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音樂劇各種貓的介紹|百老匯音樂劇貓的介紹
貓音樂劇各種貓的介紹,你是不是已經蠢蠢欲動了呢?別急,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貓的魅力吧!快來看看你最喜歡哪一只吧!如果你也喜歡貓,就趕緊行行動吧!你的名字叫什么?我的名字叫小白。我是一只可愛的小白貓,我有一雙漂亮的大眼睛,還有一身雪白的毛發(fā)。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睡覺,因為我覺得睡覺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貓音樂劇各種貓的介紹](/d/cwbkimg/2023011000/hfmbj5vpx0p.webp)
一:百老匯音樂劇貓的介紹
可是在當時,她還只是一個旋律,根本沒有歌詞。和其他的《貓》歌不同,《回憶》并不是根據(jù)已有的詩編寫的,也沒有其他可以套用的詩。拿恩找了三位詞作家編寫《回憶》,仍沒有得到滿意的歌詞。那時直到離首映只有幾天了,拿恩回到他在鄉(xiāng)下的別墅,決定由自己來寫《回憶》的歌詞。他花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重新讀過艾略特的詩集,借用了《風夜狂想曲》和《Grizabella,魅美的貓》作線索,不但寫出了動人心旋的《回憶》,也更明確了整部《貓》的主題。魅美的貓Grizabella成為《貓》的感情出口,她在《回憶》里表白了她在外面世界所受的痛苦,她所永遠失去的快樂和美麗的日子,以及她歸家的渴望。這首讓人難以忘懷的歌出世了。
安德魯·洛伊·韋伯從1977年開始根據(jù)他從小最喜歡的書,《老負鼠講講世上的貓》編寫曲譜。因為韋伯原來的打算是寫一些在舞臺上演的散曲,而且1980年他在愛德蒙頓音樂節(jié)(EdmontonFestival)上公演了他已經寫好的幾個片段。當時艾略特已經去世,艾略特的遺孀ValerieEliot參加了音樂節(jié),并且?guī)Ыo韋伯許多艾略特沒有發(fā)表過的詩和故事。這些故事里,就包括了后來十分有名的"Grizabella,魅美的貓"(艾略特沒有把這首已經完成的詩包括到詩集里去,因為他覺得"這個故事對孩子來說太悲哀了")。有了這些信息,尤其是Grizabella的故事,使韋伯覺得終于找到了故事的主題,而更像一部有頭有尾的歌劇了。他找到拿恩作詞兼導演,兩個人合作,把這樣一部顯然不具備賣座條件的童話詩集搬上了舞臺。
據(jù)說,直到首映式的日期都已經很接近的時候,拿恩仍對劇里的歌不滿意。他覺得整部劇的高潮部份不夠強烈,應該有更富有感情,更能讓觀眾投入的樂曲。韋伯起先并不愿意,但還是回家重新開始編曲,而且他告訴導演拿恩,不要抱太大的希望。那一晚韋伯回家之后,花了整整一個晚上,寫出了一個曲子。第二天早上,韋伯在排練室的鋼琴上給拿恩彈奏了他整晚的杰作。拿恩聽完后,對旁邊的人說:"我請你們記住現(xiàn)在的日子和時間。因為你們現(xiàn)在聽到的,就是下一個能稱為傳奇的樂曲。"
二:音樂劇貓的作者介紹
本報訊(
因為莎拉·布萊曼演唱的《回憶》風靡大江南北,《貓》幾乎是大多數(shù)中國觀眾最早知道的西方音樂劇。這部三小時的劇目講述了杰里科貓家族舉辦一年一度的舞會,演員們模擬貓的形體動作,用動人的歌唱和舞姿講述每只貓的故事,輪番獻上20多首樂曲,場面極為宏大。
在今年的巡演中,飾演重要角色“魅力貓葛麗茲貝拉”的是華裔音樂劇演員徐麗東。她曾出演《吉屋出租》《謀殺歌謠》《變身怪醫(yī)》《周日戀曲》等多部音樂劇,在音樂劇粉絲中頗受好評。這次她出演英國原版制作中的“魅力貓”,意味著她將演唱幽婉深情的《回憶》。在倫敦經歷了5個星期的高強度排練之后,她把這個角色帶回了國內。在音樂劇中的“月光”下,徐麗東的《回憶》飄蕩起來,飽含著對過往美好生活的追憶和飽嘗冷眼之后的辛酸,令人動容。
據(jù)悉,在北京演出之后,《貓》將前往無錫、南京、成都等地開展全國巡演。
聲明:
三:音樂劇貓角色介紹
Veerle Casteleyn1978年出生于比利時的佛蘭德斯,曾在安特衛(wèi)普市立芭蕾舞學院(The Municipal Institute for Ballet)接受過訓練。1997年,年僅19歲的Veerle在著名音樂劇《貓》中飾演可愛貓—Jemima,自此,
小貓Jemima 由Veerle Casteleyn 飾演 (這是1998年的)
Veerle開始受觀眾熟知,Veerle除了在錄像版《貓》中飾演Jemima外,還在倫敦版《貓》、《安妮》(Annie)和《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中扮演過其他角色。由于當時她的英語欠佳,因此錄像版《貓》中的Jemima是由Helen Massie配音的。
四:音樂劇貓英文介紹
??這個記錄,后來在2006年5月9日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另一部音樂劇《歌劇魅影》給打破。《貓》最后于2000年9月10日在百老匯結束,2002年5月11日,也就是它21歲生日時,在倫敦落下幃幕。總計在紐約演出了7,485場,倫敦演出8,949場。
??《貓》(英語:Cats)是由作曲家安德魯·洛伊·韋伯根據(jù)T·S·艾略特的詩集《老負鼠的貓經》及其他詩歌所編寫的一部音樂劇。它雖然一向沒有評論家的鐘愛,卻是歷史上最成功的音樂劇之一,而且,自1981年在倫敦首演以來,它曾經被翻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全世界各個角落演出。
?? 1981年5月11日,《貓》在倫敦西區(qū)的新倫敦劇院首次公演。舞臺制作是柯邁隆·麥金塔和安德魯·洛伊·韋伯的真正好戲劇公司。導演是崔佛·農恩,副導演及編舞是吉利安·林,舞臺設計約翰·奈普爾,燈光設計大衛(wèi)·赫希。1982年10月7日,《貓》在紐約百老匯的冬園花園劇院公演,并于1997年6月19日以6138場的演出打破了以前的紀錄,成為在百老匯里公演最久的音樂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