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牧羊犬的標準是什么
一、性格
幾個時間以來,中亞牧羊犬都和其他的犬一起工作,它們不需要牧民的指導,而是憑自己的智慧和本能來工作的。這些犬樂于為家庭獻身,它們希望得到人們的尊重。它們對陌生的狗和人都有警惕性。中亞是性格穩定、冷靜的犬,它們會隨著生活環境的不同而調節自己。當受到恐嚇的時候,它們立刻會嚴陣以待、且作出快捷的反應。中亞是成熟緩慢,它們需要廣泛的社會化訓練和耐心訓練。這一犬種是頑強的犬種,可以適應大范圍的天氣變化。
二、顏色
白色、黑色、灰色、稻草色、紅黃色、灰棕色、虎斑色、帶大塊色斑或斑點。
三、被毛
中亞為雙層被毛,外毛粗糙、長,底毛柔軟、纖細。嘴巴、前額和前腿的毛會短且光滑。中亞有兩種被毛長度。
長毛:外毛長2-3 英寸,耳朵、脖頸、后背和后腿、尾巴上有很好的裝飾毛。
短毛:外毛長度1-2英寸,沒有裝飾毛。
四、頭部
頭顱:頭蓋骨寬闊、結實、顴骨發達。面頰咬肌發達但不突出。頭枕骨平坦有突出的發達肌肉組織。
牙齒:寬闊的下顎給給剪狀、潔白、分布均勻、巨大的牙齒提供了排列的空間。牙齒為剪狀咬合且和下顎外部線條垂直。缺損的牙齒不應該視為錯誤,它們不應該計算在牙齒的評估項目里。水平的咬合可以接受但是不提倡。
鼻子:鼻子大、寬、黑色、全白色或淺黃褐色。個體的鼻子色素過淡是可以接受的。
眼睛:眼睛顏色深、橢圓形中等大小。它們排列整齊、分開距離大。眼緣必須黑色。
耳朵:耳朵可以為裁耳或自然耳。未裁的耳朵小、懸掛、三角形,耳根在眼睛水平線以下。
五、脖頸
脖子短且有力、大概和后背的位線呈35-40度角。脖子從后枕骨到肩部的長度,必須等于頭部的長度(從后枕骨到鼻尖)。脖子向頭部發展稍微漸細,在交界處比較渾圓。脖子的皮膚厚、非常發達。脖子周圍的皮下組織非常有彈性。后腿骨骼也非常發達,膝蓋和踝關節有適當的角度。踝關節強壯、寬、后坐程度大。它們垂直地面。當正常站立的時候,后腿適當分開,形成從臀部到地面的下降線,在踝關節點后面下降。
六、四肢
肩刃部長、肌肉飽滿、適度后坐,基本和上臂呈100度。從前面看,前腿筆直、相互平行、間距大。腿骨非常粗壯、根部圓。腿在身體下外觀穩固、結實。前腿的長度(從肘部到地面)必須稍長于肩高的一半。球節短、發達,從側面看,稍傾斜。
七、身體
中亞牧羊犬體長稍大于肩高。肋骨外長良好,肋鼓底部位面稍低于肘部。胸膛寬、深。后背背線從寬闊、肌肉飽滿、凸現的肩部向強壯、寬闊臀部筆直的下降。腹部短、寬、肌肉飽滿稍呈拱形。臀部寬闊、長、肌肉飽滿有少許坡度。腹部上收適度。皮膚厚有彈性。
八、尾巴
尾跟位置高,必須在靠近身體的位置截斷。自然尾尾根粗、向尖端發展漸細。當休息的時候、尾巴必須下垂至踝關節,尾巴下1/3必須上卷。當活動或興奮,尾巴上抬呈鐮刀形或在背上卷成環形。
九、步態
在小跑的時候、必須活動自如、步幅長度適當、不慌不忙。后背必須 保持水平、從前面看前腿和后腿在兩側平行移動。前腿和后腿彎曲自如。后背和腹部伸曲有彈性。奔跑速度增加的時候,腿間距縮短趨于直線活動,最后變成笨重的奔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