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得了尿結石怎么辦|尿結石排尿困難怎么辦
關于貓得了尿結石怎么辦,簡要來說包括以下幾點:
(1)加菲貓得尿結石了,怎么辦? 首先要解決貓咪不能撒尿的問題,可以安裝倒尿管,每天用生理 鹽水沖洗或者用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尿道。 其次要檢查功能指標,看的損傷程度。
(2)我家龍葉尿不出來,到醫(yī)院導尿,后來又住院治療十天左右,回來以后只是尿一丁點兒,出院后堅持每天喂樂樂寶和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也為了一段時間腎石通,結果到今天沒有起色,每天頻頻去扒拉貓砂盆。
(3)執(zhí)業(yè)編號:A012018210173。
下泌尿道疾病是貓咪的頭號殺手,不僅發(fā)病率高,還讓貓咪異常痛苦。簡直堪稱主人們的噩夢,但很多時候主人并沒有覺察,只有出現(xiàn)癥狀了,比如頻繁光顧貓砂盆、隨處排尿、尿血等……主人才發(fā)現(xiàn)。
今天我們就從貓尿石癥的分類、癥狀、發(fā)病機理、怎么飼養(yǎng)管理幾個方面認識它,更科學地保護貓咪。
1.什么是下泌尿道疾病?
下泌尿道疾病中下泌尿道結石和特發(fā)性膀胱炎最為常見。貓咪尿石癥約占貓咪下泌尿道疾病的20%,最常見的結石為鳥糞石(磷酸銨鎂結石)及草酸鈣結石。
鳥糞石是一種可溶性結石,多發(fā)于膀胱,母貓更常見,發(fā)病年齡一般小于7歲(4-7歲高發(fā)),在堿性尿液、鎂離子濃度高時易形成,約占結石的45%,鳥糞石的形成多與尿液濃度、PH及礦物質的過量攝入及排泄有關。臨床上約30%的貓尿結石是單純性鳥糞石,1-2歲的母貓的鳥糞石結石大部分發(fā)生在膀胱內。鳥糞石時常復發(fā),但合理的飼養(yǎng)管理可以大大降低發(fā)生率以及復發(fā)率。
草酸鈣結石屬于不可溶結石,一旦形成,需要通過外部手段清除,比如膀胱鏡、激光碎石、膀胱切開術等,多發(fā)于上泌尿道,貓咪90%的上泌尿道結石(腎臟、輸尿管)是草酸鈣結石,發(fā)病年齡一般大于7歲,在酸性尿液、低鎂高鈣時易形成,約占結石的48%,多發(fā)于長期服用尿液酸化劑的貓,且公貓的草酸鈣結石發(fā)生率高于母貓。
二者的形成與飲食成分密切相關。輕微的結石通常無癥狀,結石較大時依所處部位不同也表現(xiàn)出不同癥狀。
![](/d/cwbkimg/2023011001/xdz1j3ep0wp.webp)
貓尿結石成分的改變(1981-2012)
研究表明:在貓尿結石的組成成分分析中,鳥糞石的含量逐漸降低,草酸鈣的含量升高,這與近些年酸化劑的過度使用高度相關。
2.如何判斷貓咪有尿結石?
患有尿結石的貓咪可能表現(xiàn)為:尿失禁、隨地排尿、尿頻、尿痛(嚎叫)、尿血、少尿或根本不能排尿(排尿困難)、過度理毛。
個別可能伴隨嘔吐、腹瀉,精神萎靡等其他癥狀。但這些常常是泌尿道問題的常見癥狀,并不是尿道結石的特異性癥狀,而嘔吐癥狀多數(shù)情況下與尿閉相關(滯留在血液中的毒素刺激胃腸粘膜)。
3.發(fā)病機制與風險因子
一般來說,尿石癥的誘因多與尿液pH值、溶質的飽和度(水分缺乏、礦物質)、促進因子的存在、抑制因素的缺乏、感染/炎癥的存在、時間以及遺傳因素有關。
但鳥糞石的形成機制與其他結石又有一些差異,在鳥糞石尿石癥中,鳥糞石結晶與溶液中的其他溶質自由反應結合,稱為鳥糞石活性產物(SAP),這也會影響結石的形成。當SAP增加到尿液過飽和程度時,結晶體聚集,形成尿石,隨著SAP濃度的進一步升高,可以發(fā)生自發(fā)結晶。
尿pH值是決定SAP的最重要因素。尿pH值和SAP可由膳食調整和尿液酸化劑減小。一項評估飲食中鳥糞石和草酸鈣尿石癥危險因素的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xiàn),與沒有尿石癥的對照組動物相比,存在尿石癥的貓體內鎂、磷、鈣、氯和纖維濃度的增加有利于鳥糞石的形成。
隨著膳食脂肪含量的增加,鳥糞石尿石的形成減少。檸檬酸鹽等天然抑制劑可能降低鳥糞石的相對尿液過飽和度,類似于其減少草酸鈣形成的機制(競爭性與鈣結合)。 研究表明當尿液的pH<6.4時磷酸銨鎂結石開始溶解,尿PH為6.4時比PH為7.7時對鳥糞石的溶解度高100倍。
無菌的鳥糞石通常在不到2-5周的時間內即可開始溶解。無菌結石溶解的平均時間為36天(14-141天不等),對于有菌性結石溶解的平均時間平均為44天(12-92天),感染性結石比非感染性結石更難被溶解。
膀胱粘膜屏障破損 菌毛與致病菌的結合位點結合
感染指的是泌尿系統(tǒng)當中感染源的定植、增殖并持續(xù)存在,感染源通常以細菌為主,其余還包括真菌與衣原體。最常見的病原菌包括大腸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腸球菌和克雷伯氏菌等。
犬泌尿道的細菌感染比貓更容易發(fā)生,大多數(shù)犬鳥糞石都伴有尿路感染。然而近95%的貓鳥糞石是無菌的。
感染可通過尿素酶的產生增加尿銨濃度和pH值,這兩者都可能導致鳥糞石結石。產脲酶菌(葡萄球菌等)會產生尿素酶,尿素酶會將尿素轉化為氨,繼而通過氫離子轉化為銨,銨直接參與鳥糞石的形成,并通過局部尿路上皮損傷間接促進內核的形成,因而對于感染性結石而言,控制感染也是非常重要的。
正常情況下,泌尿道有自己的防護機制來避免感染,這些機制包括:正常排尿頻率與排空、充足的尿液;泌尿道的正常解剖結構(生理彎曲、尿道高壓區(qū));泌尿道粘膜的GAG保護層屏障;尿液的抗菌性(高滲性和酸性);腎臟的重吸收能力和大的血流量等。當這些防護機制異常時就會發(fā)生泌尿道感染。
![](/d/cwbkimg/2023011001/cd1e01xrr1z.webp)
膀胱壁電鏡下對比圖
研究表明成年貓最常見的鳥糞石是無菌性鳥糞石,但1/3(28.6%)尿結石患貓都有明顯的下泌尿道細菌感染,最常見的是大腸桿菌感染,占到1/3-2/3。
感染較常見于10歲以上的老年貓(慢性腎功能不全)以及糖尿病患貓,10歲以上且有下泌尿道綜合癥的貓,50%都有泌尿道感染的問題。
炎癥會使尿道下層的毛細血管擴張,同時伴有血漿蛋白滲出現(xiàn)象,繼而增高尿液PH,促進鳥糞石結晶形成。
研究還表明高灰分(粗灰分)日糧與結石形成有關,干糧與半干糧的鎂含量與總灰分相關,但罐頭貓糧與灰分含量無關,高鎂攝入與鳥糞石結晶密切相關。
無論我們怎樣賦予貓咪人的性格,貓采食都是為了滿足熱量需求,而干貓糧的熱量比罐頭要低,但鎂含量高,且更富含膳食纖維難消化,鎂攝入多;
所以相比于鮮肉和濕糧,攝入同等熱量,貓咪要攝入更多的干糧,鎂攝入量更多。肥胖與鳥糞石結石有一定聯(lián)系,這與過度攝食和鎂離子攝入也有關系;
同時膳食纖維具有一定的吸水性,隨糞便丟失的水分增加,尿量減少,增加了結石鹽分的濃度。
鳥糞石溶解原理:尿液pH是鳥糞石形成最重要的決定因素,酸性環(huán)境能夠使磷酸鹽去質子化,從而提高磷酸鹽以三價陰離子形式存在的比例,從而降低SAP(磷酸銨鎂活性產物)。尿液的酸化及SAP的降低都可以通過改變日糧來獲得。 對于尿石癥,降低尿液中結石形成物質的飽和度也非常重要。對于磷酸銨鎂結石或尿酸鹽結石這類可溶性結石,可通過酸化尿液,增加尿量和限制鎂、磷含量的日糧來溶解和維護泌尿道健康。
腹部側位X線片
X射線檢查可見膀胱內充滿高密度團塊
4.預防飼養(yǎng)管理建議與治療
01解痙止痛、抗感染
對于感染性結石,抗生素要用到結石全部溶解,因為溶石過程中細菌會從結石中釋放出來。
02降低尿液溶質飽和度
大量飲水,促進排尿,稀釋尿液,縮短尿液潴留時間,減少晶體形成。據(jù)美國NRC建議:日攝水量為每日攝入干物質的2~3倍。假設一只貓咪每天吃含水量為10%的貓糧100g,則貓糧中的干物質含量為90g,那么貓咪的建議日攝水量就是180~270ml,那么這只貓一天的飲水量應該不低于170ml;
選擇濕糧、罐頭、鮮肉等含水量高的食物飼喂;
鼓勵飲水:提供雞湯魚湯等調味水、流動活水、移動水碗或者“奇形怪狀”的水碗,碗最好是不銹鋼碗;
03控制飲食,減少礦物質攝入
如果已經(jīng)形成結石,選擇溶石食物作為唯一食物來源;
避免攝入過量的鎂、磷、鈣、氯,飼喂低鎂食物(處方糧或功能調理糧);
以自由方式進食,不定點飼喂:避免大量進食可以減弱餐后堿化趨勢;
04調控尿液PH<6.5
不要過度酸化,保持在6-6.5;
食用酸化食物或尿液酸化藥物(兩者選一即可,但若是貓咪同時有草酸鈣結石,這種方法慎用!);
尿液酸化至<6.29可能增加草酸鈣尿石形成的風險。尿液酸化劑(DL-蛋氨酸、氯化銨)僅在尿液pH值>6.5且自由飼喂條件下使用;
如果存在溶石飲食禁忌(如懷孕、生長期)或存在梗阻,建議采用手術或非手術方法進行結石清除;
05促進內層粘膜修復
修復粘膜屏障,可進一步減少炎癥以及蛋白滲出、阻斷細菌在粘膜上的定植。
06患病動物需要的診斷檢測
尿液分析:評估尿液比重、結晶尿、尿液pH值(以評估飲食功效);
尿液培養(yǎng):評估并發(fā)感染,細菌感染的病例,建議每3-6個月進行一次尿液細菌培養(yǎng);
腹部影像:評估早期復發(fā);
![](/d/cwbkimg/2023011001/2gwadai5gxo.webp)
x光影響下巨大的膀胱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