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能吃虎魚嗎|孕婦能吃趴地虎魚嗎
孕婦能吃虎魚嗎?虎魚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魚類,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孕婦吃了對胎兒的發育有很大的好處。不過過虎魚的刺比較多,所以孕婦最好不要吃。而且虎魚性寒,不適合體質虛弱的孕婦食用,吃多了容易拉肚子。所以孕婦在懷孕期間盡量少吃或者者不吃,以免影響胎兒的健康。不過,如果孕婦實在喜歡吃,也可以偶爾吃一點,畢竟這種魚的營養價值還是很高的。
在農村的河里有許多魚,因為個頭小一般人看不上,卻是“窮人海鮮”,當下卻極為珍貴。野生魚生長在山澗溪流或湖泊中,以水草或水生浮游動植物為食,沒有固定的食物來源,為了獲得足夠的食物需要不停游動,因此上野生魚生長緩慢肉質緊實,口感細嫩鮮美。野生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氨基酸,維生素B12等物質,相比飼養的魚類來說更營養。
竄條魚
一位在58同城做食材批發生意的朋友跟我說竄條魚又叫餐條魚,餐子,是河里一種常見的小雜魚,過去在農村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會發現餐條。餐條魚個頭只有十幾厘米大小,游動迅速,別看嘴巴小卻喜歡搶食,不僅養殖戶不喜歡,釣魚人更是討厭餐條魚。餐條雖然不討人喜歡,卻肉質細膩,油炸或者焙干后用辣椒炒著吃,酥香焦脆越嚼越香,焙干后的餐條魚現在可以賣到30多塊一斤。最近食材市場的行情不錯,小編的朋友也準備開一家食材店做生意,最近正在58同城上挑選商鋪,可以根據地圖查找中意的商鋪位置,直到找到最滿意的商鋪所在地段,非常直觀。
柳根魚
柳根魚又叫拉氏鱥[guì],是一種原始魚類,柳根魚呈梭形,脊黑肚白無鱗像船釘魚。柳根魚對水質要求高,常見于野外水質清澈的溪流中,因為喜歡棲息在水邊的柳樹根須下面,就得了“柳根魚”的名字。
柳根魚是一種冷水魚,在自然環境下生長緩慢,因此柳根魚的肉質細膩,而且魚肉沒有肌間刺,吃起來細膩爽口,俗稱“奶包子”魚。柳根魚含有的脂肪酸和蛋白質比常見的野生魚高,而膽固醇卻很少,堪稱農村河里的“海鮮”。柳根魚對環境水質要求苛刻,在東北的一些溪流里難見到了,價格也越來越貴,野生的賣到了100多元一斤。
石爬子魚
石爬子魚學名叫“石爬鮡”,石爬子魚頭大尾巴小,無鱗背鰭隆起呈黃褐色,頭部扁平嘴巴大,眼睛退化成小黑點。石爬子不僅外形長得奇怪,而且它的活動方式也與普通魚類不同,石爬子通過吸盤狀的腹鰭在石頭上匍匐前行,以水中的浮游生物為食。石爬子魚是一種底棲魚類,分布范圍很窄只有在一些高山峽谷的溪流里才有,棲息在多礫石的山澗水流湍急的河灘,如今野生石爬鮡的數量很少,價格賣到了六七百元一斤。
![](/d/cwbkimg/2023010918/kw4z5kq4bbi.webp)
黃顙魚
黃顙魚,俗稱嘎魚,在一些農村又叫它黃鴨叫,黃骨魚。嘎魚外形上看兇巴巴的,頭部扁平尾巴小,胸鰭和背部呈刺狀,魚體無鱗是顏色土不拉幾的黃綠色,肚皮軟軟的還有扎手的硬刺,一般人看不上它。不過嘎魚的肉卻十分細膩,煮熟后呈蒜瓣狀,而且肉質鮮美沒有肌間雜刺,嘎魚營養豐富,在農村人們常用嘎魚煮湯,給老人孩子或孕婦來滋補。
黃黝魚
黃黝魚是蝦虎魚的一種,黃黝魚頭大身子細長,成魚只有5厘米大小,魚體無鱗呈圓滾滾的桶裝。蝦虎魚在農村俗稱“沙里趴”,而黃黝魚卻是農村河里不常見的蝦虎魚,黃黝魚對水質要求高棲息在水底的砂礫中,很難捕獲它。黃黝魚個頭太小了,一般人看不上它,可是黃黝魚卻肉質細嫩連魚刺都可以吃,在山東濟寧的農村常見的吃法是將黃黝魚裹上面糊,油炸后燒魚湯,然后調胡椒粉和陳醋,味道極鮮美。
![](/d/cwbkimg/2023010918/xpez2el454z.webp)
泥鰍
泥鰍相信大家小時候都在河里抓過吧,泥鰍魚皮上有一層黏液喜歡鉆進淤泥里,滑溜溜的特別難抓,俗稱“泥狗”。泥鰍的黏液有很大的土腥味,小時候在河里抓到泥鰍不吃,都拿來喂了鴨子。但是如今泥鰍卻是稀罕野味,身價倍增了。其實,泥鰍肉多刺少,可以吃的部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鋅,鐵,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物質,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卻很少,是一種美味又滋補的食物,農村有諺語“天上斑鳩,水里泥鰍”俗稱“水中人參“。
![](/d/cwbkimg/2023010918/3yvlvv14b5v.webp)
射蜂子魚
射蜂子魚,聽到這個名字就知道這不是一種普通的河鮮,射蜂子魚沒有魚鱗外形酷似嘎魚,別看它肥大的魚體圓溜溜肉乎乎很可愛,事實上射蜂子魚可是個厲害角色,射蜂子的背鰭和胸鰭呈刺狀,不熟悉的人如果隨意抓它,被它硬刺扎的位置會紅腫而且特別疼痛,腫得像一個大饅頭,比被馬蜂蜇了還夸張。不過你別擔心,射蜂子只正在在高海拔的山澗溪流中,一般人是見不到的。
射蜂子除了一根脊骨沒有肌間刺,而且肉質細膩入口即化,燉湯味道極為鮮美,有很高的食用和營養價值,堪稱江鮮極品。射蜂子魚只生長在深山水質清澈的溪流中,對生存環境要求苛刻,無法人工養殖,如今野生射蜂子魚賣到了八九百元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