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是什么時候冬眠的|冬眠后的烏龜什么時候才可以喂食
烏龜是什么時候冬眠的呢?我們知道烏龜是一種爬行動物,它們的身體非常的柔軟,所以在冬天的時候,它們就會躲在洞里不出來,這樣就可以減少熱量的散失,從從而達到保暖的效果。而且烏龜的壽命很長,可以活到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因此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就發明了一種取暖的方法,那就是用烏龜殼殼來取暖。不過這種取暖方法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畢竟烏龜殼是非常難清洗的,如果不小心弄臟了,就會變得非常臟。
除了熱帶龜以外,亞熱帶及溫帶地區的烏龜,在冬季都有冬眠的習性。飼養烏龜作為寵物的朋友們,都非常想知道烏龜在什么時候開始冬眠。鶇龜先生也經常會收到類似的提問,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下這方面的信息。
烏龜開始冬眠并無統一時間,主要取決于外界溫度
烏龜是一種變溫動物,自身無法調節體溫,其活動能力取決于外界環境溫度高低。高溫時烏龜活躍,低溫時不活躍甚至冬眠,這是烏龜的基本生活習性。一年中,若以溫度20℃為界線,大致可以將烏龜的生活分為三階段:
(1)烏龜生長期。溫度>20℃為一年中的生長期,其中25-35℃為最適生長期,此時烏龜最為活躍,新陳代謝旺盛,消化能力好,生長迅速。而20-25℃范圍內,則屬于較適宜生長期,此時新陳代謝與活動能力均會變低。當然,這也不是說溫度越高越好,當溫度超出35℃時,通常對龜生長不利,容易中暑,部分龜有夏眠的特性,以此度過夏季酷暑。
(2)冬眠過渡期。當溫度低于20℃時,烏龜新陳代謝、消化能力和運動能力都在降低。大部分龜會逐漸停食,為冬眠做準備。15-20℃這個溫度范圍,就是烏龜冬眠前的過渡時期,溫度再低就要開始冬眠了。
(3)烏龜冬眠期。當溫度<15℃時,烏龜即開始逐漸進入冬眠期。其中10-15℃,由于溫度不夠低,此時屬于淺度冬眠狀態,烏龜時睡時醒;當溫度低于10℃,烏龜就進入深度冬眠狀態。不過冬眠溫度也不能太低,以5-10℃為最好,此時烏龜睡得最實。當溫度低于5℃,烏龜即有受凍的可能;若冬眠溫度長期低于0℃,烏龜可能會被凍死。因此,0-15℃范圍,都是烏龜的冬眠溫度,其中5-10℃最適宜。等到來年春季,氣溫重新達到15℃以上時,冬眠的烏龜會逐漸蘇醒,再次進入生長期。
以上就是隨著溫度的變化,烏龜基本活動特點。鶇龜先生將以上內容,簡單歸納為下表所示,供大家參考(表中溫度為平均溫度):
烏龜活動習性與溫度之間的關系
總結一下就是,烏龜是變溫動物,其生活習性是受外界溫度控制的,冬眠也不例外。由于全國各地同一時間,溫度并不相同,因此烏龜沒有統一的冬眠時間,但是有統一的冬眠溫度。當平均溫度低于15℃時,烏龜就會逐漸開始冬眠,到10℃以下正式進入深度冬眠狀態。大家可以根據自己所在地區的溫度情況,靈活安排烏龜冬眠。
各地區烏龜開始冬眠的時間
烏龜冬眠受溫度變化控制,對于全國范圍來說,同一時間內,各地區溫度不同。因此,烏龜并無統一的開始冬眠時間。但是對于某一地區來說,每年平均溫度15℃的出現時間,是具有規律性的。因此,具體到某地區而言,烏龜開始冬眠的時間也是有規律的。下面鶇龜先生根據各地區,低于15℃的平均溫度出現的月份情況,給大家總結一下不同省區烏龜開始冬眠的時間,結果如下表所示:
不同地區烏龜開始冬眠的月份時間
由上表我們可以看出,按自然溫度算:
(1)長城以北的東北、西北地區,包括東三省和甘肅、寧夏、青海、新疆,以及處于西南的西藏等地,基本在9月中旬開始,烏龜就會陸續冬眠。
(2)長城以南、黃河以北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陜西北部等地區,烏龜基本在10月中下旬開始冬眠。
(3)黃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區,包括陜西(除陜北)、山東、河南、江蘇和安徽北部等地區,烏龜要在11月中下旬,也就是目前時間,開始陸續冬眠。
(4)江淮之間地區,包括湖北、安徽和江蘇中部等地,烏龜則要在11月下旬至12月初開始冬眠。
(5)長江以南地區和西南地區(除華南),包括蘇南、皖南、浙江、江西、湖南、四川、重慶、云貴等地,烏龜基本在12月上中旬開始冬眠。
(6)華南地區,包括兩廣和福建南部等地,氣溫變得更為溫暖,烏龜冬眠時間更加延后,基本要在元旦前后開始冬眠。
(7)熱帶地區,例如海南島、云南西雙版納等地,溫度太高,沒有冬眠條件,因此烏龜不冬眠。
以上都是根據自然溫度15℃出現的時間統計。實際上,對于北方地區,冬季是集中供暖的,烏龜并沒有冬眠條件。因此,大家最終還是要根據溫度情況,來準確判斷烏龜的冬眠時間。平均溫度低于15℃,可以視為烏龜開始冬眠的溫度;低于10℃,是烏龜進入深度冬眠的溫度。簡單來說,各地區平均15℃溫度出現的時間,就是烏龜開始冬眠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