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貓對著新貓哈氣|新貓接回家,老貓一直哈氣
老貓對著新貓哈氣說,你看,這就是我的貓,我養了一輩子的貓。新貓聽了,眼淚嘩嘩的流了下來。老貓說,你不要哭,我是真的喜歡你,我一直在等你回來。眼淚,對老貓說,謝謝你,我會一直等你回來的。然后,兩只貓在一起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這是一個關于愛情的故事,也是一個關于友情的故事。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朋友,但是有些人的友情卻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今天來說說怎么判斷貓咪之間是不是存在友情,或者說,怎么判斷貓咪相處的好不好,以及再怎么給原住民介紹新貓。
今日的內容:
① 兩只貓彼此喜歡對方的表現
② 兩只貓不喜歡或者討厭對方的表現
③ 相處融洽的貓在分開后“吵架了”怎么辦
④ 給想養多一只貓咪的你一些小建議
兩只貓彼此喜歡對方的表現
沒有什么比兩只貓在主人不在家的時候和睦相處、互相陪伴更甜蜜的了。
那么兩只貓彼此喜歡對方的表現是什么呢?
一、互相摩擦
友好相處的貓經常會把它們的頭和身體摩擦在一起。貓的臉頰、嘴唇、前額、側翼和尾巴上都有氣味腺,可以分泌信息素。
當貓互相摩擦時,它們的氣味會轉移到另一只貓身上。這是友好有愛的象征,就像你不會和不喜歡的人擁抱一樣。
二、互相梳理:
當小貓剛出生的時候,小貓的媽媽會舔新生的小貓,為它排便清潔,小貓能體驗到另一只貓給它們梳理毛發的感覺。母貓為小貓咪梳理毛發一直到它長大到可以自己梳理毛發為止。
相互梳理毛發簡單點來說就是理毛,貓成年后也會參與相互梳理毛發的活動。
互相梳理毛發在有親緣關系的貓中最常見,但也可能發生在沒有親緣關系的貓之間。
理毛行為最常發生在貓咪相互舔對方的頭部和頸部,這是一種社會關系的形式,或者是貓咪之間傳遞氣味的一種方式。
三、睡在一起:
相處融洽的貓會睡在一起,而且常常相互纏繞在一起。
三、玩在一起
友好的貓會在一起玩耍,包括打架,追逐乒乓球或玩具,在房子里互相追逐。
怎么區分是玩耍性打架還是真的打架?
很好區分
如果貓的爪子仍然在鞘內,耳朵保持正常的位置,沒有嘶嘶聲或咆哮,并且咬的力度會把握好,不會真的傷害到另一只貓,就是玩耍性打架,而真正的打架就會真的伸出利爪,撕咬撲扯,可能會伴隨大聲叫喊以及見血。
四、分離焦慮:
如果兩只貓之間形成了親密的關系,一旦一只貓離開了(在外面,去看獸醫或去世);另一只貓會尋找那只失蹤的貓,可能會在屋內尋尋覓覓或者叫喚,這其實就是一種分離焦慮的表現。
以上所有的跡象都是你的貓咪相處得很好的一個表現;但是,并非所有友好的貓都會參與上述活動;
每一種關系都是不同的。有些貓咪可能會做其中的一兩件事表達友好,或者根本不做。
兩只貓不喜歡對方的表現
其實這也很明顯,兩只貓如果不喜歡對方,那么可能會有以下表現:
一、從來不會靠近對方:
兩只貓互相離的遠遠的,即使同在一張床上,也不會靠近,更不會黏在一起。始終保持距離。
二、發生沖突:
包括對罵,劍拔弩張的對峙、甚至打架。前面三種都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關系惡劣。
但是平時在家里,很多情況下,貓咪會避免這種直接沖突,然后就會采取比較隱晦的方式暗暗較勁:
比如,劃分地盤,守著自己的資源,不讓對方靠近(包括守著貓砂盆或者守著臥室門口或者守著貓爬架等),到處撒尿(也是宣誓主權的一種表現),護食,守護自己的食物資源;還有平時他們會十分注意對方的動態,但從來不一起玩,關注對方只是一種監視行為。
相處融洽的貓在分開后“吵架了”
有時,當兩只關系很好的貓突然被分開了一段時間,例如帶其中一只去洗澡了或者看醫生了,再回到家的時候,你會發現一只在家那只貓會變得好像不認識老朋友了一樣,會仔仔細細地嗅聞那只出過門的貓,甚至會哈氣,嘶嘶叫,或者發起攻擊。
這種現象被稱為“不承認攻擊”。
這是因為這只外出過的貓,回家的時候,身上的氣味和樣子都和以前不一樣了,而氣味是貓咪最常用的溝通方式之一,氣味不一樣就等于不認識。
要怎么解決這個問題?讓它們和好如初的方法也很簡單:
既然是氣味改變了,那么把氣味變回去就可以了,你可以用貓咪平時最常接觸的毛巾或者毯子或者貓窩,在剛回家的貓身上磨擦一下,讓原本的氣味重新回到貓咪身上,或者用一個新的毛巾磨擦一直在家的那只貓,然后再去磨擦新回家的貓。有助于把熟悉的家庭氣味傳遞給回來的貓。
通常,很快他們會因為氣味的重新融合而關系變得融洽。
想養多一只貓
想養多一只貓咪,但又害怕相處不好?
下面是一些小建議,可以讓新貓和老貓更好建立友好關系:
① 新貓最好比原住民“小”:
體型一定要比原住民小,最好是小很多,不然原住民會感受到很大的威脅,從而非常抗拒。所以我是建議新貓最好是幼貓,大貓對幼貓的接受程度會比較高,而且幼貓適應能力也會比較快。
② 新貓進家一定要隔離:
當貓剛到新家的時候,籠子其實會讓貓咪感覺更有安全感。能讓貓咪隔著籠子熟悉環境,最好在籠子中放一個躺著的紙箱,或者在籠子外蒙上一層布,營造黑暗的環境。
如果家中有原住民,籠子能起到一個隔離的作用,除了起到一個疾病隔離的作用之外,還能讓兩只貓隔著籠子這個安全距離進行相互認識,慢慢熟悉后,以后就不會劍拔弩張的。
③ 氣味覆蓋:
新貓進家,最好用擦試過原住民身體的毛巾來放到新貓的籠子中,一來,新貓可以通過沾有原住民氣味的毛巾來熟悉老貓;二來身上也能不知不覺中沾染上原住民的氣味,更利于他們互相產生好感。
④ 一定要偏向老貓:
不能因為新貓可愛就忽略老貓,反而要比以前更寵愛老貓,比如:喂零食的時候,老貓得是頭一份,接下來才是新貓。這樣的話相當于你給他們定了一個秩序:原住民為大。新貓也會認識到誰是老大,就不會不分主次,引發戰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