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脹肚子是什么原因|貓咪肚子特別大是什么原因
無論是剛出生的小貓、人工喂奶中的小孩還是斷奶期的小貓,一旦出現脹腹的情況,都是非常危險的,要立即開始處理。
要治療這個病,首先我們要清楚都可能是哪些原因,然后再展開有針對性的治療。
一般來說,新生兒如果出現這種問題,有可能是先天性腸粘膜異常,這會導致只吃奶,不排便,進而就會出現脹腹的問題。
其次,吃的不對,吃的太多,吃的變質,都可能導致脹腹,甚至是腹瀉。
此外,腸道中某種細菌的過度繁殖或者某種病毒,也可能導致腹脹,嚴重情況下會導致死亡。
但是不管怎樣,脹腹的問題發生以后,貓咪本身一定是非常痛疼的。
今天的課程,我會一一分析不同的原因。
▍脹腹的遺傳學原因
先天疾病是指小貓出生后的一種畸形。有些畸形,我們肉眼是能看到的,比如:肌腱萎縮、腭裂等。而有一些畸形是你表面看不見的。
這些小貓可能在出生的時候是正常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出現問題。
這其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畸形就叫做“肛門閉鎖”。簡單理解就是胎兒在胎盤中發育失常,肛門口沒打開,因此無法排便。
人類嬰兒中遇到這種問題,通常會通過手術解決問題。
但是貓狗遇到這種問題,手術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因為挺不過麻醉這一關。
這類小貓中,甚至在腸道中任何一處變得狹窄都會導致脹腹的問題。
有時候如果只吃奶的話,可能還好,會通過一部分糞便。但是當斷奶了,開始吃固體食物了,那么這時候的糞便就沒有那么容易通過了,進而就會造成脹腹。
這個病,通常需要獸醫給貓服用鋇餐,然后透過 X 光進行診斷。
腎臟的先天性缺陷也可能導致腹部膨脹。
腎積水以及多囊腎都可能導致器官腫大,腹部膨脹。
一般有經驗的獸醫,是可以通過觸診的方式,做出相對準確的判斷,進一步確診,需要做超聲。
▍食物所導致的脹腹
通常來說,母貓的奶含有比例合理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所以很少有小貓因為吃母乳而腹瀉或脹腹的。
然而,如果母貓再哺乳期身體有某種程度的感染,那么此時的奶水,可能也會變質,并且可能會對小貓構成威脅。
乳腺、子宮的感染都會造成“毒奶綜合癥”,這會導致腹瀉、綠色稀便、嗷叫、肛門紅腫等問題。
如果,人工喂養小貓的話,你做的奶粉與水的比例不對的話,就會導致便秘或者腹瀉。而如果此時,你沒有及時的人工幫助排便,則極有可能導致脹腹的問題。
在斷奶期,你可能會進一步為小貓應該吃什么而感到煩惱。
一般來說,由于干糧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而貓本身是缺少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酶的,因此轉而吃干糧就會出現碳水化合物不耐受的問題,這會導致脹腹或者大便很臭。
所以斷奶期的某些小貓,可能就會比較危險,此時你可以給它吃碳水化合物比較低的罐頭或者肉類,這樣做就有可能會較少腹瀉以及脹腹的問題。
此外,無論是斷奶期還是哺乳期的小貓。如果吃的十分多的話,也會造成腸粘膜過載,進而大量消耗消化酶,從而導致腹瀉或者脹腹。
因此,特別是未斷奶的小貓,一定要監測其體重。
人工補奶的話,補奶量以及補奶頻率都要按照小貓的體重來。
▍細菌、病毒以及寄生蟲問題
幼貓剛出生以后,腸道中通常是無菌的。
但是隨著暴露于母貓口腔、腸道以及糞便中的細菌以后,嬰兒的腸道中也會出現了不同的好的以及壞的細菌。
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天甚至一周的時間,不同的細菌才能夠在小貓的體內共生。而這些細菌的正常共處,對于小貓來說是有益的,它可以減少腸胃問題,也有助于免疫系統的發育。
而出生后就是孤兒的小貓,可能就沒有那么幸運了,因為它無法長期暴露于母貓身邊,因此腸道中細菌的發展,很可能是失衡的,而這些小貓,就會出問題。
雖然細菌共生,好處多多,但是某些情況下,也可能是問題的根源。
過度的繁殖可能會導致腸道炎癥,進而會導致腸壁出現破損,細菌會進入血液,導致進一步的感染,甚至敗血癥。
如果,是以上這種情況,一定要第一時間采取積極的治療方式,抗生素,支持性治療,都要上,以防死亡。
此外,奶粉比例不對,母貓奶水有毒,都會導致腹瀉和脹腹的問題。
貓的病毒感染,比如貓瘟、腸道冠狀病毒,都會導致腹瀉。
正常來說,冠狀病毒是不會致病的,但是它會發生突變,突變之后就很有可能引起傳染性腹膜炎——FIP。
FIP 有“干”“濕”兩種,而濕型傳腹就會造成腹水,看起來像脹腹一樣。
腸道寄生蟲,也會一些問題的根源。2 - 4 周大的幼貓可能會受到嚴重感染。
大型蛔蟲產生的幼蟲可以通過母貓的胎盤傳遞給胎兒。
鉤蟲也會在幼蟲階段,通過奶水,被小貓吃到肚子里。
等這些蟲子長大了,就會導致脹腹、腹瀉、體重減輕以及發育不良,甚至是貧血的后果。
因此建議,在四周大的時候,就可以給貓做首次驅蟲,十二周大的時候,可以重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