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利藍梗簡介,凱利藍梗知識百科
凱利藍梗又稱愛爾蘭梗,是愛爾蘭國犬.該犬種來源不清,傳說是1588年在遇難的西班牙無敵艦隊逃出之后,漂流到愛爾蘭沿海,成為西班牙犬系的子孫,也有人認為,凱利藍梗是由相當大型的愛爾蘭列狼犬血統發展出來的品種.
歷史:據說凱利藍梗為地道的愛爾蘭原產犬種.18世紀時,在愛爾蘭被用作斗犬,獵犬,牧羊犬,家庭守門犬等.后來又加入短腳長身梗及貝林登梗的品種.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美國肯內爾犬俱樂部認可了此犬品種.
性質:溫和,忠實,有活力,也有頑固的個性,必須嚴加訓練,才能成為優秀的家庭犬.該犬非常喜歡清潔,卷毛不脫毛和換毛.展示用的凱利藍梗,必須細心加以修剪及裝飾.
[簡介]
典型的凱利蘭梗應該是高大、緊湊,而且平衡良好的,顯得發育正常而且肌肉發達,帶有明顯的梗類犬的性格和特征。矮個子的凱利蘭梗不符合要求。
[體型]
凱利蘭梗的理想肩高為:公狗18.5英寸、母狗略矮一些。在評判凱利蘭梗的時候,肩高為18~19.5英寸的公狗或17.5~19英寸的母狗會首先給評委留下一個好印象。此外,來自較高緯度的凱利蘭梗往往占有明顯的優勢。公狗決不能高于20英寸或低于17.5英寸、母狗決不能高于19.5英寸或低于17英寸。最低身高的指標對幼犬無效。發育正常的公狗的最理想體重范圍是:33~40磅,母狗略輕一些。發育良好,肌肉發達。腿部長度適中,骨量充足,肌肉發達。
[頭部]
長,但不夸張,與身體的比例協調。平衡良好。眼睛—顏色深、小、不突出、位置恰當,顯示出梗類犬的熱烈眼神。任何趨向于黃色的眼睛都屬于嚴重缺陷。耳朵—呈V字形,小,但與狗的整體比例協調。中等厚度,向前垂于面頰兩側,耳朵折疊線略高于頭顱。“死耳朵”—類似獵犬的垂耳屬于嚴重缺陷。頭顱—平坦,止部輕微,頭顱在兩耳間的寬度中等,向眼睛方向逐漸變窄。面部平直,眼睛前面的部分不能突然向下落,面部略顯楔狀。頭顱和面部的長度只有很小的差別。頜部結實、深而且肌肉發達。面頰—簡潔、平整,不顯得高低不平。鼻鏡—黑色,鼻孔大而寬。牙齒—結實,潔白而且呈剪狀咬合。下顎突出式咬合為嚴重缺陷。
[頸部、背線、身軀]
頸部—整潔、中等長度,靠肩部逐漸變寬,驕傲地昂起。背部—短、結實而且筆直(所謂背線平直),不顯得松弛。胸部—深,相當結實。肋骨擴張良好,深而不圓。腰部—輕微上翹。短而有力。尾巴—位置高,中等長度,歡快地舉著,直立的尾巴最好。
[前軀]
肩部精致,長、傾斜,與背部結合良好。肘部垂直掛在身體兩側,能自由運動。從前面和側面看,前肢都保持筆直。腳腕短、直而且不顯著。足爪結實、緊湊、相當圓、稍小;腳墊厚度恰當,沒有裂紋;足尖上拱,足尖既不內翻也不外翻。趾甲為黑色。
[后軀]
結實、肌肉發達,行動自如,能很好的趴下和蹲下,大腿長而有力,后膝關節適度彎曲,既不內翻也不外翻,飛節靠近地面,從后面看,垂直,而且相互平行,很好地支撐著狗的身軀。失格:后腿有狼爪。足爪與前肢相同。
[被毛]
柔軟、濃密、呈波狀。粗硬的被毛、剛毛、或鬃毛狀的被毛都屬于嚴重缺陷。為了顯得整齊,全身都應該被毛發覆蓋,除了頭部需要修整(除了胡須),耳朵面頰需要修飾。
[顏色]
成年狗的正確顏色為濃淡不一的蘭灰色或灰蘭色,從深石板蘭到淺蘭灰色都可以。除了口吻、頭部、耳朵、尾巴和足爪允許是黑色的,其他地方的顏色十分均勻。凱利蘭梗的顏色的“回歸”過程,從出生時的黑色到成年后的蘭灰色或灰蘭色,中間經過一次或數次變化—包括非常深的蘭色(比深石板色還深),深淺不同的棕色或這些顏色的混合,逐漸轉化成正確的顏色。18個月之前,應該對這些有偏差的顏色一視同仁。以后出現偏差則屬于嚴重缺陷。純黑色在比賽中是不允許的。在任何年齡,口吻、頭部、耳朵、尾巴及足爪都可以是黑色。失格:純黑色。
[步態]
動作不拘束。肘部垂直掛在身體兩側,動作簡潔。行動中,前后肢都保持筆直,后膝關節既不內翻也不外翻。
[失格]
純黑色,后肢有狼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