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小時候耳朵小_小狗小時候耳朵立著長大了垂
編寫
1. 小狗小時候,耳朵太小,犬型還不明顯。
2. 大人們看一眼,根本不知道它是什么品種的狗。
3. 小狗的耳朵隨著它的成長而變得更大,犬型也已經很清晰。
4. 成長后,它的魔法般的大耳朵就像兩個風鈴,每次走路的時候都可以搖晃著搖曳著。
這很正常,過段日子就都長好好的了,我家的狗狗也是這樣過來的,放心吧。
感冒去打針,結果耳朵就聾了,小孩被打了一巴掌,耳朵就聽不見了,這些"意外"耳聾我們多少都聽說過。可是很多人不知道,這些看似"意外"的致聾,也可能和基因有關。
近日,河南省兒童醫院耳鼻喉科接診兩例意外致聾的患兒。1歲多的明明,因為發燒在當地診所打針治療,一個月后家人發現孩子對外界聲音刺激沒有明顯反映。
同樣,6歲的小光在踢足球的時候,不慎被足球碰傷耳部,耳朵聽力下降,最終導致耳聾。醫生分別對明明和小光做了聽力測試和耳聾基因檢查,不出所料,兩名患兒的基因均存在問題。
事實上,高危父母應主動接受遺傳咨詢和婚育指導,可減少后代出生聾兒的風險。在孩子出生后,進行新生兒聽力和耳聾基因聯合篩查。
![](/d/cwbkimg/2023010918/b5mgkmc3nw2.webp)
1.早期發現、早期干預遺傳因素的先天性聾兒,早采取康復措施,可有效避免語前聾。
2.對于藥物致聾基因突變攜帶者,給予明確和針對性的用藥指導和提示,避免發生藥物性耳聾,減少致殘率。
3.發現易受強力打擊或強烈聲音影響致聾的新生兒,可避免外傷致聾或聽音樂致聾得現象。
4.對遺傳性耳聾基因隱形攜帶者,可以早期預知以便有效避免。
![](/d/cwbkimg/2023010918/w0fffpengz5.webp)
醫生提醒,其實所謂的"一針致聾、外傷致聾"是基因缺陷導致的,如能提前知道孩子攜帶這種基因,早干預、早避免,這樣也許孩子能正常度過一生。
【知識延伸】
近年來耳聾發生率有增加的趨勢,有專業統計顯示,目前我國聽力語言障礙的殘疾人約有2600萬人,其中7歲以下聾兒達80萬人,并以每年新增3萬聾兒的速度在增長。對于兒童的聽力障礙,專家介紹,遺傳因素的影響約占65%,而在4—5歲以后出現的聽力障礙,遺傳因素可以上升到71%。
基因是我們人體內遺傳信息的核心單元,它控制著我們的生物學性狀,并通過遺傳被傳遞到后代之中。而相應基因突變也被遺傳到下一代,遺傳性耳聾就是因為耳聾基因突變導致。聾病是影響人類健康和造成人類殘疾的常見原因,許多聾病發病過程有遺傳因素作用。
專家介紹,耳聾基因篩查屬于耳聾的遺傳咨詢,能夠確定遺傳方式,計算再發風險,對患者及其家庭成員的患病風險、攜帶者風險、子代的再發風險作出準確評估與解釋;通過客觀、準確的生育指導和干預措施,從根本上預防和阻斷遺傳耳聾,實現預防耳聾出生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