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糞怎么傳染弓形蟲?貓的弓形蟲傳染給人會有什么癥狀
貓糞怎么傳染弓形蟲?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怎么辦?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首先,我們要明白,狗狗為什么會拉肚子?其實,狗狗拉肚子的原因有很多多種。比如,吃了不干凈的食物,或者是腸胃不舒服,都會導致狗狗拉肚子。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寄生蟲感染了。那么,如果狗狗出現了的情況,主人應該怎么辦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你。
一:貓傳染人弓形蟲幾率大嗎
不要聽風就是雨,大驚小怪的,弓形蟲是通過糞便傳染的,你總不至于沒事碰它的屎吧如果是經常會跑出去那種你就要給它打疫苗如果是養在家里不出門的臟了洗下澡弄干凈點不要讓它長虱子它不去外面就不會接觸病毒怎么會感染狂犬病 弓蟲病呢貓在家里得病率很低的 弓蟲病是在它糞便里懷孕的人不要去給它弄便便它得弓蟲病是從生的不干凈的食物比如生肉 貓長達很好養的小時候就是容易拉肚子不要老換貓糧就好了我的貓瞇什么針也沒打我也經常被它咬傷抓傷它不出門 它沒病我就不會有啊弄傷了消下毒 或是用清水碘酒洗下或是擠出破損的那點血沒什么事的我的餓貓瞇最喜歡吃茶葉蛋跟榴蓮了貓就像小孩子一樣別太寵它也不能欺負它。
二:貓的弓形蟲怎么傳染給孕婦
如果你養貓,那你十有八九聽說過弓形蟲;如果你養貓并且還想要孩子,那我猜你還因為弓形蟲的問題跟家人或朋友吵過架。有的人甚至沒聽過弓形蟲的名字,但是就一口咬定懷孕不能養寵物。
那么,這個弓形蟲到底是何方神圣,能讓準孕婦或其家人聞風喪膽?
![](/d/cwbkimg/2023010920/ziyy10evihl.webp)
今天的主角不是貓,但貓必須出現。圖片:Chelinchan24 / Wikimedia
弓形蟲不是蟲剛地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一般簡稱為弓形蟲,是一種細胞內寄生蟲,可以隨血液流動到宿主體內的各個部位。雖然名字中有個“蟲”,但弓形蟲并不是動物,而是屬于SAR超類群下的囊泡蟲類。
剛地弓形蟲只有一個血清類型,但在不同地區,對不同宿主的致病性不同,所以其分離株可分為I型、II型和III型。
弓形蟲的一生主要有三種形態:滋養體(速殖子)、包囊(內含蟲體,蟲體也叫緩殖子)和卵囊。其中,對速殖子外形的官方描述為“新月形”,而速殖子也是急性感染期的常見形態,所以人們稱這種寄生蟲為“弓形蟲”。
染色后的弓形蟲速殖子,可以看到近似弓形的蟲體。圖片:Wikimedia
弓形蟲這輩子弓形蟲的一生,可以用“殊途同歸”形容。弓形蟲選擇中間宿主可謂是涉獵廣泛——共計200多種溫血動物(包括人)都能夠感染弓形蟲,如豬、牛、羊、馬、雞、犬、貓等畜禽,以及狼、狐貍、野豬、熊等野生動物。
好在因為貓科動物是弓形蟲的單一終末宿主,這點限制了弓形蟲在自然界的發揮(因為貓科動物在野外天敵較少,很少有動物通過捕食貓科動物感染弓形蟲),不然這家伙早就在自然界泛濫了。
圖片:《默沙東診療手冊家庭版》
弓形蟲生活史。弓形蟲的卵囊、包囊被貓科動物吞下后,子孢子和緩殖子會在貓科動物體內增殖后形成卵囊。卵囊隨糞便排出體外后,可發育為孢子化卵囊,再被中間宿主吞食,便可在中間宿主體內形成速殖子繼續增殖,在宿主的細胞中產生囊壁,再次形成包囊。
并不是只有貓會感染盡管提到弓形蟲很多人都會聯系到貓,但其實從生活習性的角度來說,狗比貓更容易感染弓形蟲,因為狗經常外出散步,從而增加了感染弓形蟲的風險;而在科學飼養的前提下,貓大部分時間宅在室內,因此感染弓形蟲的概率并不高。
遛狗時注意不要讓狗隨地撿食不明物體。圖片:PxHere
不過,由于貓是弓形蟲的終末宿主,弓形蟲只在貓體內產生新的蟲卵,所以只有貓才能傳播弓形蟲病,而狗或其他動物都不會傳播弓形蟲。
多數貓在感染弓形蟲后不表現臨床癥狀,但當被感染的器官(如肺臟、肝臟、眼睛)出現壞死時,會表現出臨床癥狀,一般表現為厭食、發熱、昏睡、呼吸困難以及眼部病變等。
弓形蟲感染造成的眼部病變。圖片:《貓病學》
對于寵物來說,感染弓形蟲的途徑都是相似的。當動物食用了被感染的生肉后,就有可能感染弓形蟲。散養家貓感染弓形蟲的風險是比較高的,因為它們會捕食野生的鼠類或鳥類。
所以為了你家貓和野生動物的安全,請一定不要散養貓!
為什么總強調孕婦事實上,任何人都有感染弓形蟲的風險。全世界約25%的人表現為弓形蟲血清學陽性。在發達國家,弓形蟲是感染人類最普遍的寄生蟲之一。中國的弓形蟲血清抗體陽性率約為6%。
圖片:Pixabay
在中國,住樓房的人大多是在室內養貓,而歐美國家有院子的家庭中,散養貓的情況比較多。這也是歐美國家人感染弓形蟲比例較高的原因之一。
在被感染的最初幾周,感染者有可能表現出類似感冒的癥狀,少數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可能出現淋巴結腫痛,以及肺部、眼部等部位的癥狀。不過,大多數身體健康的成年人幾乎不表現出癥狀。
弓形蟲會以包囊的形式,在宿主體內存活數月甚至數年之久,被感染的人或動物就是所謂的“無癥狀感染者”。
之所以強調能感染孕婦,是因為弓形蟲可以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母嬰傳播發生的概率約為30%~50%。
懷孕期間寵物怎么辦,是很多打算要孩子的家庭需要面對的問題。圖片:wallpaperflare
嬰兒感染弓形蟲若發生在妊娠早期,會引起較嚴重的后果,包括流產、畸形胎或死胎;若發生在妊娠晚期,胎兒可能早產,也有可能在出生時無臨床癥狀,但出生數月或數年后出現眼部疾病或精神發育障礙。
懷孕后,貓要送走嗎?弓形蟲不會憑空產生,所以如果你家的貓不是弓形蟲感染者,它就不會傳播弓形蟲病。
那如果你家的貓真不巧感染了弓形蟲呢?總的來說,貓把弓形蟲傳染給人的條件是比較苛刻的:
1. 貓是首次感染弓形蟲(因為貓如果曾經感染過弓形蟲,再次感染時一般不會大量排出蟲卵);
2. 貓在1~2周內排出含有蟲卵的糞便(貓感染弓形蟲超過3周一般不再排出蟲卵);
3. 這泡帶有蟲卵的糞便,在適宜的條件下經過了1~3天,形成了孢子(蟲卵在形成孢子之前沒有感染力);
貓砂及時清理,不光不臭,還能降低感染弓形蟲的概率。圖片:Ocdp / Wikimedia
4. 人接觸了這泡屎,例如鏟屎后不洗手直接拿東西吃,不是讓你吃屎;或貓接觸了這泡屎后,碰了人的食物,人直接吃掉這個食物,這樣才有可能感染弓形蟲(食物加熱到70℃,保持10分鐘以上,就可以殺滅蟲卵)。
人感染弓形蟲的過程, 完美詮釋了“病從口入”的道理。
如何預防弓形蟲?真遺憾,目前還并沒有研制出針對弓形蟲病的疫苗。但是我們通過研究弓形蟲的傳播條件,就可以采取相應措施大幅降低感染弓形蟲的風險。
- 養貓習慣
再說一次不要散養家貓!外出遛貓時要嚴格看管貓不要亂吃室外的動植物,避免家貓與野生動物接觸;
摸完貓后記得洗手;
飼喂正規貓糧,避免飼喂未經處理的生肉;
每天及時清理貓砂,定期對貓砂盆消毒;
平時定期給寵物做驅蟲,寵物的蛔蟲和鉤蟲也可以傳染給人類。
寵物也要注意嚴防“病從口入”。圖片:Robert W. Howington / flickr
- 個人衛生
加熱食物一定要熟透;
處理過生肉后需及時清理菜刀、菜板,并認真洗手;
生吃蔬菜水果時要清洗干凈。
- 對于孕婦
并不需要與你的貓或其他寵物分開,但可以暫停鏟屎工作;
可帶貓去寵物醫院做血液檢查,檢測IgG和IgM,獸醫師會給你他們的判斷和建議;
在確定貓沒有感染弓形蟲的基礎上,暫時限制貓的外出。
科學理性地看待弓形蟲,才能更好地避免弓形蟲感染,寵物貓和弓形蟲并不是充分必要條件的關系。對于孕婦來說,只要養成良好的養貓習慣,注意個人衛生,就可以規避感染風險。
本文是物種日歷第6年第135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歷
本文來自果殼,歡迎轉發
如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