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身上紅色顆粒|貓咪毛里面有紅色顆粒
關于貓咪身上紅色顆粒,簡要來說包括以下幾點:
①是貓蘚,我家貓以前也是這樣的,去了醫院以后醫生說我家的不嚴重,就讓噴藥治療,每次噴藥片都是先把這些輕輕扣下來,在噴,友情提示,貓蘚會傳染人。
②你的貓咪很有可能感染上了體內外寄生蟲,黃色的顆粒有可能是體內絳蟲的卵從肛門排出,而絳蟲是可以被跳蚤傳染的,建議你立刻給貓咪做體內外驅蟲的工作,給貓咪體外驅蟲,此外,室內環境的清潔也要做好,等貓咪長大些后,也可以用專門除虱蚤的沐浴液給貓咪洗澡,可以鞏固除蟲效果,如果環境不夠干凈,或者貓咪常常到室外玩,或常常吃生肉,貓身上的小黃顆粒可能是寄生蟲,一般是絳蟲的卵,會出現在肛門附近,跳蚤可以攜帶絳蟲的卵,所以有可能也有體外寄生蟲,貓咪感染體內寄生蟲時,一般會出現腹瀉的癥狀。
③這是跳蚤屎,跳蚤吃了貓的血又拉出來了,干了就成小血粒了。
④絳蟲,要給你的貓做驅蟲處理,注意:,給兩只貓都做驅蟲,一定要做,會傳染給另一只,也會傳染給人的;,勤換貓砂;,勤洗手,摸過貓或者鏟貓砂后一定要洗;,整屋子清潔消毒。
貓色素性蕁麻疹是一種稱為皮膚肥大細胞增多癥的疾病,它是由有缺陷的肥大細胞在皮膚、骨髓、肝臟、脾臟和淋巴結中的積聚引起的。這種皮膚狀況總體上文獻記載不多,但在斯芬克斯和德文雷克斯貓身上更常見。
![](/d/cwbkimg/2023010923/1zosflakh21.webp)
肥大細胞,或稱肥大細胞,是一種來源于骨髓干細胞的白細胞。肥大細胞含有富含組胺和肝素的顆粒,在過敏反應、過敏反應、愈合、血管生成、免疫耐受和血腦屏障功能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肥大細胞增多癥中,肥大細胞在皮膚和其他組織中積聚。
在人類中,最常見的肥大細胞增多癥是色素性蕁麻疹。這種情況在狗和貓身上也有描述,特別是喜馬拉雅、斯芬克斯和德文雷克斯貓。
![](/d/cwbkimg/2023010923/tqgaatyafaw.webp)
原因
人類對色素性蕁麻疹的遺傳易感性已經被確認,但在斯芬克斯和德文雷克斯貓中也有發現。在人類中,大多數病例是由原癌基因c-kit的點突變引起的。這改變了c-kit蛋白中的816位氨基酸。這是一種跨膜蛋白,與肥大細胞生長因子(MCGF)結合并發出細胞分裂信號。相應的突變導致信號不斷傳遞,導致細胞異常增殖,最終導致肥大細胞增多。
貓色素性蕁麻疹的直接病因尚不清楚。由于這種疾病主要是在裸貓品種中發現的,研究表明這種疾病可能與品種有關有關。然而,也可以推測,一些色素性蕁麻疹病例仍然在一些有毛的貓上發現。
此外,在人類和貓身上,這種皮膚病被認為與過敏現象密切相關,過敏現象可以引發和/或惡化皮炎。已知會加重貓色素性蕁麻疹癥狀的刺激物是寄生蟲、環境變應原、食物變應原等。)
癥狀與診斷
這種疾病的臨床表現是在年輕時引發的。最常見的臨床癥狀是典型的皮膚損傷-紅斑丘疹(紅斑)。
- 它們在軀干腹外側呈雙線性對稱分布,在胸廓呈彌漫分布。
- 有時也會發現頭部油脂性脂溢的病例。
- 瘙癢也可以表現出來。
斯芬克斯貓和德文雷克斯貓的臨床和組織學表現相似。診斷是通過皮膚活檢和組織病理學分析。
預后與治療
貓色素性蕁麻疹的臨床預后一般良好。然而,這種情況可能是系統的,并影響到內臟。因為疾病少見以及研究的少,很難排除系統性病因。人類色素性蕁麻疹的治療主要基于避免觸發急性介質釋放的因素。肥大細胞穩定劑、抗組胺藥和局部類固醇也可以應用。在貓,這種情況通常是成功地控制糖皮質激素,必需脂肪酸(口服補充劑)和抗組胺。
色素性蕁麻疹是在喜馬拉雅、斯芬克斯和德文雷克斯貓身上發現的一種皮膚病。有文獻記載的病例都有相似的臨床和組織學表現,但不幸的是,對于這種罕見的皮膚狀況,還有很多需要繼續了解。
在貓身上總是起起落落的,而且病情惡化通常由潑尼松龍和/或必需脂肪酸補充劑控制的。對于嚴重瘙癢的患者,用環孢素治療,在飯前2小時口服7.5 mg/kg劑量,每日一次,持續4周,可引起臨床緩解。據報道,最初的損傷和瘙癢減少了75%。
![](/d/cwbkimg/2023010923/rylsd2yrgns.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