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小貓收爪子?
有一個二貨鏟屎官,總喜歡在小貓伸爪子,準備抓人時,把臉懟到貓爪子下!賭小貓會不會收不住,把鏟屎官的臉抓開花……可惜得很,這只貓平時總喜歡對著鏟屎官的手臂惡狠狠的又抓又咬,但對鏟屎官的臉卻總是像瓷器一樣,輕輕觸碰……絕對不抓!不知是鏟屎官的臉太好看,讓小貓不忍心抓花。還是貓有靈性,也懂得抓人不抓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二、小貓不知道收爪子
貓奴們應該都有過被貓抓的經歷,貓咪喜樂無常,也許一不小心你就觸碰到了她那跟敏感的神經,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訓練貓咪,讓貓咪盡量不要傷害人呢?
首先,先試著轉移它的視線,小貓精力無限,會想找人陪他玩,如果有條件的話,家里可以養兩只貓,這樣不在家的時候他們也不至于寂寞,也就不會有精力去攻擊人。
其次,如果沒條件養兩只貓的話,可以試著呵斥它,雖然聽不懂我們講話的內容,但是貓卻可以聽出來我們講話的語氣和語調的變化,如果貓咪向你發起“進攻”,你要很明確的呵斥他,并且拍打,警示他這是不對的行為,如此反復,一般一段時間后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或者給貓咪準備一些磨牙棒、磨爪石、玩具、球等等,貓咪動物的本能會抓老鼠,會有一定的攻擊性,用玩具讓他們發泄,滿足他們喜歡啃咬的本性。
再來如果還喜歡抓人的話,就噴水吧,貓咪怕水,如果貓咪明顯的向你發出進攻的動作,可以向其噴水來制止,如此幾次,想必貓咪再撲咬的時候就要想一想了。
最后,如果你家里的貓咪已經習慣抓人,無法改變的時候,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剪指甲了吧!這樣至少可以減少自己的痛楚。最沒辦法的事了。(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三、小貓幾個月才會收爪子
無論有沒有親自養過貓,大家應該都知道貓咪的爪子可以收起來,具體來說就是貓咪平時會把鋒利的指甲收進腳趾中,需要用的時候才伸出來。
養過貓的鏟屎官應該都喜歡用手去捏貓咪的肉墊,在最大的那一塊肉墊與其他小肉墊之間輕輕一按,貓咪的利爪就伸了出來,而鏟屎官一松手,貓咪的爪子也會回歸原位,就像某種神秘機關一樣,非常好玩。
沒玩過的鏟屎官可以把貓咪叫過來試試,但是要懂得適可而止,玩個一次兩次的貓咪可能懶得計較,把貓咪搞煩了可能就不愿跟你玩了。
貓咪的萌爪
而狗狗就不一樣了,養過狗子的鏟屎官應該也觀察過,狗狗的指甲是縮不回腳趾中的,只能在外面呲楞著,而且總體來說比較粗,還很結實。
給貓咪和狗狗剪指甲時感覺也不同,貓咪的指甲又薄又鋒利,用指甲刀能很輕松剪掉尖尖;而狗狗的指甲很圓鈍,要剪的話需要耗費鏟屎官更多的力氣。
那么為什么貓咪跟狗狗的爪子差別這么大呢?
要解答這個問題,就要從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的捕獵策略說起。
大家如果經常看動物世界或者野生動物紀錄片的話,應該比較了解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在生存策略和捕食方式上的差別。貓科動物大多是暗夜獵手,套用游戲術語應該類似忍者和刺客,喜歡單獨行動(獅子除外)。
絕大多數貓科動物最經典的捕獵場景是這樣的:一只食草動物正在低頭吃飯,不遠處的樹木或草叢后隱藏著一只貓科動物。貓科動物借助掩體悄悄前進,在合適的位置突然沖出來偷襲獵物,成功的話就會獲取一頓美餐,失敗的話就再接再厲,下次再找機會。
但是犬科動物不一樣,它們大多是具有社會性的群居動物,靠群體圍捕獵物來獲取食物,經常是依靠各自分工和捕獵策略,在不同方位追擊獵物,逐漸縮小包圍圈,直到能夠接觸獵物,再圍攻之。
也就是說,犬科動物捕獵主要靠追趕,以奔跑為主。
而在奔跑和轉向過程中,指甲會頻繁接觸到地面,一方面能增大摩擦力,另一方面指甲抓地時也可以為它們提供額外的力量,方便在奔跑時控制速度、方向與平衡,還能防止滑倒。
所以犬科動物的指甲必須足夠粗壯、結實才可以,如果太薄、太窄,就很容易在奔跑過程中造成額外損耗,甚至折斷。所以狗狗的指甲才像我們看到的那樣圓鈍、堅固,而且不能縮進腳趾中。
貓科動物就不一樣了,它們在捕獵時以潛伏為主,有時為了埋伏獵物需要不停改變位置,像花豹、美洲豹這種擅長爬樹的還會多角度立體式觀察和靠近獵物。
埋伏和偷襲獵物需要在安靜中進行,而指甲刮在地上難免會發出聲音,所以貓科動物的爪墊很厚,還演化出了爪鞘這一結構,能將指甲收起來,達到走路時悄無聲息的效果。
看上去問題解決了——只要在走路時把爪子收起來,需要的時候再用就好了。
但是大家不要忽略一件事,腳趾攏共就那么寬,如果指甲很粗、橫截面很圓,那么指甲是無法完全收進爪鞘中的,而且會很痛。
所以貓科動物的指甲在演化道路上漸漸變薄,橫截面為刀刃狀的細長類型,而不是圓形。這樣就可以完全收進爪鞘中了,雖然不如犬科的指甲結實,但鋒利程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再來說說貓科動物中的兩個例外。
一個是獅子,它們的爪子也能收進爪鞘,但它們的捕獵方式跟犬科類似,主要靠圍捕。
獅子最主要的優勢是數量和力量而不是速度,主要靠每個個體的強大力量集合起來去追捕那些奔跑速度沒那么快(但是肉多)的大型食草動物,策略上是群體對個體,所以獅子的爪子沒有再費勁往其他方向演化,而是跟大多數貓科動物一樣可以收進爪鞘。
但貓科中的另一個例外——獵豹就不一樣了,它們不是群居動物,而且主要優勢不是力量,而是極致的速度。
由于力量不占優,所以獵豹只能選擇較為瘦弱的中型食草動物為食。但這類食草動物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奔跑速度很快,所以獵豹也只能跟著往速度方面特化。
能夠收進爪鞘的指甲過于單薄、脆弱,在極速奔跑中不能給獵豹帶來幫助,反而有可能因此而損傷,所以獵豹的指甲漸漸變粗、變結實,并且無法再收回爪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