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魚的入缸與管理
如果您的魚缸是新購買的魚缸,在養魚前須進行新缸處理。
目前魚缸基本分玻璃和有機玻璃。所謂新魚缸是指沒有養過魚的,在廠里造出后放置了一段時間的魚缸。現在競爭比較激烈,一般魚缸質量都會不錯。一個新魚缸首先要看它是否有油漬,最好把它先用餐巾紙擦掉,擦干凈后再加水,然后看看是否漏水。沒有的話,把水抽走。將所需的器材擺設放入,重新加滿水,再加入比例為100升水加100克鹽,然后啟動過濾泵,讓魚缸晾水幾天。在放魚入缸的前半天,要開啟加溫棒,讓水達到所需溫度,并把水調到理想的酸堿度。這樣,就可以按照放新魚入缸的步驟來放魚入缸。
益菌培養:
如有條件,應在新魚進缸前進行益菌培養:過濾設備、光照設備和恒溫設備安裝完畢,魚缸加水并每天滴進適量硝化細菌(份量見產品說明)空缸運轉,連續3天,可培養缸內硝化細菌至益菌平衡,抑制缸內有害微生物的滋生,防止新魚下缸后疾病的發生。
新魚進缸:
1、進缸前的處理事項:
觀賞魚類生活在水中,體表容易沾染上細菌。一般的魚類體表都附著有各種微生物,有的對魚無害,但有的對魚是有害的。在魚體免疫功能正常的時候,自身可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害,而當我們購魚回家的過程中,魚兒受到過度的驚嚇與應激,免疫力迅速下降,病原微生物很容易就侵入魚體,導致發病。這就是為什么觀賞魚在水族商店購買時非常活躍,但回到家后就開始發病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新魚入缸前須往魚袋里放入濃度3%的食鹽浸泡15分鐘,殺滅部分體表的病原微生物,方可將魚放進魚缸。若魚缸已進行益菌培養,可起到雙重保險的作用,將魚病發生機會降到最低。
2、進缸的處理步驟:
魚兒要放在魚缸里最好經過以下處理,因為袋里的水跟缸里的水水質和溫度肯定不同。如果立刻把袋里的魚放入魚缸很容易影響到魚的健康,嚴重的會導致魚的死亡,要讓魚慢慢適應缸里的水質和溫度很重要。
1、首先將裝有魚的袋子泡在水里至少20分鐘,使袋內溫度與缸內溫度相適應。
2、然后按袋子的比例加20%的水量。在加水時要特別觀察魚兒是否有異像,如果問題不大可以在20—30分鐘以內把魚缸水跟袋子里的水加到1:1的比例。
3、經過這個過程后,可以把袋子里的水倒掉,然后把魚放入魚缸,盡量不把原本袋子里的水倒入魚缸里,以減少魚缸的污染。
4、魚進入魚缸后最好讓它好好地休息,不要打攪它,盡量這時關燈。這步驟聽起來繁鎖,但為了養好一條羅漢魚,有的事情是不能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