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養魚大戶|長江養魚大戶名單
1. 長江養魚大戶
每畝可用3.5斤紅糖+三分之一新活菌王噴灑全池。
具體用量要根據池塘水質、季節、水的溫度、水產生物不同生長時期決定。水產養殖科學使用紅糖可增強水產生物免疫力,減少病害發生。
河蟹的苗種以長江水產的苗種為優,盡量選擇規格齊整、體格健壯的幼蟹。購買的苗種在養殖時,應重視幼蟹的適應能力,先在水中侵泡幾分鐘,然后拿出,反復操作幾次之后,方可放入養殖池中,這樣可以提高幼蟹的成活率。養殖的方式,現在大多數是混養,能夠提高經濟效益也能提供螃蟹的食物來源。
2. 長江養魚大戶名單
養魚的成本和利潤一般是很難估算的,除非是養了很多年的,才有一定的經驗,才能算出個大概。而對于新手,不僅養殖技術要求高,而且也沒什么經驗,所以還是有一定風險的。養魚一年一般可以賺多少的問題要看水池大小、養魚經驗以及市場的行情,所以沒有具體的數據,根據近兩年來的魚價來分析,養魚的具體利潤也會根據所養魚種類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如果在農村常見的水庫中養草魚、鰱魚、鯽魚和鯉魚等魚類,一年可賺5萬元左右,若是養觀賞魚,賺的會更多一些。
3. 長江養魚大戶是誰
集裝箱養魚方法
在湖北當地,正在悄悄流行一種集裝箱養魚的法子。2020年4月,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的一個農莊養殖基地里,就采用了這種集裝箱式的養魚模式。集裝箱養殖最重要的特點,就是24小時的循環水。水從凈化后的池塘中抽到集裝箱箱體內。
4. 養魚大戶介紹
1、劉永好家族:根據2018福布斯富豪榜數據顯示,劉永好家族的財富值達到了425億元,在四川富豪排行榜中排名第1名,全國富豪榜單中排名第44名。劉永好家族主要管理著新希望,主要涉及農業、化工、金融等行業,現居住在四川成都。
劉永好
(高級工程師、企業家)
劉永好先生生于1951年,四川省成都市人,大學文化,高級工程師。
劉永好的創業實踐始于中國改革開放全面起步的1982年。當時他與自己的三位兄長一道,辭去其在政府部門、教育機構和國有企業的公職,到四川成都新津縣農村創業。他們變賣手表、自行車等家產,籌集1000元人民幣,作為創業初期的投入,從種植、養殖起步,歷經磨難,堅持不懈,經過六年時間,積累了1000萬元并在80年代末期轉向飼料生產。隨后的8年時間里,他們以自己的努力讓企業滾雪球式地發展,創出了中國最大的本土飼料企業集團——希望集團。希望集團是中國100家最大的飼料生產企業的第一名,曾被中國國家工商局評選為全國500家最大私營企業第一名。
希望的創業者們在推動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注意到家族式企業在管理方面的弊端,為了使企業跟上發展的潮流,他們分別于1992年和1995年兩次對原有的管理體制進行了調整并明晰產權。
1995年5月15日,劉氏四兄弟明晰產權并進行資產重組,從此分開各自發展。劉永言創立大陸希望公司,劉永行成立東方希望公司,劉永美建立華西希望公司,而劉永好組建了新希望集團并任董事長。
2、劉漢元、管亞梅夫婦:根據2018福布斯富豪榜數據顯示,劉漢元、管亞梅夫婦的財富值達到了280億元,在四川富豪排行榜中排名第2名,全國富豪榜單中排名第87名。劉漢元、管亞梅夫婦主要管理著通威,主要涉及農業、新能源等行業,現居住在四川成都。
劉漢元
(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企業家)
【發明網箱養魚】
1983年,靠著父母賣豬的錢創業,劉漢元逐漸成為中國最大的魚飼料生產商。他在家鄉的一條運河里開始 了漁業養殖,而當時四川幾乎不產魚。后來,四川的魚類養殖業正蓬勃發展,由1980年的平均每人每年消費1公斤到2001年的20公斤,這反映了國內魚類消費的增長。通威集團還在生產家畜、家禽飼料,2000年集團銷售額達61億元。
劉漢元的起步緣于他1985年的一項偉大發明。當時年僅20歲的他發明了“渠道金屬網箱式流水養魚”技術。一般人認為是低檔次產品的飼料,在他眼里卻成了高技術含量產品。
網箱養魚是劉漢元成功的起點,奠定了他作為一個技術人員對技術的迷戀和偏執。網箱養魚最早起于南方沿海地區,劉漢元不是簡單地模仿,他接受的是思想和觀念,不是單純的技術。他對做企業的認識再也沒有向前進一步,說穿了就是把做企業看作是技術創新和領先。如果說他和別的企業家有所區別的話,就是別的企業家還強調均衡、立體、多元,而劉漢元鐘情的就是技術創新,甚至把“高科技是企業的立足之本”當作自己的座右銘。
【開發魚飼料】
流水金屬網箱養魚獲得巨大成功之后,以劉漢元的技術和經驗,他距離成為一個養魚大戶或者一個令人羨慕的萬元戶只有一步之遙。
不難想象,這是一條輕松的成功之路。但是劉漢元決不是個淺嘗輒止的人。他意識到當金屬網箱養魚技術推廣開來,天府大地將會產生出千千萬萬個養魚大戶,問題是他們將拿什么樣的飼料來養魚?
當時市場上并沒有專門的魚飼料出售,許多農民也不懂得飼料的科學營養配方。村里有個農民這樣回答劉漢元說:“我用玉米面、谷糠和大米飯喂它們,人吃了能長,還怕魚不長肉?”后來的事實證明,一年之中這個農民的魚苗只長了不到半尺長,而劉漢元的魚苗在5個月內卻能長一尺半。農民服氣了,紛紛來向他討教怎樣制作飼料的訣竅。劉漢元最初是在家里用一臺小型絞肉機將原料粉碎,然后攪拌,家里人輪流動手,沒日沒夜地工作。當養魚戶越來越多,對優質飼料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時,劉漢元的小型絞肉機遠遠不能滿足需要,于是建飼料廠的迫切問題就這樣被市場供求關系這只大手提上了議事日程。
放棄唾手可得的安穩生活,選擇風險很大的挑戰,這就是劉漢元的性格。盡管他從來沒有建廠經驗,也沒有足夠的資金,但是他還是決心自建一座飼料工廠。
1992年春天,劉漢元走出家鄉小鎮,自籌資金1000多萬元在縣城里建起一座現代化飼料工廠,取名通威飼料有限公司,喻“通力合作,威力無窮”之意。廠區占地20余畝,設計年生產能力為10萬噸魚飼料,工廠從破土動工到完工剪彩,一共只用了短短半年多時間。這件事在當地引起轟動。
3、蔣衛平家族:根據2018福布斯富豪榜數據顯示,蔣衛平家族的財富值達到了275億元,在四川富豪排行榜中排名第3名,全國富豪榜單中排名第91名。蔣衛平家族主要管理著天齊,主要涉及礦等行業,現居住在四川遂寧。
4、柯尊洪家族:根據2018福布斯富豪榜數據顯示,柯尊洪家族的財富值達到了230億元,在四川富豪排行榜中排名第4名,全國富豪榜單中排名第127名。柯尊洪家族主要管理著康弘藥業,主要涉及制藥等行業,現居住在四川成都。
5、楊鏗:根據2018福布斯富豪榜數據顯示,楊鏗的財富值達到了145億元,在四川富豪排行榜中排名第5名,全國富豪榜單中排名第231名。楊鏗主要管理著藍光,主要涉及房地產等行業,現居住在四川成都。
6、賀正剛:根據2018福布斯富豪榜數據顯示,賀正剛的財富值達到了115億元,在四川富豪排行榜中排名第6名,全國富豪榜單中排名第316名。賀正剛主要管理著和邦股份,主要涉及礦產、化工等行業,現居住在四川樂山。
7、李家權家族:根據2018福布斯富豪榜數據顯示,李家權家族的財富值達到了100億元,在四川富豪排行榜中排名第7名,全國富豪榜單中排名第368名。李家權家族主要管理著龍蟒,主要涉及鈦白粉、磷化工等行業,現居住在四川成都。
8、何亞民家族:根據2018福布斯富豪榜數據顯示,何亞民家族的財富值達到了85億元,在四川富豪排行榜中排名第8名,全國富豪榜單中排名第455名。何亞民家族主要管理著利君股份,主要涉及機械制造等行業,現居住在四川成都。
9、劉滄龍:根據2018福布斯富豪榜數據顯示,劉滄龍的財富值達到了85億元,在四川富豪排行榜中排名第9名,全國富豪榜單中排名第455名。劉滄龍主要管理著宏達,主要涉及冶金、化工、房地產等行業,現居住在四川成都。
10、王俊民:根據2018福布斯富豪榜數據顯示,王俊民的財富值達到了75億元,在四川富豪排行榜中排名第10名,全國富豪榜單中排名第524名。王俊民主要管理著海思科,主要涉及醫藥等行業,現居住在四川成都。
5. 長江網箱養魚
在長江下游可以養殖鱸魚,按照正常程序養殖就可以了。
1、清塘、培水
有條件的池塘最好經過干塘清淤和曝曬,尤其是多年養殖的舊塘。在放苗前半個月進行一次清塘,每畝施放生石灰50千克或使用20克/立方米漂白粉帶適量池水消毒。如果未經干塘曝曬的,還要每畝使用30千克茶麩打碎浸水全塘潑灑,以徹底清除遺留的兇猛雜魚。消毒后的池塘經濾網納入新鮮水,每畝施放3-5千克“生物肥”培育浮游生物,待水質微綠色或微褐色則可投苗。
2、投苗密度
每年12月份至次年1月份放養經中間培育、已達10厘米的魚種,每畝放養2500尾為好,300天的養殖期畝產量可達1200-1500千克。另外每畝搭配投放100尾鯽魚和30尾花、白鰱,以增加養殖效益。
3、投餌
鱸魚比較暴食,應適當控制投餌量,以利于降低成本、減少腸胃病的發生和水質污染。投餌要做到定時、定點、定量,一般日喂2次,分別在上午7-9時和下午4-6時,日投喂量約為魚體重量的5%。要堅持馴食的習慣,在塘中搭一投餌橋,每次投餌前敲擊餌橋或撥響塘水,使魚群游來搶食,這有利于觀察魚群進食和健康狀況,方便采取應對措施。鱸魚搶食水中懸浮物的餌料,下沉后不再攝食,因此投喂小雜魚應耐心慢慢投喂。
4、水質管理
鱸魚的高密度養殖保持水質清新和溶氧充足十分重要,主要方法有:
(1)勤換水:特別是在中后期,每天的換水量要達30%以上。
(2)勤增氧:魚苗期可適當開動增氧機,隨著魚體的長大開動增氧機的次數越趨頻繁,尤其是在高溫天氣和養殖后期,夜晚可投放“顆粒氧”和開動全部增氧機、白天開動全部增氧機,保持塘水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
(3)施放微生物制劑: 高密度養殖帶來塘底大量的殘餌和排泄物,有害物分解后濃度升高,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氣,尤其是高溫天氣更為嚴重,這是魚病發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應適當施放生物制劑,使有益菌群除去水中的氨氮和亞硝酸鹽,保持良好水質
6. 長江養殖業
長江中下游地區河道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是中國湖泊最多的地方.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等大淡水湖,與長江相通,具有調節水量,削減洪峰的天然水庫作用,產魚、蝦、蟹、蓮、菱、葦,還有中華鱘、揚子鱷、白暨豚等世界珍品,水產在中國占重要地位,素稱魚米之鄉。
7. 長江魚養殖
一般只要掌握成熟的養殖技術,就比較容易飼養,軍魚屬于江河魚類,喜愛生活在流水環境中,主要分布在長江中游的干支流中,具有個體大、生長快、食性廣、耐低氧、抗病力強、易養殖等優點,軍魚因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深受人們喜愛。
軍魚養殖難嗎,附養殖條件及技術
二、軍魚的養殖條件
軍魚的生長環境要求水質清新,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8-28℃,在自然環境中以食水生昆蟲、植物種子和碎片、鮮嫩青菜及屠宰場下腳料為主,人工養殖條件下可攝食人工飼料。
軍魚養殖難嗎,附養殖條件及技術
三、軍魚的養殖技術
1、清塘消毒
(1)在放入軍魚苗前,首先需要用生石灰對養殖水體進行嚴格的殺菌消毒,可以有效的殺滅水體中的病原體和野雜魚。
(2)以帶水清塘的方法比較好,每畝水深1m的池塘,用生石灰200kg,清塘后水體放如入優質青料50kg漚制,適當培育水質,等待10天后,石灰毒性消失,就可放入種苗進行養殖。
軍魚養殖難嗎,附養殖條件及技術
2、放入種苗
(1)挑選規格為6-7cm的苗種,在晴天放苗,為了提高成活率,以及合理利用水體,一般需要對購進的苗種先進行精養,每畝精養池可投放體長6-7cm的魚苗4000-5000尾。
(2)喂食的飼料以蠶蟲、面包蟲、塘虱料、花生麩等為主,輔以紫背浮萍或切碎的鮮嫩青菜投喂,餌料投量為魚體重的10%-12%,經過30天左右的精養,體長可普遍達到13-15cm,然后再轉入成魚池養殖。
軍魚養殖難嗎,附養殖條件及技術
3、成魚池養殖
(1)混養的話,每畝成魚池塘可放軍魚種30-50尾,不需要另外投飼料,經過1年的養殖,體重可達0.5kg以上,純養軍魚的話,每畝可放養種苗800-1000尾,為了避免其它魚類爭奪飼料,可搭配些鳙鲃等濾食性魚類。
(2)一般養殖軍魚的池塘,因為投喂精飼料比較多,水質容易變肥,造成水質變壞,不利魚類健康生長,因此需要適度放養鏞鲃魚,有利于控制浮游植物的過度繁殖,保持水質清新,精養魚塘的飼料以蠶蟲、面包蟲或屠宰場下腳料等動物性飼料為主,投飼料量為魚體重的5%6%。
軍魚養殖難嗎,附養殖條件及技術
(3)輔以適量的花生麩、浮萍或切碎的青菜、鮮嫩青草,經1年的精養,大部分可達0.8kg的上市規格,同時軍魚對人工養殖環境和人工配合飼料有較強的適應性,魚苗經馴食后能非常好的生長,而且長勢迅速,一般人工全價料可參照鯉魚全價飼料配方,粗蛋白含量為30%以上。
(4)在水溫高以及魚吃食量大的6-9月份,每隔30天需要投放強氯精、滅蟲精等,進行水體消毒殺菌、滅蟲,以預防疾病發生,同時需要加強巡塘,觀察魚的活動、攝食情況,以及水質的變化,并且要經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質清新,有條件的可保持微流水養殖,可以定時、定點投放優質飼料,一般達到上市規格需要及時捕撈出售,有利于提高養殖效益
8. 長江養魚新政策
根據長江禁漁的規定,現在安徽省部分市施行了一人,一桿,一鉤釣魚的規定,禁止電魚,毒魚,禁止網箱養魚,這是為了保護自然資源,為了子孫后代有豐富的漁業資源,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能是一句空話,大家要自覺執行,保護環境。
9. 長江水產養殖
長江下游物產豐富,交通便捷,沿江地區人杰地靈,經濟發達。
日落西下,海天一色,景色怡人,每逢海水漲潮時,適應淡咸水生長的魚蝦類逆流而上,在長江之中繁殖生長,如長江四鮮:河豚、刀魚、鮰魚、鰣魚。國家保護水產有白鰭豚、中華鱘、揚子鱷等,還有眾多的雜魚、蝦蟹類,如籽蝦、毛蟹、鰻魚、黃道土魚,橋丁魚、鯔魚、白魚、沙踏皮魚等。10. 長江能養魚嗎
集裝箱式的養魚模式
通過和箱體內部連接的納米管,把底層的糞便翻上來,隨著循環水的推力,糞便以及其他排泄物,就被推力卸到集裝箱的底層,集裝箱的底部有一層排污管,排污管的三通負責控制水位。
進水的多少和排污三通出水的多少一致,相當于整個集裝箱內的水循環外加了過濾功能。過濾后的雜物和糞便,通過微粒機以及厭氧發酵的功能,可以用來種菜、種植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