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放魚要趁早
首先要該造魚塘。利用冬閑時節對小塘、淺塘、死水塘、 漏水塘進行改造。條件較好的魚塘也要進行修整,先放干塘水, 經太陽曝曬或冷凍后挖去過厚的淤泥,鏟除雜草,加高加固塘埂。
其次魚塘消毒。魚塘以生石灰消毒效果最好,還能起到直接的施肥作用。消毒要選擇在晴天進行,方法有干塘法和帶水法兩種。干塘法:塘中留有6~10厘米的積水,每畝用生石灰60~75公斤化漿全池潑灑。帶水法:每畝水深1米,用生石灰120~150公斤化漿全池均勻潑灑。消毒后一般7~10天可放魚。
再者合理放養。根據魚塘條件、計劃產量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確定放養比例和密度,要多品種混養,合理密放。應提高優質魚如銀鯽、鳊魚等品種的放養量,并可適當搭養淡水白鯧、加州鱸魚等品種, 以適應市場的需求,提高經濟效益。
最重要的魚種早放。從冬至到立春是放養魚種的最好時節,因為這段時間水溫較低,魚的鱗片緊密,便于捕撈操作和運輸,這樣可提高魚種的成活率。放養魚種應選擇在天氣晴朗的日子,魚種下塘前要對魚體進行消毒,將放養的魚種用濃度為1%~2%、水溫為10℃~15℃的食鹽水浸洗10~15分鐘,以殺滅魚體上的病菌。
保證放養魚種質量 一般來說,放養的魚種規格應在13厘米以上,膘肥體壯,鱗片、鰭條完整,游動活潑、無病無傷,這樣的魚種適應力強, 成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