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飼養方法及水質問題
![孔雀魚飼養方法及水質問題](/d/cwbk/20220508/zamc1u10yav08.webp)
孔雀魚尾部形狀千姿百態、色彩豐富、性情溫和、活潑好動,屬于容易飼養的熱帶魚。可以接受的水溫從18℃到34℃,如果水溫太低,容易感染水霉疾病,如果水溫太高,會造成脊椎彎曲等問題。跟隨有寵小編來了解孔雀魚的飼養方法吧!
孔雀魚的基本認識
外形特征:孔雀魚屬于熱帶魚,體長4~5厘米,是最容易飼養的一種熱帶淡水魚。它色彩豐富、尾部形狀千姿百態。
生活習性:孔雀魚適應性很強,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2—24℃,喜微鹼性水質,pH7.2—7.4,食性廣,性情溫和,活潑好動,能和其他熱帶魚混養。
飼養環境:孔雀魚易養,但要獲得體色艷麗,體形優美的魚則從魚苗期就需要寬大的水體,較多的水草,鮮活的餌料,適宜的水質等環境。
生長繁殖:孔雀魚屬卵胎生魚類。繁殖力強,性成熟早,幼魚經3-4個月飼養便進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后代,性成熟遲早與水溫高低、飼養條件密切相關。
一年產量:孔雀魚每月產仔一次,視雌魚大小,每次可產10-120尾仔魚,一年產仔量相當多,故有“百萬魚”之稱。
孔雀魚水溫注意事項
水溫過低感染水霉:孔雀魚可以接受的水溫從18℃到34℃,如果低于18℃比較容易發生一些狀況,例如:食慾不振、精神痿糜、也容易感染水霉等疾病,所以可視個人情況決定是否使用加溫器。
水溫過高脊椎彎曲:而且高溫伴隨而來的是孔雀魚的代謝速率過快,造成體內鈣質的大量流失,因此大型的老母魚很容易出現脊椎彎曲的情形,彎曲越大,越容易壓迫內臟威脅孔雀魚的生存。
夏天飼主要勤換水:至于夏天室溫常常高于30℃以上,加上天氣熱,飼主通常會較懶得換水,因此水中飼料殘存、排泄物、亞硝酸等濃度皆會快速提高,到達威脅孔雀魚生存的地步。
注意停電及加溫器:一直讓孔雀魚生活在恆溫下也有一些后遺癥,例如對水溫的變化非常敏感,只要遇到停電,或是加溫器故障,都將造成不小的問題。
適合孔雀魚的水中PH值
PH6.5~PH7.5之間:最適合孔雀魚的PH值是在PH6.5~PH7.5之間,水中的酸鹼值對孔雀魚的影響相當大,酸鹼值是對數的形態,所以PH5的水就是PH6的十倍也是PH7的一百倍,因此對于人類只是小小的"1″的差距,對孔雀魚而言恐怕已經被折磨的快要死了。
注意事項: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飼養者換水次數少,久而久之,水質早已因為各種因素轉變為酸性,此時如果突然大量換水,勢必會造成孔雀魚相當大的沖擊。
底沙使用珊瑚砂:有些人養孔雀喜歡使用珊瑚砂,因為珊瑚砂可以讓水質變硬變鹼,營造出孔雀喜歡的環境,但是要也要注意不能讓PH質太高,否則也是會有反效果的
水中亞硝酸濃度注意事項
勿過高密度飼養:亞硝酸濃度的高低對于孔雀魚的生存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尤其是水族缸是一個完全封閉的水體,加上通常我們又以過高的密度飼養魚只,所以一旦疏忽,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孔雀魚就集體暴斃。
測試亞硝酸濃度:身為飼主的魚友們不能忽視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市面上有不少測試亞硝酸濃度的試劑販賣,可以輕易的測量出大概的數值。
過濾器功能換水:要解決亞硝酸濃度過高的問題,最快速的方法就是立即換入新鮮且除過氯氣的水,不過長期亞硝酸濃度過高,就必須考慮是否過濾器的效果太差或是魚只飼養密度過高。
飼養孔雀魚飼料須知
注意投喂份量:小魚出生后不久,如果過多的飼料吃不完,會污染水質,造成反效果,如果手邊沒有豐年蝦卵、或是沒有孵化的經驗,也可以拿平常喂時成魚的薄片飼料,將薄片飼料磨成碎屑,小魚也可以吃得下去,要注意的就是投喂的餌料份量不宜過多,避免小魚吃不完而污染水質。
注意殘餌污染:還有一種就是用煮熟的蛋黃,拿網子包住,在水中輕微晃動,數量不須太多。因為太過營養,所以殘餌的污染將更為恐怖,如有需要應該在喂食完畢后,立刻準備換水。
公母食物分別:通常在分出孔雀的性別之前,可以盡量喂食高蛋白質類的食物,但是等到公母魚可以分開飼養以后,最好不要讓公魚吃太多高蛋白的食物,避免公魚的腰身變得太粗,母魚就不須擔心。
飼料不宜單一:通常成熟的孔雀魚各種飼料都會吃的很高興,不過要注意最好不要固定使用同一種飼料,可以偶爾變化一些口味,主要就是為了預防營養不均衡而造成問題。
飼養孔雀魚水族箱選擇
小型魚缸:孔雀魚既是小型魚,還是上層魚,其比較適合在小型、水不深的魚缸中飼養。
高度需求:一般情況下養孔雀魚的缸大都不會超過50厘米,高度也會在40厘米以下,而且水加得也會離缸沿大一些。
不宜太小:孔雀魚爭地盤的習慣,嚴重導致魚只致死,所以當地方狹小的時候適合單條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