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感覺器官
1.嗅覺靈敏
犬的嗅覺靈敏度位居各畜之首,對酸性物質的嗅覺靈敏度要高出人類幾萬倍。 犬的嗅覺器官叫嗅粘膜,位于鼻腔上部,表面有許多皺褶,其面積約為人類的四倍。
嗅粘膜內的嗅細胞是真正的嗅覺感受器,嗅粘膜內大約有兩億多個嗅細胞,為人類的40倍,嗅細胞表面有許多粗而密的絨毛,這就擴大了細胞的表面面積,增加了與氣味物質的接觸面積。氣味物質隨吸入空氣到達嗅粘膜,使嗅細胞產生興奮,沿密布在粘膜內的嗅神經傳到嗅覺神經中樞--嗅腦,從而產生嗅覺。
犬靈敏的嗅覺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氣味的敏感程度;二是辨別氣味的能力。 犬對氣味的感知能力可達分子水平。如當1立方厘米含有9000個丁酸分子時,犬就能嗅到,而在一般情況下每立方厘米的空氣中約有268×10.e 16個分子。因此,犬感受丁酸的濃度為3.36×10.e-17二有人將硫酸稀釋千萬分之一時,犬仍能嗅出。
犬辨別氣味的能力相當強,可在諸多的氣味當中嗅出特定的味道。經過專門訓練識別戊酸氣味的犬,可以在十分相近的丙酸、醋酸、羊脂酮酸等混合氣味中分辨出有戊酸的存在。警犬能辨別10萬種以上不同的氣味。
犬的嗅覺在其生活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犬主要根據嗅覺信息識別主人,鑒定同類的性別,發情狀態,母仔識別,辨別路途、方位、獵物與食物等。犬在認識和辨別事物時,首先表現為嗅的行為,如我們扔給犬某種食物時,犬總是要反復地嗅幾遍之后才決定是否吃掉。
遇到陌生人,犬總要圍著生人嗅其氣味,有時未免使人感到毛骨悚然。犬根據留在街角的味道信息就可以知道在什么時候,誰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有人說犬的生活完全依賴鼻子,雖然有些絕對化,但以此來強調嗅覺對犬的重要性也不為過。
犬敏銳的嗅覺被人類充分利用到眾多領域。警犬能夠根據犯罪分子在現場遺留的物品、血跡、足跡等,進行鑒別和追蹤。即使這些氣味在現場已經停留了一晝夜,如果犯罪現場保護得好,警犬也能鑒別出來。
人穿過的雨靴,雖經3個月之久, 警犬也能嗅出穿靴的人。緝毒犬能夠從眾多的郵包、行李中嗅出藏有大麻、可卡因等毒品的包裹。搜爆犬能夠準確地搜出藏在建筑物、車船、飛機等物體中的爆炸物。救助犬能夠幫助人們尋找深埋于雪地、沙漠及倒塌建筑物中的遇難者。
2.聽覺非常靈敏
犬不僅可分辨極為細小的高頻率的聲音,而且對聲源的判別能力也很強。據有人測試,它的聽覺是人的16倍。它可以區別出節拍器每分鐘振動數為96次與100次、133次和144次。這對人而言,是難以想象的。
晚上,它即使睡覺時也保持著高度的警覺性,對半徑1公里以內的各種聲音都能分辨清楚。立耳犬的昕覺要比垂耳犬更為靈敏。犬昕到聲音時,由于耳與眼的交感作用,有注視音源的習性。這一特征,使獵犬、警犬能夠準確地接聽到的聲音為主人指明目標, 以追蹤和圍攻獵物。
犬對于人的口令或簡單的語言,可以根據音調、音節變化建立條件反射,完成主人交給的任務。犬完全可以聽到很輕的口令聲音,沒有必要大聲喊叫。過高的音響或音頻對犬是一種逆境剌激,使犬有痛苦、驚恐的感覺,以致躲避。當然,在犬做出錯誤行為時,為了禁止或糾正,可以用較嚴厲的口令。
3.視覺較差
犬眼的調節能力只及人的1/5~1/3。犬對物體的感知能力決定于該物體所處的狀態。固定目標,50米之內可以看清, 超過這個距離就看不清了,但對運動的目標,則可感覺到825米遠的距離。犬的視野非常開闊,單眼的左右視野為100度~ 125度,上方視野為50度~70度,下方視野為30度~60度。它對前方的物體看得清楚,但由于犬的頭部轉動非常靈活,所以,完全可以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犬是色盲。在犬的眼里,世界就如同黑白電視里的畫面一樣,只有黑白亮度的不同,而無法分辨色彩的變化。導盲犬之所以能區別紅綠信號燈,是依靠兩燈的光亮度區別的。犬對灰色濃淡的辨別力很細微,依靠這種能力,就能分辨出物體上的明暗變化,產生出立體的視覺映像。 犬視覺的另一個特征是暗視力比較靈敏,在微弱的光線下也能看清物體,這說明犬仍然保持著夜行性動物的特點。
4.味覺遲鈍
犬的味覺器官位于舌上,但很遲鈍。吃東西時,很少咀嚼,幾乎是在吞食。因此,犬不是通過咀嚼慢咽來品嘗食物的味道的,主要是靠嗅覺和味覺的雙重作用。因此,在準備犬的食物時,要特別注意食物氣味的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