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資料卡怎么寫 ?大熊貓的資料卡三年級下冊
大熊貓資料卡怎么寫。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目前全世界圈養大熊貓已達800只左右,棲息地面積約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它們憨態可掬,呆萌可愛,深受人們喜愛。然而,大熊貓的保護工作卻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大大熊貓的獵捕活動越來越猖獗,導致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急劇下降。
一:大熊貓資料卡怎么寫
?? 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更是面臨瀕危的珍貴稀有動物。迄今為止,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幾乎瀕臨絕跡的大熊貓,只有在我國的四川、陜西、甘肅部份地區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們的身影。目前全世界的大熊貓總數僅1000只以下,而且數量在不斷減少。根據科學統計有78%的雌性大熊貓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貓不育,這就給大熊貓的繁殖帶來了許多困難。二:大熊貓的資料卡
大熊貓(學名:Ailuropodamelanoleuca):屬于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頭軀長1.2-1.8米,尾長10-12厘米。體重80-120千克,最重可達180千克,體色為黑白兩色,它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志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據第三次全國大熊貓野外種群調查,全世界野生大熊貓不足1600只,屬于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截止2011年10月,全國圈養大熊貓數量為333只。大熊貓最初是吃肉的,經過進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齒和消化道還保持原樣,仍然劃分為食肉目,發怒時危險性堪比其它熊種。野外大熊貓的壽命為18-20歲,圈養狀態下可以超過30歲。
截至2018年11月,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再創新高,全球圈養數量達到548只。[1]2019年5月25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發布全球首張白色大熊貓照片。[2]
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種,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中國四川、陜西和甘肅的山區。
三:國寶大熊貓的資料卡
性情溫順、姿容可掬、行動逗人喜愛的大熊貓是人們最喜愛的野生動物園之一,現已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選用作會徽。其體長120~180厘米,尾長10~20厘米,尾長10~20厘米,體重60~110千克。頭圓而大,前掌除了5個帶爪的趾外,還有一個第六圓而大,前掌除了5個帶爪的量趾外,還有一個第六趾。軀干和尾白色,兩耳、眼周、四肢和肩胛部全是黑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棲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亞高山針葉林帶的山地竹林內。無固定巢穴,邊走邊吃,喜單獨活動,四處悠蕩。常在大樹下或竹林內臥睡。視覺較差,行動鍰慢,但能快速而靈活地爬上高大的樹木,并能泅渡湍流的河溪。主要以竹類的竹筍、竹葉為食,偶爾也捕食小動物。發情期為每年4~5月份,也有秋季交配的,每胎1仔,偶見2仔。
大熊貓(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一般稱作“熊貓”,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之一,數量十分稀少,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體色為黑白相間,被譽為“中國國寶”。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物種,屬熊科,現存的主要棲息地在中國四川、陜西等周邊山區。2004年全世界野生大熊貓數量約為1590只。成年熊貓長約120~190厘米,體重85到125公斤,適應以竹子為食的生活。大熊貓憨態可掬的可愛模樣深受全球大眾的喜愛,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會成立時就以大熊貓為其標志。2012年11月,最古老的大熊貓化石在西班牙出土,表明大熊貓的祖先或源自歐洲。 查看精彩圖冊
中文學名:大熊貓拉丁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別稱:貓熊、竹熊,銀狗,洞尕,杜洞尕,執夷,貊,猛豹,食鐵獸二名法:Ailuiopodidae melanoleuca界:動物界門: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綱:哺乳綱(Mammals)目:食肉目(Carnivora)亞目:犬型亞目(Caniformia)科:熊科(Ursidae)亞科:大熊貓亞科(Ailuropodinae)屬:大熊貓屬種:大熊貓分布區域:中國四川、陜西和甘肅等地。性情:溫順體征:肥碩似熊,頭圓尾短,黑白相間保護級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英文名:Giant Panda
大熊貓一般稱作“熊貓”,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之一,數量十分稀少,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體色為黑白相間,被譽為“中國國寶”。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物種,屬熊科,現存的主要棲息地在中國四川、陜西等周邊山區。2004年全世界野生大熊貓數量約為1590只。成年熊貓長約120~190厘米,體重85到125公斤,適應以竹子為食的生活。大熊貓憨態可掬的可愛模樣深受全球大眾的喜愛,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會成立時就以大熊貓為其標志。2012年11月,最古老的大熊貓化石在西班牙出土,表明大熊貓的祖先或源自歐洲。 查看精彩圖冊
中文學名:大熊貓拉丁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別稱:貓熊、竹熊,銀狗,洞尕,執夷,貊,猛豹,食鐵獸二名法:Ailuiopodidae melanoleuca界:動物界門:脊索動物門)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綱:哺乳綱(Mammals)目:食肉目(Carnivora)亞目:犬型亞目(Caniformia)科:熊科(Ursidae)亞科:大熊貓亞科(Ailuropodinae)屬:大熊貓屬種:大熊貓分布區域:中國四川、陜西和甘肅等地。性情:溫順體征:肥碩似熊,頭圓尾短,黑白相間保護級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英文名:Giant Panda
四:大熊貓資料卡小學生
大熊貓有胖胖的身子,像穿了一件黑白相間的外衣,三角形的耳朵,黑黑的眼睛像戴了大墨鏡似的,鼻子像一塊小蛋糕一樣,上面有黑色的巧克力,下面有白色的奶油,我都想吃了。小小的嘴在鼻子下好像被連了起來。它的四肢像帶毛的小黑柱子。它的爪子可以輕易的把竹子抓到嘴里,尾巴像一個黑毛毛球,非常可愛。
熊貓也叫“竹子熊貓”。但是現在優質的竹子越來越少了,很難喂飽熊貓了,所以,熊貓也越來越少了。因此,熊貓是我們的國寶,我們應該保護它。
五:三年級大熊貓資料卡
大熊貓
(別名:貓熊、竹熊)為食肉目熊科大熊貓屬動物,是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屬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物種,主要棲息地為四川、陜西和甘肅的山區。它頭軀長1.2~1.8米,尾長10~12厘米,體重80~120kg,最重可達180kg,大熊貓體型肥碩似熊、皮膚厚,體型豐腴富態,頭圓尾短,雄性個體稍大于雌性;臉頰圓,有大的黑眼圈,黑白相間的體色有利于隱蔽在密林的樹上和積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敵發現。相對鋒利的爪和發達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貓能快速爬上高大的喬木。大熊貓皮膚厚,最厚處可達10毫米。身體不同部分的皮膚厚度也不一樣,體背部厚于腹側,體外側厚于體內側,皮膚的平均厚度約為5mm,并且色白而富有彈性和韌性。
![](/d/cwbkimg/2023010920/c0dohcfhant.webp)
大熊貓的視覺極不發達。這是由于大熊貓長期生活于密密的竹林里,光線很暗,障礙物又多,致使其目光變得十分短淺。此外由于它的瞳孔像貓一樣是縱裂的。因此,當夜幕降臨的傍晚,它們還能活動。
大熊貓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棲息地有寶興縣及中國四川省境內的臥龍自然保護區等7處自然保護區,包括臥龍、四姑娘山、夾金山脈,和青城山一都江堰等9處風景名勝區組成,涵蓋成都、雅安、阿壩和甘孜共4市州的12個縣,面積9245平方公里。大熊貓棲息地擁有豐富的植被種類,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全球3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棲息于此。另外,這里亦是小熊貓、雪豹及云豹等瀕危物種棲息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該地區的環境與第三紀的熱帶雨林相似。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于2006年7月12日成為世界自然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