關節炎與擴散性血管內凝血等。
是不是后背一涼?不要急著驚慌!研究證實,該細菌通常情況下對人類無害,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會變成敗血癥并致殘致死。而致殘致死的概率有多小呢?威斯康星醫學院的傳染病學專家Price博士就曾指出,CC菌感染的致死率比死于車禍的幾率還小。
迄今為止,人們發現的二氧化碳嗜纖維菌并非只有這一種,這個龐大的家族還包括:
● 犬咬二氧化碳嗜纖維菌 C.canimorsus
● 狗咬二氧化碳嗜纖維菌 C.cynodegmi(真沒打錯字,真的就是這個名)
● 黃褐二氧化碳嗜纖維菌 C.ochracea
● 牙齦二氧化碳嗜纖維菌 C.gingivalis
● 生痰二氧化碳嗜纖維菌 C.sputigena
● 溶血二氧化碳嗜纖維菌 C.haemolytica
● 顆粒二氧化碳嗜纖維菌 C.granulosa
● leadbetteri二氧化碳嗜纖維菌 C. leadbetteri
● 基因型AHN8471 C.genospecies AHN8471
這些二氧化碳嗜纖維菌中,只有CC菌和狗咬菌只會存在于動物口腔中,而下面的幾種還會存在于健康人的口腔中。也就是說,二氧化碳嗜纖維菌并不是罕見的可怕細菌。
在正常情況下,患者感染后的一周內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癥狀,包括類似流感癥狀和敗血癥等。最初期的癥狀包括發燒、嘔吐、惡心和全身酸痛。
在感染中期,癥狀會加重,并出現局部蜂窩性組織炎、淋巴管炎。由于CC菌的感染癥狀初期和流感十分相似,所以在臨床上很容易出現誤診或者是診斷延遲等情況,這也是CC菌致死、致殘率高的原因之一。
在感染CC菌后會帶來這么可怕的后果,那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不能再養寵物了?
答案是否定的!
你想想,人類口中也存在著諸多細菌,那是不是父母親吻孩子后也會讓孩子感染細菌?肯定不是!
荷蘭的一項研究數據顯示,每150萬人中,感染CC菌的僅僅為1人。而從有記錄以來感染CC菌的確診病例為484例中我們也能看出來,這與養寵物的人數相比,也是極小概率事件。
另外,人類之所以會被感染,是因為人類的細菌生態系統與寵物的細菌生態系統有著很大的差異,這就意味著寵物口腔中的多數細菌都很難被人類的免疫系統攔截。
CC菌易感還有幾個重要因素:
在分析484例確診病例后,我們發現多數患者都曾接受過脾臟切除手術。脾臟作為重要的免疫器官,在脾臟功能缺失后,這些患者的免疫力自然大打折扣。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皮膚出現創傷后,在傷口被貓狗舔舐后也極其容易感染CC菌。因為皮膚作為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在皮膚出現創傷后就等于人體免疫系統出現漏洞。另外,有著不良生活習慣,如酗酒、長期吸煙等,也比較容易被CC菌感染。
你身體健康,也沒有不良生活習慣,是不是就能和寵物親密接觸了?可以是可以,但請適度
在生活中,有不少人喜歡把手給狗狗舔,或者與貓狗等寵物臉對臉近距離接觸,并認為這是自己愛寵物的表現。愛寵物歸愛寵物,但請別忘了愛自己!這種近距離親密接觸,并不能帶來任何好處,只會增加被病菌感染的風險,親密接觸要適度。
看完這些,你也不必緊張,更不能因此而疏遠甚至是遺棄自己的寵物。因為Dr.X在寫下這篇文章時的初衷是希望人們能夠加深對這些常識的認知,而不是制造恐慌。
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發展的高峰期,網上就曾有自媒體宣稱「寵物可能攜帶新冠病毒」,造成一夜間無數寵物慘死,這是一場悲劇,而那些盲目帶節奏的自媒體是這場「屠殺」的劊子手。
在發現任何問題后,我們務必理智面對并解決。在面對CC菌時,我們也需要做到客觀理性,一般在做好以下措施后基本都不會有感染風險。
1. 在與寵物親密接觸時,盡量避免鼻腔、口腔、咽部黏膜等部位的接觸。
2. 定期對寵物進行必要的預防接種,并做好健康檢查,遠離一切可能出現的傳染病感染源。
3. 注意日常衛生清潔和消毒,在與寵物親密接觸后做好寵物和自身的清潔與消毒工作。
4. 對寵物也要定期清潔衛生,很多家庭會定期給寵物洗澡,這是很好的辦法。
5. 身體上有傷口時,就最好不要再與寵物玩耍了。
6. 嬰兒、老人等免疫力低群體,更加要注意與寵物的接觸距離。
Dr.X說
自身免疫力弱,或者是你懶得搞衛生,那就別養寵物了,畢竟這個鍋寵物背不起。如果你身體健康,能夠保證衛生清潔,能夠對自己和寵物負責,那就放心大膽地去擼貓擼狗吧!
-Dr.X-
一個醫學博士、外科醫生和三娃奶爸,
帶給你有態度、有溫度的健康干貨和育兒錦囊~
關注我,每天多一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