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結核肺炎|肺炎支原體和結核有沒有關系
狗狗結核肺炎,醫生建議住院治療。可是小伙子不愿意,堅持回家養病。他說自己是農村人,家里沒錢,也沒有親戚朋友可以借錢給他治病。他的父母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他不想拖累家人。”王女士說,小伙子的情況特殊,她希望通過媒體的力量,幫助他渡過難關。“我們也是聽說這個事事情,所以才聯系上他的。”王女士說。隨后,民警將小伙子送回家,并叮囑他以后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獨自外出。
肺結核和肺炎CT的顯示區別,主要是影像學的表現有所不同。肺結核CT顯示,最常見的是在肺門處有腫大淋巴結以及周圍軟組織的結核病灶,可出現結核球等,肺炎CT表現主要出現中、下野,可出現均勻的、高密度的、比較清晰的陰影。大多數肺炎治愈以后,CT顯示不會遺留有肺部的纖維化病灶,可以完全恢復正常。
一:結核肺炎癥狀有哪些
1)有肺結核密切接觸史,或容易誘發或并發肺結核的病史,過去曾患過結核性胸膜炎、頸淋巴結核或肛瘺者。
典型肺結核起病緩慢,病程較長,有低熱、倦怠、食欲不振、咳嗽及少量咯血。但多數患者病灶輕微,無顯著癥狀,經X線健康檢查時偶被發現。亦有以空然咯血才被確診,追溯其病史可有輕微的全身癥狀。少數患者因突然起病及突出的毒性癥狀與呼吸道癥狀,而經X線檢查確認為急性粟粒型肺結核或干酪樣肺炎。老年肺結核患者,易被長年慢性支氣管炎的癥狀所掩蓋。偶見未被發現的重癥肺結核,因繼發感染而有高熱,甚至已發展至敗血癥或呼吸衰竭才去就醫。鑒于肺結核的臨床表現常呈多樣化,在結核病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發病率低的地區,醫務人員在日常診療工作中尤應認識其不典型表現。
浸潤型肺結核多為成年患者,起病緩慢,早期及病灶較小者,往往無明顯癥狀及體征。常由健康檢查或因其他原因作胸部X線檢查而發現。臨床癥狀視其病灶范圍及人體反應性而定。病灶部位在鎖骨上下,X線顯示為片狀、絮狀陰影,邊緣模糊。當人體處于過敏狀態,且有大量結核菌進入肺部時,病灶干酪樣壞死、液化,進而形成空洞及病灶的支氣管播散。浸潤型肺結核伴大片干酪樣壞死灶時,常呈急性進展,出現嚴重毒性癥狀,臨床上稱為干酪樣(或結核性)肺炎。干酪樣壞死灶部分消散后,周圍形成纖維包膜;或空洞的引流支氣管阻塞,空洞內干酪物難以排出,凝成球形病灶,稱結核球。
二:肺炎和結核的影像區別
重點
- 掌握肺結核分型、各型結核的影像表現特點。
- 熟悉各種影像檢查方法在結核診斷中的作用;結核與炎癥、慢性肺炎及肺癌的鑒別診斷。
- 了解不常見結核的特點。
1、影像檢查在結核防治過程中的作用:
1) X線檢查做為普查手段發現病變。
2) 確定診斷、明確類型、幫助臨床分期。
3) 觀察動態變化、判定療效。
4) CT對平片不能發現的病灶、診斷分期困難的病變以及在與周邊型肺癌的鑒別方面有獨到的作用。
2、病理改變及演變
1) 基本病理改變:滲出性病變;增殖性病變;變質性病變
2) 病理演變:
(1) 干酪樣壞死:滲出→凝固性壞死
(2) 液化和空洞形成:液化壞死→空洞。
(3) 結核的愈合:消散 纖維化 鈣化
3、臨床表現
1) 可無任何臨床癥狀
2) 局部癥狀:咳嗽、胸痛、咯血。
3) 全身中毒癥狀:發熱、乏力、食欲減退、消瘦及盜汗。
4) 伴隨肺外癥狀:相應部位臨床表現。
5) 在肺結核的診斷方面應重視與結核病人的接觸史。
6) 痰中找到結核菌或痰培養陽性及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發現結核性病變是診斷肺結核可靠的根據。
7) 結核菌素反應陽性對于小兒肺結核診斷有價值。
8) 易感人群:對結核菌無免疫力;有些活動性肺結核與糖尿病有關系,因此詢問有關糖尿病史有助于肺結核的診斷
4、臨床分期
1)進展期:新發現活動性病變;病變較前增大增多;新出現空洞或空洞增大;痰內結核菌陽性。以上任意一項都屬進展期。
2)好轉期:病變較前縮小;空洞閉合或縮小;痰菌轉陰連續3個月,每月至少一次涂片或集菌法檢查。
3)穩定期:病變無活動,空洞閉合,痰菌連續6個月以上陰性;空洞仍存在,痰菌連續陰性一年以上。屬于臨床治愈。再2年,連續陰性,則為臨床痊愈。
5、臨床分型
6、影像表現:
1) 原發型肺結核:
(1) 原發綜合征:肺野內圓形或片狀模糊影,多位于上葉下部或下葉上部;肺內原內發灶、結核性淋巴管炎、縱隔淋巴結形成啞鈴狀。
(2) 胸內淋巴結結核:縱隔及肺門淋巴結增大,右側氣管旁淋巴結增大多見。
2) 血行播散型肺結核:
(1) 急性粟粒型肺結核 “三均勻”——大小、密度、分布
(2) 亞急性或慢性肺結核: “三不均勻”
3) 繼發型肺結核:浸潤性肺結核;空洞;結核球;干酪樣肺炎
(1) 浸潤型肺結核:多發生于兩肺尖及鎖骨上下區、下葉背段可見斑片或云絮樣糊影,肺內可見播散灶
(2) 結核空洞性病變:肺野內規則或不規則空洞,周圍可見索條、新舊不一播散灶纖維化可造成肺門移位
(3) 結核球:上葉尖后段、下葉背段,多為2—3cm,密度較均、內可見鈣化,周邊可見衛星灶,內部壞死引流形成空洞
(4) 干酪性肺炎:肺葉、肺段分布為主的斑片影,密度不均,同側肺野或對側可見支氣管播散,需要與肺炎鑒別。
- 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一個肺野或兩個肺野;廣泛的纖維索條;病變同側或對側可見斑片狀及結節狀病灶;縱隔向患側移位;無病變區呈代償性肺氣腫;合并肺心病
4) 結核性胸膜炎:
(1) 結核性干性胸膜炎:
a) 無滲液:聽診可聞及胸膜摩擦音
b) 影像:胸部可無異常表現;患側膈肌運動受限;膈肋角變鈍
(2) 結核性滲出性胸膜炎
a) 游離性少量胸腔積液;
b) 中等量至大量胸腔積液;
c) 局限性積液:“肺底積液”、“胸壁包裹積液”、“葉間積液”。
d) 并發支氣管胸膜瘺時,出現液氣胸及包裹性液氣胸。
e) 晚期出現胸膜肥厚、粘連、鈣化。
7、不常見肺結核的影像表現
1) 直徑大于4cm以上的結核瘤:
(1) 多灶融合可有分葉(40%);胸膜粘連帶(18%)、“衛星灶”、“病灶內部密度”——不均、鈣化。
(2) CT、HRCT對診斷及鑒別診斷有幫助。
(3) 需與肺癌鑒別:>4cm周邊癌常見;
(4) 衛星灶、內部鈣化、溶解區;發生在上葉尖后段、下葉背段也有一定參考意義
2) 肺段、肺葉陰影:
(1) 見于上葉尖后段、下葉背段,右中葉及左舌葉;多無支氣管狹窄或梗阻。
(2) 肺葉、肺段體積縮小,密度多不均;病變內可見空洞、支擴有助于診斷;肺門多無淋巴結腫大。
3) 與中央型肺癌或慢性肺炎鑒別
4) 特殊形態的空洞:薄壁空洞內有液平面;空洞內有球形內容物;較大厚壁空洞:無典型癌性空洞的壁結節
5) 兩肺多發大小不等片狀陰影
6) 結合臨床病史及實驗室資料、痰檢結核菌。
7) 縱隔、肺門淋巴結增大
8) 支氣管內膜結核
9) 老年人肺結核:表現不典型—斑片影、肺葉肺段影、縱隔或肺門腫塊。癥狀不典型、部分與糖尿病相關。
8、鑒別診斷:
結核球與周圍型肺癌鑒別↓
肺結核與中央型肺癌、慢性炎癥鑒別↓
呈粟粒或結節狀陰影的肺結核、肺腫瘤及炎癥鑒別診斷↓
小結
- 好發部位、炎性特點(增殖為主、纖維化、鈣化)
- 球形病灶:衛星灶、空洞、鈣化特征。
- 鑒別診斷困難時一定結合臨床病史、痰檢、支氣管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