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布閉殼龜能長多大|安布閉殼龜犯法嗎
安布閉殼龜能長多大?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我們要知道布袋龜的體型大小,一般來說,成年的布袋龜體長在50-60厘米左右,最大的可以達到1米以上。。而且這種龜的壽命也比較長,一般可以活到20年左右。不過布袋龜雖然長得大,但是它的性格卻非常溫順,對人也很友好,所以飼養起來也很很方便。第二種就是金錢龜,這種龜的外形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金元寶,因此得名金錢龜。
閉殼龜,顧名思義,是一些甲殼具有“閉合”功能的龜類,閉殼龜屬是其成員中最多的一支類群。閉殼龜屬成員目前有9種(后把盒龜屬并入就有11中),分別為中國三線閉殼龜、越南三線閉殼龜(麗圓閉殼龜)、安布閉殼龜(馬來閉殼龜)、鋸緣閉殼龜、云南閉殼龜、潘氏閉殼龜、金頭閉殼龜、白色閉殼龜、周氏閉殼龜。除安布閉殼龜是否分布于我國有爭議外,其余8種我國均有分布。這8種里除鋸緣閉殼龜和越南三線閉殼龜外,剩余6種是僅分布于我國的特有種,其中云南閉殼龜已被列為野生滅絕種。
四肢、頭尾都縮進了閉合的甲殼內的安布
說起閉殼龜,大家最容易想起的就是黃緣閉殼龜、三線閉殼龜等,因為這兩種龜目前在人工馴養繁殖下,規模較大。實際上黃緣不屬于閉殼龜屬,而是屬于盒龜屬(雖被并入閉殼龜屬,但還有點爭議),叫黃緣盒龜,它雖在我國有“國龜”之稱,但它并不是我國特有物種,因為在日本琉球也有分布。另外三線閉殼龜它包含有兩個單獨的物種——中國三線閉殼龜和越南三線閉殼龜。
云南閉殼龜
一、中國三線閉殼龜
中國三線閉殼龜和越南三線閉殼龜都被稱為三線閉殼龜或金錢龜(2006年前二者沒有區分命名),中國三線閉殼龜僅分布于中國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和香港。性成熟期雌性6-7年,雄性4-5年;每年產卵僅一次(少數個體大的產兩次),每次數量1-9枚;中國三線閉殼龜馴養繁殖技術成熟,是6種中國特有閉殼龜中唯一已形成穩定種群的物種。
中國三線閉殼龜
二、潘氏閉殼龜
潘氏閉殼龜于1981年在陜西省平利縣徐家壩被首次發現,1984年宋鳴濤先生為紀念陜西動物研究所潘忠國教授,以其姓氏命名為潘氏閉殼龜,其分布于陜西平利縣、四川廣元縣、河南信陽以及云南南部的一個可疑記錄。性成熟年齡不詳。2002年李東成功孵化出5只龜苗,這是國內首次人工馴養繁殖成功的報道。從目前的報道看,是我國閉殼龜屬中分布到達最北部的物種,也是分布跨度最大、分布區域不連續的閉殼龜種。近些年來繁殖數量逐步增加,女俠我經常看到有龜友拿出來在網上展示。
潘氏閉殼龜
三、金頭閉殼龜
金頭閉殼龜目前已知僅分布于安徽南陵、黟縣、廣德和涇縣等皖南地區。人工飼養條件下,雌性300多克就有產卵現象,一般在15年左右,體重500以上時性成熟;雄龜120克以上已性成熟。每年產卵1-2次,每次產1-4枚。金頭閉殼龜由于性成熟期晚、產蛋量少、分布區域單一,因此繁殖率一直很低,種群數量仍然極度稀少,對于無數龜友來說,擁有金頭閉殼龜是養龜的終極夢想,不過女俠我依然只喜歡草龜。
金頭閉殼龜
四、百色閉殼龜
百色閉殼龜分布于廣西百色,系1988年8月由C.H Emst依據從廣西百色市以西、靠近云南邊界地所購標本而命名,因其產地在廣西的百色地區,故名。在自然界,生活于竹子多的環境中,故當地人又將其稱為黃竹龜。性成熟期不詳,估計6-8年以上。每年產卵2-3次,每次1-4枚。百色閉殼龜雖能人工穩定繁殖,但粗略估計,包括流落至歐美、日本等地的全世界人工馴養的白色閉殼龜數量,截止2007年,數量約350只左右,如今應不超過2000只。野外基本是沒有了。
百色閉殼龜
五、周氏閉殼龜
周氏閉殼龜是中國南京龜鱉自然博物館創建人周久發于1990年在廣西憑祥采集到標本,經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趙爾宓院士鑒定,確定是一個新種。為表示對周久發先生創建中國第一個龜鱉博物館,推動龜鱉類動物科學研究做出的貢獻,而取名周氏閉殼龜。其他地方尚未在野外發現,即使在廣西,最近幾十年在自然界中也沒有被發現的記錄,但有跡象顯示野外尚存。周氏閉殼龜性成熟期不詳,估計8-10齡以上。2008年國內首次人工繁殖成功,近些年人工馴養種群有上升,但數量依然很少。
周氏閉殼龜
六、云南閉殼龜
云南閉殼龜于1906年被外國人在云南發現和命名,至今已100多年,后1946年于昆明西山有發現,此后半個多世紀未見活體報道,直至2004-2005年,云南昆明先后發現雌、雄活體2只。周婷等2008年報道,云南閉殼龜繁殖獲得首次成功。目前在全世界的種群數量十分稀少(2008年全球范圍僅中國有8只),野外被認為已經滅絕。性成熟期不詳;可分批產卵,每次4-8枚。 棲息地為海拔2000 m~2260 m的高原山地,以蜘蛛、昆蟲和蚯蚓等為食。
云南閉殼龜
目前,中國特有閉殼龜的玩家或者說擁有者以私人占多數,私人擁有者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廣東,其次是廣西、江蘇、浙江。人工繁育數量以中國三線閉殼龜為最,潘氏、金頭其次,云南閉殼龜最少。中國三線閉殼龜的人工種群數量證明人工繁殖馴養野生動物是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有效手段、途徑之一。所以去年新的保護動物法也區分了人工飼養和野生的保護差別,不再一刀切。這六種中國特有閉殼龜雖然有人工繁殖,但依然是極度瀕危的,因為它們分布區域狹窄、大多分布于某一個小的區域甚至不超過縣域范圍,野生種群狀況也不詳。因此,保護和研究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女俠希望大家尤其是龜友們都能夠參與到保護中國特有珍稀龜種的行列中來。
周氏閉殼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