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兔在親緣關系上更接近 鼠兔和兔子的親緣關系接近嗎
鼠兔在親緣關系上更接近于野兔,所以它們的繁殖能力更強,生長速度也更快。但是,由于人類活動的影響,導致兔子數量急劇下降,目前已經瀕臨滅絕。不過,在我我國卻有一種兔子,它們不僅能吃,而且還能賣錢,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說到兔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一:鼠兔在親緣關系上更接近以下哪種動物
現代生物技術(基因工程)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一是能打破物種之間的界限。在傳統遺傳育種的概念中,親緣關系遠一點的物種,要想雜交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說動物與植物之間、細菌與動物之間、細菌與植物之間的雜交了。但基因工程技術卻可越過交配屏障,使這一切有了實現的可能。二是可以根據人們的意愿、目的,定向地改造生物遺傳特性,甚至創造出地球上還不存在的新的生命物種。同時,這種技術對人類自身的進化過程也可能產生影響。三是由于這種技術是直接在遺傳物質核酸上動手術,因而創造新的生物類型的速度可以大大加快。這些特點,引起了世界科學家的極大關注,短短幾年內,基因工程研究便在許多國家發展起來,并取得一批成果。基因工程已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技術成就之一。二:鼠兔在親緣關系上更接近鼠還是兔
類別是一樣的,都屬于嚙齒類動物。但是科別不一樣,一個兔科,一個鼠科
在早期的分類上,兔子與老鼠統統被分在嚙齒目里,后來發現兔與嚙齒類動物差別較大,而與有蹄類動物又有不少相近之處,因此,分類學家單獨設立了一個兔形目。從形象來看,兔與老鼠確實很相像,不過一個個頭大些、一個個頭小些;一個尾巴長些,一個尾巴短些;當然還有其他結構上的區別。
三:鼠兔和兔子的親緣關系接近嗎
高原鼠兔是一種小型非冬眠的植食性哺乳動物,又稱黑唇鼠兔,屬兔形目鼠兔科。高原鼠兔身材渾圓,沒有尾巴,體色灰褐色。高原鼠兔為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種,數量大,多棲息在土壤較為疏松的坡地和河谷棲息在高原地帶。四:鼠兔的親緣關系是兔子還是老鼠
排名不分先后:
1.藏獒
藏獒,又名西藏獒、獒犬、番狗、龍狗。原產于中國青藏高原,是一種高大、兇猛、垂耳的猛犬。身長約120厘米左右,體毛粗硬,豐厚,外層披毛不太長,底毛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則濃密且軟如羊毛,耐寒冷,能在冰雪中安然入睡。性格剛毅,力大兇猛,野性尚存,使人望而生畏;護領地,護食物,善攻擊,對陌生人有強烈敵意。它是犬類之中的王者。
史上最牛西藏風景
2.長尾葉猴
長尾葉猴棲息在熱帶或亞熱帶森林里,以吃樹葉為主。尾很長,適于樹棲,體型纖細,白天活動,夜晚樹棲,并有季節性垂直遷移現象。結群生活,多時可達幾十只。除藏南以外,還分布于印度、尼泊爾、克什米爾和巴基斯坦等地。在中國,長尾葉猴已瀕于滅絕,被列為一類保護動物。
斗室葉猴
3.小熊貓
小熊貓又名紅熊貓、紅貓熊、小貓熊、九節狼等,是一種瀕危的哺乳類動物,分布在中國南方到喜馬拉雅山麓、不丹、印度、老撾、緬甸、尼泊爾等國。小熊貓這一物種已生存了900多萬年,它的祖先被稱為古小熊貓。據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發布公報,通過研究古小熊貓的化石,發現它們是食肉動物。
香港主題公園的一只紅熊貓
4.金雕
金雕,是北半球上一種廣為人知的猛禽,以其突出的外觀和敏捷有力的飛行而著名。成鳥的翼展平均超過2.3米,體長則可達1米,其腿爪上全部都有羽毛覆蓋。一般生活于多山或丘陵地區,特別是山谷的峭壁以及山壁凸出處。棲息于高山草原、荒漠、河谷和森林地帶,冬季亦常到山地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活動,最高海拔高度可到4000米以上。以大中型的鳥類和獸類為食。
5.斑頭雁
斑頭雁又名白頭雁、黑紋頭雁是雁屬中體形大,個體重的鳥類。飛行時雙翼拍打用力,振翅頻率高;脖子較長;腿位于身體的中心支點,行走自如。有扁平的喙,邊緣鋸齒狀,有助于過濾食物。有遷徙的習性,遷飛距離也較遠。喜群居,飛行時成有序的隊列,有一字形、人字形等。為一夫一妻制,雌雄共同參與雛鳥的的養育。
6.石貂
石貂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因忽視了加強資源保護、積極繁殖飼養、合理獵取利用的方針,以致石貂及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遭很大破壞。初步估計西藏東、南部尚存4000—4500只。
石貂
7.雪雞
雪雞是世界上分布最高的雞類,一般分布在3000-6000米的地方,直至雪線以上。在中國西部高山地帶常見,當地稱為西藏雪雞或喜馬拉雅雪雞。在夏季可到達海拔8000米的山地,能終年留居山頂,冬季向林帶上限或山谷游蕩,利用有蹄類的腳印尋覓食物。雪雞以植物的莖、根、葉、芽等為食,有時兼吃昆蟲和小型無脊椎動物。
藏雪雞
8.藏原羚
藏原羚又叫原羚、小羚羊、西藏黃羊或西藏原羚等,體形比普氏原羚瘦小,體長84-96厘米,體重11-16千克,耳朵狹而尖小。體毛為灰褐色,腹部為白色,在陽光的強烈照射下,遠看其色接近沙土黃色,因而有“西藏黃羊”之稱。它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青藏地區藏羚羊
9.藏野驢
藏野驢,青藏高原特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藏野驢別名亞洲野驢,體形酷似驢、馬雜交而產的騾子,因尾稍似馬尾,所以有人又稱其為“野馬”。藏野驢棲居于海拔3600米至5400米的地帶,營群居生活,對寒冷、日曬和風雪均具有極強的耐受力。藏野驢喜歡社會生活,也需要單獨的空間。在高寒沙漠草原上,小驢一出生就帶著濃濃的戀家情節,要不是受到天災敵禍的影響,都是在自己固定的區域活動。
青海行?藏野驢③
10.白唇鹿
白唇鹿又名巖鹿、白鼻鹿、黃鹿、“哈馬”(藏語),為大型鹿類,體型大小與水鹿、馬鹿相似。唇的周圍和下頜為白色,為中國特產動物。白唇鹿是一種典型的高寒地區的山地動物,已列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加以保護。
《對視》偶遇西藏白唇鹿,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11.西藏馬鹿
西藏馬鹿為中國特有物種,僅分布在西藏東南部的桑日縣。已被列入《全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中15種(類群)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之一。該物種1992年曾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WWF)宣布已經滅絕了,而1995年中外學者在西藏重新發現并證實。而西藏馬鹿首次被科學家發現是在150多年前,因為在錫金發現,因而又被稱為錫金紅鹿。
西藏馬鹿
12.黑頸鶴
黑頸鶴是大型涉禽,除眼后和眼下方有一小塊白色或灰白色斑外,頭的其余部分和頸的上部約2/3為黑色,故稱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種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類,為中國所特有的珍貴鳥類。
貴州草海成候鳥越冬首選地
13.旱獺
旱獺又名“土撥鼠”,與松鼠、海貍、花栗鼠等皆屬于嚙齒目松鼠科。善于挖掘地洞,通常洞穴都會有兩個以上的入口,以策安全。它最迷人的地方,莫過于那條可愛的尾巴和短短胖胖的手腳了。它的嘴巴前排有一對長長的門牙,呆呆傻傻的模樣相當地討人喜歡。土撥鼠非常機警,不僅經常察看周圍情況,還專門有負責放哨的。家庭飼養初期膽子比較小,最好不要騷擾和驚嚇它們。
旱獺
14.高原鼠兔
高原鼠兔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草地上。高原鼠兔是圓球形的、沒有尾巴,就像它的名字一樣,與兔子有親緣關系,而不是與老鼠同屬于嚙齒目動物。
鼠兔雖然看上去很像鼠類,但卻和兔類是近親,它們都是從原古兔演化而來的。后來分化成為兩支:一支是耳朵長
15.赤狐
赤狐又叫紅狐、火狐等,細長的身體,尖尖的嘴巴,大大的耳朵,短小的四肢,身后還拖著一條長長的大尾巴。火狐的適應能力很強,從高山到平原,從森林到草原,甚至沙漠、城鎮都是他們的棲息地。
冬季的赤狐
16.野牦牛
野牦牛又叫野牛,國家一類保護動物,藏名音譯亞歸,是我國青藏高原一帶的特產動物,性極耐寒。野牦牛是家牦牛的祖先,曾經分布很廣泛,現在僅存在青藏高原上。體重可達1000公斤以上,身體呈黑褐色,體側下方和腿部有濃密的長毛,適于嚴寒環境中生活。野牛一年四季住在山坡,喜歡吃柔軟的邦扎草,夏季里用牙啃,冬天就用舌頭舔。野牛多刺的舌頭十分厲害,也是它的武器之一。
阿爾金山野牦牛
17.西藏棕熊
西藏棕熊是世界上最稀少的棕熊之一。軀體粗壯強健,性兇猛而力大,主要棲息在山區的森林帶,食性較雜。
.
.西藏棕熊
18.猞猁
猞猁體型似貓而遠大于貓,生活在森林灌叢地帶,密林及山巖上較常見。喜獨居,長于攀爬及游泳,耐饑性強,可在一處靜臥幾日,不畏嚴寒,喜歡捕殺狍子等中大型獸類。
野生猞猁
19.巖羊
巖羊系青藏高原特有物種,棲于海拔2500-5000米的無林山地。夏季結成十至數十只的群,冬季則結成數百只的大群,由1只或數只公羊率領。主要在黃昏活動,常有1只或幾只公羊立于高處突出的巖石上瞭望,當敵害開始接近時則迅速奔向高山裸巖地帶,由于毛色與巖石極其相近,故不易被發現。夜間及中午在巖石或巖石旁休息,晨昏到小溪邊飲水。以草、小灌木、苔蘚為主要食物。
巖羊
20.雪豹
雪豹是高原地區的巖棲性動物,一般棲居在空曠多巖石的地方。由于它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故名“雪豹”。它全身長毛之下又有著濃密的底絨,能夠抵御嚴凜的風寒。
雪豹, 特殊山地捕食者
喜歡我的作品朋友,幫忙點下贊,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