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挑食,也許是主人的問題導致的
如今隨著飼狗大隊逐漸壯大,為方便我們這些家長提供狗狗更多的溺愛,制造商們似乎看到了商機,各類狗糧、狗罐頭、牛肉干、餅干等這類寵物食品層出不窮,還有些家長并不滿足于此,開始喂以人食,給狗狗對于食物的認知增加了多樣性。接著延伸出了這么一個問題:
其實大多數家長對于狗狗挑食的問題并不是這么重視,通常狗狗愿意吃什么就喂什么,迎合它的口味,甚至于為表達自己對它的寵愛,抱在懷里哄著喂,跟在后面追著喂。但是長此以往,會導致狗狗身體不適,出現各類問題。
挑食引發的身體疾病:
1. 全肉癥候群
2. 營養不良
3. 口腔疾病
4. 骨質病變
5. 內臟隱疾
6. 代謝異常
7. 皮膚病
注:全肉癥候群——長期喂食肉類食品引起,癥狀有急性出血性腸炎、嘔吐、痢疾等嚴重脫水癥狀,甚至導致死亡。
以上癥狀都是在狗狗長期挑食的過程中最常見的,除此之外,如果發現狗狗毛發不如往常有光澤,毛躁暗淡,這時你就得警惕起來了,調整狗狗飲食規范,樹立正確的飲食方式。
狗狗挑食的原因:
1. 人為原因
• 飲食不規律
未定時喂食,一天至少保持一頓
• 喂食種類過多
餅干、牛肉干、雞胸肉等輔食過多,甚至喂以人食,導致選擇性增加/腹瀉
• 食物過剩
缺乏運動,運動量少于攝入量導致食物過剩 / 輔食攝入過多,增加了飽腹感,導致無法區分輔食與主食
• 獲食容易
食物放置時間長,等待狗狗吃完后才收走,導致狗狗失去獲取食物的興趣
2. 病理原因
· 口腔疾病
牙齦腫痛、口腔潰爛或傷口等,會直接影響狗狗進食
· 胃潰瘍
導致狗狗進食速度緩慢,引起狗狗食欲降低
· 甲狀腺分泌低
降低狗狗新陳代謝,食欲降低,每天嗜睡、肥胖、毛發干枯等
· 應激反應
狗狗經過長途運輸、更換住所、主人、臨時寄養等變故,引起的食欲不振
3. 生理原因
· 發情期
· 季節/氣候
上述狀況可以作為各位家長自行判斷的基礎,但是也不排除主食中添加了過多的防腐劑、狗狗天生對食物缺乏興趣(尤其是小型犬或歷代被圈養喂食的品種)及領地意識強(主要是家里養了2只以上狗狗的家庭)等問題,如果遇到無法確定的情況請及時向獸醫尋求幫助,另外一定要保持水源充足、干凈。
拋開病理及生理原因外,作為家長在確認了狗狗挑食的原因后,該如何幫助它們樹立正確的飲食規范呢?
樹立正確的飲食規范:
1. 幫助狗狗區分人食與狗糧
不要從自己的碗 / 盆中拿取食物(骨頭肉片等)喂給狗狗,會導致狗狗將人食與狗食聯系起來
2. 定點喂食,一天至少一頓
一天兩到三頓,當狗狗成熟后(一般是六個月左右),可以適當減少喂食頻率,逐漸增加食量,不要將食物停留時間超過30分鐘(一般10—15分鐘最為合適)。如果到點狗狗仍然未進食,立刻拿走,下一次用餐時間重復此舉
3. 不要將輔食當成主食喂給
· 如果日常在狗糧中混入輔食,應逐漸減少輔食摻雜量
· 讓狗狗區分輔食與主食,只在訓練或獎勵時給予
4. 加強運動,增加饑餓感
過度運動會刺激狗狗對外界的探索,消耗更多體力,可以增加食欲
5. 使用益智玩具促進進食
類似于“漏食球”的益智玩具,可以讓狗狗通過玩耍獲得食物,增加狗狗對食物的興趣
在進行的過程中,如果是與家人一起生活,一定要提前溝通好“狗狗飲食調整計劃”的執行,如果你嚴格按照計劃進行,家人卻因為心疼、可憐等原因暗中給予狗狗“幫助”,那只能以失敗告終了。
狗糧在制作之初,就是為了滿足狗狗的生命保證、生長發育和健康所需三大基礎條件。并且每一款狗糧都是為了方便家長飼養,有著均衡營養、提高免疫力等優點,而這些都提醒著我們,狗狗與人類在營養需求上有所不同。因此我們不能以人類的營養需求來為其選擇糧食,也許我們以為是“疼愛”,實則是我們不想看到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