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有多大 ,蘇格蘭路易斯島有多大
蘇格蘭有多大,就有多大的野心。這個國家的首都格拉斯哥,是蘇格蘭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蘇格蘭最大的城市。在這里,人們可以看到一望無際際的草原,還有各種各樣的建筑,以及美麗的自然風光。格拉斯哥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有人居住在這里。到了現在,這里已經經成為了蘇格蘭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
一:蘇格蘭有多大面積和人口
蘇格蘭在不列顛島北部,北、西臨大西洋,東瀕北海,南為英格蘭和愛爾蘭海。南北長441公里,東西寬248公里。面積77169平方公里,約占大不列顛島面積的三分之一,若包括有人定居的島在內,面積為78772平方公里。北部高地有格蘭扁山脈,主峰本尼維斯山海拔1343米;中部低地,由克萊德河和泰河谷地組成;南部亦為高地。北海沿岸有狹窄的低平原。
近海海域有設得蘭、奧克尼和赫布里底三列群島和許多小島,西海岸多峽灣。氣候溫濕,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冬季較同緯度地區溫和,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泰河、克萊德河為主要河流。
蘇格蘭約有542.21萬人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8.84人。蘇格蘭人是性格粗獷,友好善良的人民,他們較好地保存了傳統文化,在民歌、音樂、服飾上至今還保留著自己的民族特點。風笛、格子裙、高爾夫和威士忌是蘇格蘭人的標志。
第一大城市格拉斯哥,約有60萬人口,是蘇格蘭的工業重鎮;第二大城市為愛丁堡,約有50萬人口,為蘇格蘭自治政府所在地,乃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二:蘇格蘭有多大面積
面積77169平方公里,約占大不列顛島面積的三分之一,若包括有人定居的島在內,面積為78772平方公里三:蘇格蘭有多大的自治權
蘇格蘭王國在公元843年完成統一后,曾是一個獨立國家。
但在1296年被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幾乎完全占領,持續的抵抗運動使得1314年班諾克本之戰后蘇格蘭重獲實際獨立,并在1328年與英格蘭簽署的“愛丁堡-北安普頓協議”中獲得承認。
1603年,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駕崩,其表侄孫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繼任成為英格蘭王詹姆斯一世。英蘇兩國共戴一主,但政府各自獨立運作。
1642至1651年爆發英國內戰,英格蘭一度廢除君主而成為共和制國家。期間蘇格蘭歸屬有波動。
1707年5月1日安妮女王聯合法案合并蘇格蘭和英格蘭議會,蘇格蘭和英格蘭放棄獨立地位,兩國共同簽署通過《聯合法案》,成為一個統一的大不列顛王國。
安妮女王
在過去三百多年以來,蘇格蘭要求獨立的呼聲未曾中斷。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蘇格蘭獨立運動開始萌芽。1934年,主張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成立。
英國政府始終不同意蘇格蘭獨立,但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其更多自治權。
1998年,英國政府作出妥協,公布法案確定恢復已消失接近三百年的蘇格蘭議會,這是1707年以來蘇格蘭人民自己首次通過民主方式選舉產生官員管理當地事務。
但這一切未能平息要求獨立的聲音。
蘇格蘭"分家"是在爭取現實利益。蘇格蘭和英國政府在石油利益存在沖突,蘇格蘭認為北海石油應該屬于自己。
位于蘇格蘭海域的北海油田,產量高油質好。以北海為主的英國大陸架油氣產區累計產量已經突破400億桶油當量,自上世紀80年代至今已為英國政府創收1600億英鎊。
得益于北海油田,英國一躍而成為歐洲第三大產油國和第四大天然氣生產國。預計北海油田剩下的可供開采的儲量仍有240億桶。
目前,北海油田的收入歸英國中央政府統收統分,這令蘇格蘭耿耿于懷。如果蘇格蘭獨立,蘇格蘭將獲得95%的油田和約60%的氣田。
2007年春天,正值蘇格蘭和英格蘭合并300年之際,呼吁"蘇格蘭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戰勝工黨,贏得蘇格蘭議會選舉,成為議會第一大黨。
2011年,“獨派”民族黨領袖、蘇格蘭首席部長亞歷克斯·薩爾蒙德作為推動獨立的靈魂人物,聲明要在2014年舉行全民公決。2012年,英國首相大衛·卡梅倫與薩爾蒙德簽署協議推行公投。
薩爾蒙德
2012年1月9日,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召開內閣會議前指出,雖然他本人反對英國分裂,但為了避免蘇格蘭的地位不明確影響英國的經濟,所以卡梅倫將在2014年前舉行蘇格蘭獨立公投。
此舉與蘇格蘭民族黨黨魁薩爾蒙德所主張的完全不同,薩爾蒙德主張將在2016年前舉行獨立公投。對于何時應該舉行蘇格蘭獨立公投,卡梅倫跟薩爾蒙德所主張的公投時間差異。
權謀論者視為卡梅倫舉行相關公投的目的,是趕在薩爾蒙德取得支持蘇格蘭獨立的足夠力量前先作解決。而且到時后的公投議題也不是蘇格蘭民族黨所希望的多重選項,而僅為“蘇格蘭是否應留在英國”單一選項而已。
2012年2月21日,傳媒大亨魯伯特·默多克發表微博“讓蘇格蘭出去競爭吧。這對大家都有好處。”表態支持蘇格蘭獨立,蘇格蘭首席部長(蘇格蘭政府首長)薩爾蒙德隨后對其言論表示贊賞。
默多克
2012年5月25日,蘇格蘭多個黨派在愛丁堡啟動“是的,蘇格蘭”獨立公投拉票活動,請求蘇格蘭公眾支持蘇格蘭在2014年獨立,脫離英國。但根據次日的民調顯示,只有33%的蘇格蘭人支持獨立。
2012年10月10日,英國首相卡梅倫說:“允許蘇格蘭人民公投,并非自己所愿”,蘇格蘭執政黨認為當局“在發展蘇格蘭問題上既不給錢,又不給權”。
2012年10月15日,英國首相卡梅倫和蘇格蘭首席大臣薩爾蒙德在蘇格蘭首府愛丁堡簽署了關于蘇格蘭進行獨立公投的最終協議,協議規定,蘇格蘭獨立公投在2014年舉行,投票公民的年齡必須16歲以上。
2014年9月7日,蘇格蘭獨立民調首度領先,支持獨立的比率達51%,而另外49%則希望統一,這是民調中第一次出現獨立派領先的數據。針對YouGov的民意結果,財政大臣奧斯本承諾在未來將會推出新的方案,賦予蘇格蘭政府更大的權力。
2014年9月10日,白金漢宮發表聲明,強調女王“超越政治”,無意影響蘇格蘭獨立公投結果,蘇格蘭首席部長薩爾蒙德也已對相關媒體報道做出回應。他說,一旦蘇格蘭獨立,女王將成為獨立的蘇格蘭的女王,她必將為此而感到“自豪”。一位發言人說:“君主的憲政中立地位是我們民主制度的既定原則,女王在位期間一直體現了這一原則。
2014年9月18日,自2012年啟動的蘇格蘭獨立公投開始投票,并宣布此次投票結束后在短時間內不會再度發動公投,除非發生極其特殊的情況。
2014年9月19日,獨立公投開票結果顯示,共有2,001,926名選民(占投票人數55.8%)對獨立選項說“不”,表示蘇格蘭不會脫離聯合王國,時任蘇格蘭首席部長薩爾蒙德在公投結果否決獨立后宣布辭職。
2016年,繼英國投票表決脫離歐盟后,傾向留在歐盟的蘇格蘭曾提出再次發起獨立公投。但2017年3月民調顯示,57%的蘇格蘭選民反對獨立。
2020年1月14日,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拒絕蘇格蘭要求于2020年舉行二次獨立公投的要求。對此蘇格蘭首席大臣妮古拉·斯特金表示對于此一預期中的結果,蘇格蘭政府將于一月份稍晚時回應,并采取下一步動作
四:蘇格蘭獨立的可能性有多大
英國曾經是世界上實力最強的殖民帝國,二戰以后,英國在全球的殖民體系逐步瓦解,但英國并不甘心完全放棄對殖民地的控制,因此通過各種手段在全世界埋雷。目前亞非拉地區很多邊界糾紛、種族矛盾、分裂勢力都與英國有關。
然而作惡太多,有些時候會反噬自身。蘇格蘭獨立運動,就是英國長期以來面對的一大難題。據英媒《星期日郵報》2日報道,英國內閣辦公室大臣邁克爾·戈夫稱,如果舉辦新的蘇格蘭獨立公投是民眾的意愿,英國政府不會阻撓。
在2014年的蘇格蘭獨立公投之后,英國首相以及其他高級官員紛紛表示不會允許第二次公投。現在戈夫以內閣辦公室大臣的身份再次提及此事,使得蘇格蘭獨立問題再次引發國際社會
不過戈夫也給蘇格蘭舉辦第二次獨立公投設定了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支持獨立公投的人數要足夠多。或許是上一次蘇格蘭公投獨立被否決給了英國某些官員信心,因此才會拿"允許公投"來撈取政治資本。但如果操作不好,英國這次很有可能再一次引火上身。
![](/d/cwbkimg/2023011002/zapxqslmy4n.webp)
在目前的國際條件下,蘇格蘭想通過戰爭或者其它激烈手段從聯合王國獨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此推動全民公投是蘇格蘭獨立運動最現實也最有效的方法。2014年,蘇格蘭舉行獨立公投,結果有55.8%的選民投了反對票。不過這同時也表示有超過4成的選民表示贊成。
蘇格蘭獨立運動并不像其他地區的獨立運動一樣屬于"少數派",而是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因此蘇格蘭方面推動第二次獨立公投的努力一直都沒有停止。與外界的普遍認知不同,聯合王國與蘇格蘭并不是上下級關系。蘇格蘭加入英國,更像是一次公司的兼并重組。
英國歷史悠久,但蘇格蘭地區直到工業革命前夕的1603年才通過政治上的姻親關系與英格蘭組成共主邦聯。在此后的300多年時間里,蘇格蘭始終保留自己的政府和司法系統,1999年還組建了自己的地方議會。如果按照西方國家在全世界散播的種族主義理論,蘇格蘭人與英國主體的英格蘭人并不是同一民族,他們只是剛好在地理上離得近而已。
英格蘭人是日耳曼人的分支,而蘇格蘭人則屬于凱爾特人的后裔。相比之下,蘇格蘭人在大不列顛島上定居的時間更長。雙方的地位平等,蘇格蘭人當然有表達自己獨立意愿的權力。除了這種歷史上的民族隔閡,蘇格蘭獨立情緒在近些年以來越來越高漲,還有一筆經濟賬。
1970年代以來,在蘇格蘭附近的北海地區相繼發現了高品質海上油田。北海油田產量高、油質好,對1970年代英國的經濟繁榮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自北海油田被發現以來,其收入的大部分都被英國中央政府拿走。
蘇格蘭人認為,獨立以后蘇格蘭能分得95%的油田和超過60%的氣田,一躍成為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之一。原本就是松散的邦聯關系,再加上巨大的利益驅使,使得蘇格蘭人的獨立傾向越來越明顯。
長期以來,英國都是全世界著名的麻煩制造機。僅就亞洲地區而言,英國人就制造了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仇恨,制造了馬來西亞內部馬來人與華人的矛盾,制造了緬甸中央政府與羅興亞人的矛盾,持續幾十年、殘害生靈無數的巴以矛盾最先也是英國人種下的禍根。
而在大英帝國解體之后,剩下的聯合王國國力大衰,虛弱的中央政府無法為蘇格蘭、北愛爾蘭提供足夠的利益和發展空間。英國這個禍害全世界幾百年的國家,終于要嘗到內部分裂的惡果了,全世界或將見證大國分裂。
數百年以來,英國以及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斷在全世界兜售所謂的"民族自決",不斷侵犯其他國家的主權,干涉其他國家的內部事務,充當了世界警察的角色。現在風水輪流轉,不但是英國境內的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美國內部的加利福利亞,加拿大的魁北克都出現了獨立訴求。
那么世界人民想說,請這些西方國家正視蘇格蘭、北愛爾蘭等地人民的合理訴求,并采取積極措施,保障他們的自由權利。這些長期在世界各地胡作非為的西方國家,必須要為自己那些不堪回首的黑歷史負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