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肉雞?|怎么養雞肉好吃
1. 如何養肉雞?
土雞要選擇生態環境優越的天然草原、天然山地、果園田野等適合放牧的場地飼養。要求場舍周圍5公里范圍內沒有大的污染源,有豐富的草料,且有小溪、山泉水最佳,其山地坡度以不超過25°為宜,且背風向陽、綠樹成蔭、水源充裕、取水方便。規模養殖還要求道路交通和電源有保障,便于飼料和產品運輸和加工。雞舍和運動場的大小設計標準,一般雞舍按照每只雞0.1平方米,運動場按每只雞1平方米計算,運動場周圍最好用竹籬和塑料網圍起來
2. 怎么養雞肉好吃
1、養殖八個月的土雞味道
農民朋友家里的土雞苗來源,大部分都是自家的老母雞孵化的小雞仔,有些人家就是在集上買的小雞仔,都是經過主人的精心照料,逐漸長大的土雞,農戶人家養土雞的方法,也是很簡單的,只是每天把雞放出來,抓幾把苞米或稻谷,因為南北方的不同,土雞的主要食糧也是不同的,在北方地區主要就是給雞喂玉米,因為北方那邊盛產玉米,早晨喂些玉米,晚上再喂一遍玉米,剩下的大部分時間,都由土雞自己決定,到外邊去尋找食物,吃些自己喜歡吃的食物,這樣養到八個月后,就可以殺著吃了,這時候的土雞味道鮮美,雞肉的肉質特別嫩,適應于大眾的口味兒。估計大家也吃過這樣的雞肉吧。
3. 怎樣養肉食雞
肉食雞平均一個月每只每天大概吃55克飼料。當然,不同品種有不同的克數。我說的是平均數。一只雞每天吃55克,那么二十只就能吃55*20=1100克。
那么接下來再算一個月吃多少?一個月按三十天計算
30*1100=33000(克)
二十只雞一個月需要33000克飼料
4. 怎么養好肉雞
養殖肉雞首先要建造雞舍,可以建立在交通便利、背風、光照充足、排灌正常、不積水的場地。在投喂飼料的時候以混合飼料為主,比如將玉米、南瓜、紅薯、稻谷等結合一起喂養。最后就是做好防疫工作,每天定時清除雞糞,定期對雞舍進行消毒。
1、建造雞舍:雞舍要建立在交通便利、背風、光照充足、排灌正常、不積水的場地,雞舍要做好休息室、運動場的規劃工作,然后要準備好水槽、食槽及溫度調控設施。
2、飼料投喂:最好是投喂混合飼料,如果投喂同一種飼料,會造成營養不良,可以將玉米、南瓜、紅薯、稻谷、木薯等結合起來一起喂養,比如玉米、稻谷可以磨成粉,南瓜和紅薯可以煮熟。
3、疾病防治:雞的常見疾病有大腸桿菌病、滴蟲病等,要做好防疫工作,以免影響養殖效益。每天定時清除雞糞,定期對雞舍進行消毒,不飼喂變質的飼料與飲用水,控制好養殖密度
5. 怎樣養肉雞的方法
土雞養殖方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選擇好的品種是成功的第一步,現在土雞市場比較亂,各種土雞品種很雜,以次充好,以雞場淘汰肉雞苗充當優質土雞的事情也發生很多,所以挑選好品種和雞苗是最關鍵的。雖然說普通肉雞就可以當土雞飼養,但是建議挑選專門的土雞種雞。透露個小秘訣吧,可以去山區收購老鄉家里飼養的草雞作為種雞,成本不高,質量要好的多,最關鍵的是肯定是好的土雞。
2、準備好的飼養場是成功的第二步,土雞飼養需要的地方大,因為最好散養。可以選擇山坡地(注意坡度不要太大),丘陵,河灘(注意好防洪)等。建議承包租賃荒山或者荒地,成本低,自然狀態好,少污染。選擇的場地最好有自然水源,如水塘或者溪流。也可以用現成的林果用地,注意,果樹林飼養的話,選擇高大的果樹,防止低矮果樹林土雞飛上去啄壞水果(建議選擇板栗,核桃等)。
3、做好疾病的防控是成功的第三步,目前禽類飼養最頭疼的就是疾病防控,嚴重的禽類疾病尤其是傳染病往往發病突然,發病快,規模大。發現疾病后迅速擴散到全場死亡甚至幾天的時間,所以必須做好疾病防控。必要的疫苗都要跟上,這方面不要吝惜投入,聘請專業的有經驗的獸醫定期過來檢查和免疫,同時飼養場地做好消毒,滅鼠,滅寄生蟲等工作。
4、適當補充飼料是成功的第四步,不是土雞就不能吃飼料了,讓純靠在飼養場地里找吃的來生活是不可能的,畢竟飼養場面積有限,而飼養的土雞又不能太少,而且在一些季節里土地荒蕪還是需要主要靠飼料來喂養,飼養場里天然的小蟲子,草葉,野菜等職能作為補充。當然如果飼養場面積大,植被多的話可以考慮更多依靠天然食料。
5、培養好的習慣是成功的第五步,土雞散養雖然說是散養,但是也要養成一些習慣,比如吹哨子會聚攏過來,一般從小雞開始換絨毛就開始訓練,在小范圍圈養半散養的時候就開始訓練,以后散養也每次吹哨開始喂食喂水,方便統一管理統一檢查,以后免疫,抓捕都方便的很。
6. 怎樣養雞呢
1、飼養雞種類的選擇。
雞一般有四個種類,蛋用雞,肉用雞,藥用雞和欣賞雞。
一般來說,自己家養的小雞是為了吃蛋吃肉,是蛋用肉用兼備的雞。假如是這種類型的雞,能夠挑選抗逆性強,肉質飽滿,骨頭細而皮薄的中小型雞種類。
種類確認了之后,就是挑選雛雞。首要要看雛雞的外形,他的大小是否滿足該種類的一般標準,羽毛是否干凈有序有光澤,其次就要摸摸雛雞,看看有沒有彈性,沒有彈性的小雞或許不太健康。便是要聽小雞的叫聲,叫聲需要清脆響亮。眼睛炯炯有神,羽毛干凈,叫聲響亮均屬于健康的雛雞。
2、養殖雞的環境。
一只雞好不好吃,健不健康,重要的一點便是是否散養。
雛雞,剛剛開始不能放出去,喂吃精細的小糧食和小蟲子漸漸育雛。在夏天,小雞要養滿30天才能夠放牧散養,在春秋時節則要45天,在冬天由于天氣寒冷,小雞的抗寒能力不強,簡單凍死,需要養到60天才能夠放牧散養。
好的雛雞,不能一開始就放出去,剛剛開始能夠吃精細的小糧食和小蟲子漸漸育雛。在夏天,小雞要養滿30天才能夠放牧散養,在春秋時節則要45天,在冬天由于天氣寒冷,小雞的抗寒能力不強,簡單凍死,需要養到60天才能夠放牧散養。放牧散養的牧園并不是往門口一放就能夠的。
3、防疫的嚴格。
嚴格防疫是養好散養放牧雞的重要手段。
一般來講,野生的放養雞本身的防病能力較強,但是他們往常觸摸病原菌的時機也更多。防疫是很重要的,由于一旦感染,不僅自己的雞場會出問題,還會感染其它人家的,死雞要及時整理。雛雞養育是必定要有滿足的抗體攝入,否則長大之后簡單成為病雞。必定要進行及時日常查看。
4、喂食控制,營養補充
嚴格控制飼料,霉變或不好的飼料不用。
根據生長特點和特殊時期,定期不定期做好特殊營養物質、維生素、抗應激營養物質和礦物質的添加。
綜合控制環境、科學育雛、辯證預防、適時分群,根據生長、產蛋情況合理搭配營養,合理控制開產時間,避免濫用藥物,是穩產高產的前提,是控制疾病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