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囊尾蚴病癥狀,感染囊尾蚴多久有癥狀
狗狗囊尾蚴病癥狀,主人應及時帶狗狗去醫院進行治療。如果狗狗出現下面幾種癥狀,說明狗狗患上了囊尾炎。一起來看看吧。1、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不振振,嘔吐腹瀉,嚴重時還會出現脫水癥狀。2、眼睛腫脹,流淚,鼻子發紅,耳朵發癢,流鼻涕,打噴嚏,咳嗽。3、皮膚瘙癢,有紅腫現象。如果孩子出現這些癥狀,家長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不要耽誤病情。
一:囊尾蚴病的癥狀
豬囊尾蚴病是由絳蟲幼蟲寄生于肌肉組織引起的疾病。(1)癥狀豬囊尾蚴病一般癥狀不明顯,只有嚴重侵襲某些重要器官和組織要害之后,才能見到癥狀,如消瘦、貧血、水腫、間或衰竭、前肢僵硬、聲音嘶啞、沉濁的短咳和呼吸困難及發育不良,甚至死亡。若囊蟲寄生于眼部,往往發生眼球變位、視力模糊甚至失明等。寄生在大腦時引起中樞神經紊亂和急性腦炎,甚至發生突然死亡。
(2)防治防治豬囊尾蚴病必須獸醫、人醫和食品衛生部門緊密配合,加強宣傳,開展群眾性的防治工作。患有絳蟲病的病人,是傳播豬囊蟲病的惟一來源,應搞好人的普查。對于確診為有絳蟲的,應立即用氯硝柳胺、硫雙二氯酚、檳榔南瓜子合劑和仙鶴草根沫等驅蟲藥物進行治療。驅出的絳蟲要深埋,防止病原擴散。
改善飼養管理,注意公共衛生,做到人有廁所豬有圈,豬圈要遠離廁所,防止豬吃到人糞中蟲卵或孕節。人糞應進行生物熱處理后再作肥料使用。
加強肉品衛生檢驗,發現有囊蟲寄生的豬肉要按規定處理。
二:羊囊尾蚴癥狀
羊痘病(Qrf)是羊感染一種病毒后,皮膚上發生化膿性炎癥,再傳染給人,使人發生羊痘。潛伏期5~6天,初起為紅色或紫紅色的小丘疹、質地堅硬,以后擴大成為頂端扁平的水皰、能發展成出血性大皰或膿皰,中央可有臍凹,大小為3~5cm。在24~48小時內皰破表面覆蓋厚的淡褐色焦痂,痂四周有較特殊的灰白色或紫紅色暈,其外再繞以紅暈,以后變成乳頭瘤樣結節。最后變平、干燥、結痂而自愈。病程一般為3周,也可長達5~6周,獲得永久性免疫。皮疹數目不多,為單個或數個,好發于手指、前臂及面等暴露部位。除了局部有輕微腫痛外,無全身癥狀或僅有微熱,局部淋巴結腫大。有些人在發病后2周,于軀干部出現一過性斑丘疹,亦可在四肢伸側出現多形紅斑樣皮疹。
1.綿羊痘:病羊體溫升高達41~42℃,結膜眼瞼紅腫,呼吸和脈搏加快,鼻流出黏液,食欲喪失,弓背站立,經1~2天后出現痘疹,痘疹多見于皮膚無毛或少毛處,先出現紅斑,后變成丘疹再逐漸形成水皰,最后變成膿皰,膿皰破潰后,若無繼發感染逐漸干燥,形成痂皮,經2~3周痊愈。發生在舌和齒齦的痘疹往往形成潰瘍。有的羊咽喉、支氣管,肺臟和前胃或真胃黏膜上發生痘疹時,病羊因繼發細菌或病毒感染,而死于敗血癥。有的病羊見痘疹內出血,呈黑色痘:還有的病例痘疹發生化膿和壞疽,形成深層潰瘍,發出惡臭,常為惡性經過,病死率高達20%~50%以上。
2.山羊痘:病羊發熱,體溫升高達40~42℃,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或不食,在尾根、乳房、陰唇、尾內肛門的周圍、陰囊及四肢內側,均可發生痘疹,有時還出現在頭部、腹部及背部的毛叢中,痘疹大小不等,呈圓形紅色結節、丘疹,迅速形成水皰、膿皰及痂皮,經3~4周痂皮脫落。
(1)平時做好羊的飼養管理,圈要經常打掃,保持干燥清潔,抓好秋膘。冬春季節要適當補飼做好防寒過冬工作。
(2)在羊痘常發地區,每年定期預防注射,羊痘雞胚化弱毒疫苗,大小羊一律尾內或股內皮下注射0.5毫升,山羊皮下注射2毫升。
(3)當發生羊痘時,立即將病羊隔離,羊圈及管理用具等進行消毒。對尚未發病羊群,用羊痘雞胚化弱毒苗進行緊急注射。
(4)對病羊要加強飼養管理。
發病以后建議使用羊毒抗做治療,肌肉注射,用2次
一期梅毒的癥狀:男性多發生于陰莖的包皮、冠狀溝、龜頭或系帶上。同性戀男性常發生于肛門直腸部。女性好發生于大 小陰唇內側部位,也可發生于子宮頸等處。同時雙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但不痛。通過接吻感染者,硬下疳可發生于唇、下頜部和舌等部位,也可發生于眼瞼、手指和乳房等處,有時硬下疳未愈合前可同時伴發其他性病,如淋菌性皮炎。一期梅毒的硬下疳內有很多梅螺 旋體,常伴有局部淋巴結腫大。 二期梅毒的癥狀:可有發熱、疲倦、頭痛、喉痛、肌肉痛、關節痛、厭食等全身癥狀。半數以上患者有全身淋巴結腫大,偶有肝脾腫大。血像可有白細胞增多,貧血和血沉升高等。約70%的患者表現有皮疹,叫梅毒疹。梅毒疹可有多種不同表現,一般分布對稱廣泛,無癢感。 三期梅毒的癥狀:部、軀干和四肢,呈群集分布不對稱,無痛性,進展緩慢,逐漸發生潰瘍。潰瘍一般由中央開始緩慢愈合,遺留瘢痕。皮膚樹膠腫呈單個硬結,逐漸增大成浸潤塊,崩潰后形成潰瘍,病程中一些區域自愈遺留瘢痕形成。如口腔粘膜和鼻粘膜受累時,可導致鼻中隔和軟硬腭穿孔,骨骼損害主要有骨膜炎、骨樹膠腫等。
三:腦囊尾蚴病的三大癥狀是
鏈球菌易引發腦膜炎,說一下表現癥狀:會出現運動失調,盲目走動,轉圈,空嚼,磨牙,仰臥,后軀麻痹,側臥于地,四肢呈游泳狀劃動,這種屬于神經癥狀。
早期出現腦膜炎型的鏈球菌,前期用大量磺胺類藥物治療明顯,但要注意防止磺胺類藥物侵害肝臟,所以在使用磺胺類藥物治療的同時,飲水加入清肝利膽的中藥或西藥,以防肝腎負擔過重引起的不食尿黃等癥狀,并適當加入抗病毒藥物防止繼發感染。說一下其他表現癥狀:如果病豬表現為精神沉郁,體溫升高達43℃,稽留熱,食欲不振,眼結膜潮紅,流淚,鼻腔中流出漿液性或膿性分泌物,呼吸急促,間有咳嗽,頸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膚呈紫紅色,有出血點,出現跛行,病程稍長,多在1~3天內死亡;慢性型病例多由急性型轉變而來,病豬多為多發性關節炎,表現為關節腫脹,疼痛,高度跛行,甚至不能站立,嚴重的可癱瘓,病程可達2~3周,這種屬于敗血型;分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其中,最急性病例主要見于流行初期,發病急,病程短,往往不見任何異常癥狀豬就突然死亡;淋巴結膿腫型,該型是由豬鏈球菌經口、鼻及皮膚損傷感染而引起,多見于斷奶仔豬和育肥豬。主要表現為在頜下、咽部、耳下、頸部等部位的淋巴結化膿和形成膿腫,病程3~5周。
所以豬鏈球菌病,可分為豬敗血性鏈球菌病(即敗血型)、豬鏈球菌性腦膜炎(即腦膜炎型)、豬淋巴結膿腫(即淋巴結膿腫型)三種類型。腦炎屬于其中一種。
預防措施:接種疫苗為預防之策,但并不是百分百就能防控住。接種疫苗還要注意圈內通風,消毒保溫措施工作。病菌主要通過口鼻和皮膚破損感染,注意豬群咬架,一有出現立馬隔離。平日做好藥物預防工作,有個別出現此類癥狀的豬,最好隔離,整圈拌料廣譜抗菌藥物(青霉素類或多西環素或磺胺類藥物)預防。
治療措施:前期治療效果明顯,后期繼發感染嚴重治療無效。對于有膿腫情況,在膿腫變大時可以切開排出膿液,用稀釋過的高錳酸鉀沖洗,涂上碘酊,注意消炎防止繼發感染。
對于關節炎型鏈球菌,前期可選用大劑量的青霉素類藥物治療,如氨芐青霉素、高含量的頭孢噻呋鈉、芐星青霉素、磺胺嘧啶、磺胺六甲(磺胺類藥物穿透力強,對鏈球菌有比較好的療效,但是對肝臟副作用比較大,因此在治療的同時需飲水或注射配用清肝利膽的藥物輔助)配合鎮定鎮痛藥物,注意防止繼發感染,早期治療有效。
對于慢性關節炎型,需要耐心治療,一邊防止繼發,一邊治療調理,一般慢性關節炎型形成期為2到4周,因此兩三天治療無明顯效果,需要長期調理,以防繼發感染。
豬鏈球菌病是由多種致病性豬鏈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病。豬鏈球菌是豬的一種常見重要病原體,也是人類動物源性腦膜炎的常見病因,可引起腦膜炎、敗血癥、心內膜炎、關節炎和肺炎,主要表現為發熱和嚴重的毒血癥狀。少部分患者發生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征,嚴重病例病情進展非常快,如果診斷、治療不及時,預后較差,病死率極高。
![](/d/cwbkimg/2023011003/mjxixdmsiwr.webp)
四:狗狗囊尾蚴蟲
![](/d/cwbkimg/2023011003/usc20w4gq2w.webp)
俗話說貼秋膘,秋季是催肥的季節,養羊一般選擇在秋季來臨之時做個完整的驅蟲。那么秋季該怎么驅蟲呢?有如下3點:
01
一、放牧羊群的驅蟲
放牧羊群,特別是大壩、河堤、水田放牧的羊群,的重點工作就是驅蟲,做好驅蟲就成功了一半,主要有四大寄生蟲需要注意:
放牧羊群
1
肝片吸蟲
急性肝片吸蟲感染的主要季節是夏末和秋季,主要表現是:體溫升高,偶爾腹瀉,通常3-5天死亡。慢性肝片吸蟲多發生在冬季和春季,表現為貧血、消瘦、下頜水腫,然后死亡。解剖可在肝臟橫切面發現童蟲。
治療:1、氯氰碘柳胺鈉,按照每公斤體重0.1-0.2ml,皮下或者肌肉注射。
2、 三氯苯達唑,按照每20斤一片口服。
3、保肝健胃,肝片吸蟲危害最嚴重的器官是肝臟和膽囊,對發病羊在驅蟲后使用疏肝健胃散拌料或者煎水飲用。
三氯苯達唑
2
前后盤吸蟲
前后盤吸蟲寄生于瘤胃、真胃、小腸和膽管壁上。主要表現為:出血性腸炎,頑固性拉稀,糞便粥樣、水樣、腥臭,消瘦、下頜水腫、高度貧血、血液稀薄。本病主要發生在夏秋季節,主要由于牛羊吃了含有前后盤吸蟲的囊蚴的水草而受到感染。
治療:由于前后盤吸蟲寄生于瘤胃,而瘤胃纖毛大大降低藥物對童蟲的作用,所以使得驅蟲工作比較艱難。
一般采取聯合用藥法,氯硝硫胺片+吡喹酮,或者氯硝硫胺片+三氯苯達唑+左旋咪唑同時用藥的方法。
3
絳蟲
幼年羊感染莫尼茨絳蟲多發生在夏、秋季節,貝氏莫尼茨絳蟲多在秋后發病。絳蟲寄生蟲腸道,主要癥狀是糞便變軟,消瘦、黏膜蒼白、貧血,糞球表面有黃白色的孕節片,形似米粒。
絳蟲孕節片
治療:氯硝硫胺片,按照每15斤體重一片,一次口服
吡喹酮,按照25-40mg每公斤體重,一次口服
第一次驅蟲后2-3周,最好進行第二次驅蟲。
4
血吸蟲
(1)焦蟲:表現為持續發燒、眼黃疸、小點狀出血、血尿,主要通過蜱蟲傳播,發病季節3-10月,治療用三氮瞇,5-7mg每公斤,稀釋成5%的水溶液深部肌肉注射。
蜱蟲
(2)血蟲,通過動物吃含有囊蚴的水草感染,可經過胎盤由母體感染胎兒,常表現為頜下水腫、腹下水腫、腸道粘膜有出血點、貧血。治療用吡喹酮,按每公斤體重20-30mg,一次口服。
三氮瞇
02
二、圈養羊群驅蟲
圈養羊群感染寄生的幾率少一些,主要驅線蟲、絳蟲,家里有狗的可以著重注意一下囊尾蚴。絳蟲可以從糞便中或者解剖腸道孕節片辨別,線蟲無需多說,屬于常規驅蟲,用伊維菌素、左旋咪唑交替使用。這里主要講講囊尾蚴(放牧羊群也需借鑒)和不同養殖模式的驅蟲:
1
囊尾蚴
囊尾蚴主要寄生于肝臟漿膜、網膜及腸系膜等,有的進入胸腔,寄生于肺部。癥狀為體溫升高,解剖后能發現透明的水袋。
治療:吡喹酮,按照50-70mg每公斤體重口服,可配合磺胺,呋塞米使用。
2
圈養育肥
圈養育肥時間短,廣譜驅蟲即可,選擇阿苯達唑伊維菌素粉是最方便、全面、快捷的驅蟲方式,主要針對線蟲、絳蟲,成本低,驅蟲方式簡便。
方法:阿苯達唑伊維菌素粉按照每100g用于2000斤羊的用量,連續拌料使用2天,10天后再用一次。
阿苯達唑伊維菌素粉
3
圈養繁殖
繁殖羊不能按照育肥羊那樣驅蟲,繁殖羊需要針對性驅蟲,就是咱們所說的驅干凈,因為繁殖種羊使用可達7-8年。主要驅線蟲、絳蟲。
若發現有其他寄生蟲,比如肝片吸蟲,有的養殖戶會在雨季從河堤、水壩等地割草喂羊,從而導致羊感染吸蟲類寄生蟲,一旦發現必須針對性用藥,驅蟲方法參考上方的放牧驅蟲用藥。
03
三、驅蟲后的后續工作
1
糞便堆積發酵處理
驅蟲后成熟的蟲體會排除大量的蟲卵隨糞便排出,蟲卵在糞便中通過羊的嘴巴、鼻子、皮膚二次感染羊體。糞便發酵有利于進一步殺死糞便中的蟲卵,避免二次感染。
2
羊圈消毒
羊圈消毒的作用也是進一步殺死蟲卵,蟲卵在環境中非常微小,肉眼不能發現,并且存活時間長。
3
保肝健胃
羊驅蟲后最后一次用藥后即可開始進行健胃,通常選擇山楂酵母粉拌料,或者選擇具有保肝護肝作用的疏肝健胃散拌料煮水飲用。驅蟲健胃不可分開,健胃后給羊增加營養,集中育肥幾個月就可出欄或者進行懷孕。
舒肝健胃散
要想羊長得壯,驅蟲是不可忽視的環節,不驅蟲寄生蟲就會搶奪大量的營養。在確保羊體內驅蟲后健胃增加營養事半功倍,不管是育肥效果還是繁殖羊懷孕都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