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流浪貓救助中心 |上海流浪貓救助中心領養
上海流浪貓救助中心發布消息,上海一只名叫大白的流浪貓被救助,目前已順利產下一窩小貓。這是一只來自英國的短毛貓,體重只有3.5斤,身上有多處傷傷口。經過醫生檢查,它的肚子里有大量寄生蟲,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救助中心希望通過這只貓,讓更多人了解寵物疾病,減少流浪貓的數量。
一:上海流浪貓救助中心電話
02195511和075595511都是平安的客服電話。平安分深圳總部和上海總部。一般壽險之類的打出去的電話是075595511,銀行貸款之類的電話是02195511。平安在全國很多城市都有呼叫中心,但是都要通過深圳或者上海監聽轉接,所以會有這兩個城市的區號。如果不是021或者0755就有問題。你打過去不用加區號。
二:上海流浪貓救助中心電話24小時
1.上海派特寵物救援中心,這家流浪貓狗管理機構由閔行區寵物協會籌辦,位于蓮花南路1123號的,面積近200平方米,工作人員全部是志愿者,而收留、醫治流浪貓狗和市民領養貓狗則全部免費。E-mail:pamh.sh@gmail.com
地址:上海市閔行區蓮花南路1123號(春申購物中心對面)
電話:+862154996911
早十點到晚八點1820198938513032157959周一到周日都可以
救助站地址嘉定區阜康西路墨玉路交界,阜康西路向西一點點聯華超市對面,請不要下車,打電話來,請小區里辦事處的義工,帶您去小區救助辦事處來領養狗貓或辦理救助手續或乘十一號線到兆豐路地鐵站一號口出,打電話問義工告訴您咋走
值班電話1820198938513032157959
流浪貓,是指無主、長期在野外生存的貓。與原生的野生貓科動物不同,流浪貓特指那些曾被人們收養過,后來因為某些原因、被拋棄以及在遺棄后自行繁殖的貓。
在同情流浪狗貓的人中,大多并沒選擇將流浪狗貓帶回家喂養,而僅僅是將流浪狗貓安置在所居住小區或學校,定點喂養。這種做法往往因此引發與周圍鄰里的沖突。如南京燒狗事件便是南京燕園小區以褚裕為代表的同情流浪狗一方和以朱氏夫婦為代表的反對流浪狗一方激烈沖突不能解決的產物。
支持者認為那些反對流浪狗貓的人應該要理解要支持公共區域喂養流浪狗。
反對者認為公共區域是大家的地盤,同情流浪狗的人沒有資格不經周圍人同意就在公共區域喂流浪狗貓,況且同情者大多只愿喂狗貓,并不對流浪狗貓的衛生、發情、傷人等情況負責,喂狗貓只是做秀,并不是真正的愛心人士。
三:上海流浪貓救助中心 志愿者
天津就一家流浪小動物救助中心,也就是天津小動物保護協會 郵箱:zgxdwbhxhtjbsc@ 地址:天津市西青區邊村望東里1排1號 外環一號橋附近 電話:83920158 我們以前往這個地方拍過一些東西,那個救助中心的大姐噢 哇哇哇 什么都不說了。。。。。 紅橋區 北辰區 貌似沒有類似的救助組織。 期待。。。滿意四:上海流浪貓救助中心地址
上海流浪狗貓收容所救助領養中心 寶山路三百四十九號? ?五:上海流浪貓救助中心領養
澎湃新聞
9月4日上午,“吾愛我家—關愛城市流浪動物公益宣傳主題活動”在浦東新區老港鎮開展。 本文圖片均由主辦方提供
9月4日上午,“吾愛我家—關愛城市流浪動物公益宣傳主題活動”在浦東新區老港鎮開展,上海市精細化辦、市衛健委、市綠化局、市公安局治安總隊、市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等出席活動。該活動由上海市益彩飛揚公益基金會、浦東新區凝心聚力社區發展公益基金會共同主辦。
主題活動上安排系列親子活動,現場萌娃在愉快體驗。
活動現場,上海首個城市流浪貓管理中心和城市流浪動物精細化宣傳教育示范基地正式掛牌。基地由多家社會基金會和社會組織共同組建,廣大市民可以親臨基地,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了解城市流浪犬貓的科學喂養、疾病防治、社區TNR(抓捕、絕育、放歸)等常識。也可以通過阿拉寵公益平臺
上海首個城市流浪貓管理中心揭牌,貓島是其中一部分。
活動上,勃林格殷格翰動物保健(上海)有限公司與上海市益彩飛揚公益基金會簽署了公益項目合作備忘錄,旨在攜手建立多方合作的開放性平臺,組織各界力量共同防控人畜共患病——狂犬病,積極推進城市無狂犬病小區的建設和增強農村狂犬病防控力量,充分詮釋了社會組織與社會企業配合政府共同參與社會流浪動物管理的創新性、必要性,助力上海打造成為健康和諧寵物友好型城市。
活動現場,上海市松江公安分局首次發布退役警犬的公益領養項目,本次領養的警犬品種主要有拉布拉多、馬犬、羅威納、史賓格、德牧、杜賓等,市民可登錄阿拉寵公益平臺申請領養。
上海退役警犬首次開放領養。
導盲犬是盲人生活中的好伙伴,上海市導盲犬服務基地于今日正式掛牌成立,市民可以利用節假日到基地實地探訪,親身參與導盲犬的互動活動,深入了解有關導盲犬的訓練、管理和服務。
寵物豬因其憨厚可愛的形象和溫順乖巧的性格深得市民喜歡,已逐漸成為陪伴自閉癥兒童的新成員。今天,首個關愛自閉癥兒童“寵物豬”陪伴項目正式啟動,它們將用特殊的關愛方式與家人們一起共同陪伴自閉癥兒童成長,帶給他們溫馨和快樂。
責任
校對:張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