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絲鼠的特點,|毛絲鼠如何喂養
1 毛絲鼠產地
毛絲鼠是嚙齒目、毛絲鼠科、毛絲鼠屬動物的統稱。短尾毛絲鼠體型較大,體長30~38cm,尾長10cm左右;長尾毛絲鼠體型較小,體長24~28cm,尾長14~15cm。 一般雌鼠體重510~710g,雄鼠體重425~570g。前半身似兔,后半身似鼠,耳大鈍圓,尾毛蓬松。眼睛明亮,鼻端兩側有許多長須。標準毛絲鼠皮毛呈藍灰色,腹部漸淡至白色,腹中部有分界明顯的白色帶。
該物種群居、性情溫順、晝伏夜出,是原產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地區的兔子大小的花栗鼠類動物,以皮毛柔軟漂亮而聞名于世,由于受到人類的大肆捕殺而瀕臨滅絕。
毛絲鼠背部和體側的被毛為灰藍色,腹部被毛逐漸變淺至白色。體毛主要由絨毛組成,絨毛密而均勻,每個毛囊內簇生50~60根,每根直徑僅5~11μm,細于蛛絲,每叢絨毛中有1根針毛,直徑為12~15μm。
毛被呈美麗的灰藍色,毛干呈現出深淺交替的色帶,接近毛根部為深瓦藍色,毛干中段為白色,毛尖的顏色不同個體又可分為淺、中、深,但從鼻尖到尾端的脊背部接近黑色,兩側稍淺,腹部有狹窄的分界明顯的白色色帶。通過人工雜交現已育成青玉色、米黃色、木炭色、黑色、白色和銀色等。
2 毛絲鼠簡介
毛絲鼠(學名:Chinchilla)是嚙齒目毛絲鼠科毛絲鼠屬動物的統稱。毛絲鼠體型小而肥胖,尾端的毛長而蓬松。全身背滿均勻的絨毛,其狀如絲一樣致密柔軟,故得名。
該物種群居、性情溫順、晝伏夜出,是原產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地區的兔子大小的花栗鼠類動物,以皮毛柔軟漂亮而聞名于世,由于受到人類的大肆捕殺而瀕臨滅絕。
本屬只有2個品種,兩者皆為極危物種。由于毛絲鼠的長相與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動畫片《龍貓》中的主人公龍貓太郎相似,故后被港臺稱之為龍貓。
3 毛絲鼠怎么養
毛絲鼠是一種草食性小動物,飼料來源廣泛,飼養設備簡單,管理方便,投入勞力少,成本低廉(每只成年鼠飼養一年的成本為1千元左右),收效快,收益多,有較大的發展前途。
毛絲鼠的消化道特別長,盲腸發達,因此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通常飼喂干草、谷物和青飼料,或配合飼料,包括草本植物、蔬菜、野菜、桑葉、榆葉及苜蓿、谷物等,白菜等含水量太多的蔬菜不宜飼喂。精飼料除各種谷物以外,還可喂給麥麩、玉米面、豆餅粉。添加少量精食鹽、酵母粉、骨粉和其他礦物質,如鈣、鋅、磷、納、鉀、鐵、銅、鈷、錳等,添加量一般為鈣1%、磷0.5%、碘化鉀0.3/萬、硫酸銅0.5/萬、硫酸鋅1/萬,硫酸亞鐵1.5/萬、硫酸錳1/萬。例如:苜蓿草22%、玉米10%、豆餅粉18%、麥麩17.5%、小麥14%、大麥12%、骨粉2%、食鹽0.5%、酵母粉4%。成體飼喂量每日每只約25克,再補以干草和青綠飼料如紫苜蓿、三葉草、野稗草、貓尾草、野菜、車前、蒲公英、苦菜、水芹菜、胡蘿卜等,有利于生長發育,且鮮嫩多汁,適口性好,能夠刺激食欲。青飼料與精飼料的配搭應根據季節、氣溫和毛絲鼠的糞便干濕等情況決定。懷孕雌獸要多強加適量維生素E和蛋白質飼喂。對臨產雌獸還應適量增酸奶粉和多維葡萄糖(每餐加一勺),仔鼠出生后,繼續補充營養,可提高仔鼠成活率。對毛絲鼠的飼喂量應根據其生物學特性,科學地給予控制。喂量過大,不但浪費,增大成本,而且毛絲鼠過飽而減少運動,會影響其生長發育,甚至引起胃腸病。毛絲鼠白天活動量小,吃食少;夜間活動量大,因而夜間飼喂食量大。成體體重一般在500克左右,日采食量約為體重的5%~6%。其中顆粒飼料占80%,干草和青綠飼料占20%左右。每只每次喂1平匙顆粒飼料(大約15克),草料不受限制。一般1天喂兩次,每天上午8點和下午4點投喂,以夜間飼喂效果較好。喂鮮綠飼料如鮮草時,先要晾曬,不能喂帶露水的濕草,干草要切短,谷物要磨碎。細粉飼料易嗆喉,常引起異物性肺炎,濕料易腐敗,喂后易引起腸炎。飼喂的飼料品種要穩定,從喂干到喂鮮或從鮮到干,都必須逐步進行,過度時間應不少于1周,同時要全天保持飲水器內有清潔飲水。
4 毛絲鼠外貌特征
毛絲鼠多數具中等體型,但大毛絲鼠個體大,體長47~66厘米,最大雄鼠體重達八百余克;善跳躍,前肢短小 ,后肢長而粗壯 ;長尾毛絲鼠的尾長為20~40厘米,覆密毛,特別背面毛甚長,在跳躍中可用以掌握方向。該類動物皆頭大,耳大,眼大,吻寬,除大毛絲鼠后肢3趾外,四肢均具4趾。毛絲鼠是該科動物的一種。可人工飼養,全世界現養30萬~50萬只。體略肥胖,雄鼠比雌鼠小。
毛絲鼠背毛藍灰色或灰褐色,有黑毛尖,腹毛黃白色。經人工培育后,出現白、米黃、青玉、木炭、黑等色型。毛絲鼠軀體小而肥胖,前半身似兔子,后半身像松鼠,眼大耳長,尾端毛長而蓬松,鼻部兩側有許多長須。前肢短小靈巧,后肢粗壯有力,靠后肢坐立、跳躍,用前肢爪取食,姿態如松鼠。成年毛絲鼠體重400~500克,體長24~26厘米。 雌鼠體型較雄鼠大,體重400~600克,體長26~32厘米,標準毛絲鼠背及體側呈藍灰色, 腹部毛漸淺至灰白色,腹中部有分界明顯的白色帶。國外已雜交培育出青云色、米黃色、銀灰色、木炭色、黑色和白色等新型色型。毛絲鼠全身被毛致密柔軟,其狀如絲(毛絲鼠的名稱由此而來)。毛絲鼠的被毛組成十分特殊,每個毛孔由一根針毛和數十根絨毛組成毛束。
5 毛絲鼠生活習性
毛絲鼠有七大特點。一是群居;二是性情溫順,不咬人,但遇敵害,可發出哀叫聲報警,發怒時,則發出異樣的共鳴,偶有咬斗,勝者多為母鼠;三是晝伏夜出,毛絲鼠膽小怕驚,食量少,坐立用前肢小爪抓取食物一點一點地進食;四是在安靜、干燥、清潔、空氣新鮮、溫度15~20℃的環境下生活,喜沙浴,潔自身,愛啃木磨牙;五是抗病能力強,無特殊氣味;六是行動敏捷,善于跳躍,因此,宜籠養防逃;七是食性雜,主要吃牧草、樹葉及少量雜糧。
毛絲鼠缺乏汗腺,喜歡干燥陰涼的環境,適宜的溫度是5~27℃,氣溫為零度以下,或27℃以上均不適宜其生長。雨水太多,潮濕和寒風對毛絲鼠的生長發育都不利。室內溫度以18℃左右為宜,最低不得低于5℃,最高不得超過27℃,室內相對濕度應保持在40%~60%。每天飼喂之前應開窗通風換氣。在南方梅雨季節和冬季要注意防潮防濕。北方天氣寒冷,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特別要注意對幼仔的保暖。在炎熱天氣要搞好通風、遮陽,有條件的最好安裝降溫設施,并供給充足飲水。毛絲鼠喜清潔、愛沙浴,對飼具要定期消毒,每周至少要進行1次沙浴,每次沙浴20~30分鐘,以增進健康。此外,平時盡量少驚擾和撫弄它,盡量避免外人參觀,嚴禁貓、狗等動物進入場舍,要保持籠舍的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