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鼠簡介,|麝香鼠多少錢
1 麝香鼠簡介
麝鼠又名麝香鼠,青根貂(Ondatra zibethicus)是麝鼠屬中的唯一成員,是北美洲本土較大的水棲嚙齒目動物,后被引種到歐洲。它們在中大西洋被稱為"沼澤松鼠"。成年的麝鼠通常長約25~40厘米,并有一條約20~25厘米長的強壯尾巴。它們的身軀被一層厚、棕色而防水的毛皮蓋著。它們的后腿部分有蹼,有一對像人手的小前腿,重量可達1700克,大約是一只溝鼠的四倍重。雄性麝鼠在4~9月繁殖期間能通過生殖系統的麝鼠腺分泌出麝鼠香,具有濃烈的芳香味。麝鼠香既可以代替麝香作為名貴中藥材,又是制作高級香水的原料。
麝鼠是一種小型珍貴毛皮獸。體型像個大老鼠,身長35~40厘米,尾長23~25厘米,比田鼠體型大,體重0.8~1.2公斤。麝鼠周身絨毛致密,背部是棕黑色或栗黃色,腹面棕灰色。尾長呈棕黑色,稍有些側扁,上面有鱗質的片皮,有稀疏的棕黑雜毛。剛離窩獨立生活的小鼠,尾巴的側扁不明顯。麝鼠頭小,稍扁平,頸短而粗與軀干部沒有明顯界限。眼小,耳短隱于長被毛之中,耳孔有長毛堵塞。嘴鈍圓,有胡須。上下頜各有一對長而銳利的門牙,呈淺黃色或深黃色,露于唇外。四肢短,前足4趾,爪銳利,趾間無蹼,后足略長于前足,趾間有半蹼,并有硬毛。有一種鼢鼠與麝鼠相似,應注意區分。鼢鼠比麝鼠體積小,尾長僅5~6厘米,不側扁呈圓柱形,其后肢趾間無蹼,體毛顏色較淺。麝鼠屬嚙齒目,倉鼠科,麝鼠屬,俗稱青根貂、麝香鼠。
2 麝香鼠怎么養
對于麝鼠的營養需求,目前國內才剛剛開始研究,以往養殖戶都是根據經驗估計的,這是不科學的。由于研究的較少,各方面的意見也不統一,我們只選最實際的試驗結果介紹給大家,即營養水平與生長發育的相關研究。研究證明,消化能和粗蛋白的需要水平高低可直接影響麝鼠體型的大小、皮張幅度及繁殖性能。當遺傳的條件一致時,飼料里蛋白質濃度就成了幼鼠生長速度的主要因素。試驗證明,日糧中粗蛋白水平為18%~20%時,其日增重和飼料利用率最好,蛋白濃度過高,也不會有好效果,反而造成蛋白質飼料的浪費。在喂料方面,除前面介紹過麝鼠可食的食物外,特別提出一些麝鼠不喜歡吃的和有毒害的植物,它們是玉竹、小玉竹、紫宛、蒼耳、草烏、毛莨、白頭翁、山芍藥、威靈仙、側金盞花、唐松草、石龍芮、天南星、蓖麻、煙草、白屈菜、大麻、毒芹、羊蹄、鼠李、龍葵、曼陀蘿、麻黃等。
3 麝香鼠性別區分
麝香鼠的性別比較難以識別,性征不明顯,以下幾種方式識別個公母,具重要意義:
1、從肛門至尿生殖孔之間的距離來識別:這一間距不論成鼠還是幼鼠都是公鼠大于母鼠1/3左右,一般成年公鼠為1.8~2.5厘米,而母鼠為1.3~1.8厘米;體重在600克以內的幼鼠公鼠為1.58~1.77厘米,母鼠為1.06~1.37厘米。
2、從會陰部被毛的分布來識別:公鼠的肛門至尿生殖孔間的被毛致密,全覆蓋著皮膚,腹股溝兩側生有棕褐色的針毛,并形成一條縱線,而母鼠這一區域的被毛則稀疏且向兩側分開,無棕褐色針毛,此間由于少毛,可明顯的看見皮膚,尤其靠近尿道隆起的后方,有一小塊無毛區,皮膚裸露。
3、翻尿生殖孔識別:用拇指和食指按壓麝香鼠的尿生殖孔的兩側,使其外翻,若露出紫紅色略帶黑色的圓形龜頭,則為公鼠,否則為母。
4、排尿方向識別:麝香鼠受到驚嚇時一般都會排尿,人抓拿的時候也不例外,公鼠多向頭部方向排尿,而母鼠則向后臀部方向排尿;公鼠排尿后在尿生殖孔處淤留有乳白色有濃味的分泌物,而母鼠僅有水樣黃褐色尿液在尿道口上。
5、活動和性情上識別:公鼠的性情好動,粗暴,咬人,一般遇到響動,公鼠會先從窩里跑出來。繁殖產仔期間,出來搬食物的一般是公鼠。
6、體重上來識別:成年鼠個體一般是公鼠大于母鼠。
4 麝香鼠價值
麝鼠是一種小型珍貴毛皮獸。雄性麝鼠在4~9月繁殖期間能通過生殖系統的麝鼠腺分泌出麝鼠香,有芳香味。
麝香
既可以代替麝香作為名貴中藥材,又是制作高級香水的原料。麝鼠香中含有降麝香酮、十七環烷酮等成分,除具有與天然麝香相同的作用外,還能延長血液凝固的時間,可防治血栓性疾病。
毛皮
麝香鼠的毛皮又名青根貂皮,底絨豐厚,針鋒較亮,皮扳堅韌,皮板結實、堅韌、耐磨而輕柔,絨毛豐厚細軟,針毛富有光澤。可制成高檔裘皮大衣、皮帽、皮領、皮手套等,穿著輕盈、艷麗、美觀大方,優點是瀝水性強,不沾雨雪。
油脂
可用來制皂、制革和餐具的涂料、燃料和油漆工業的附加劑等。
麝鼠屬于草食動物,適應能力強,繁殖快,可棲息于不同的自然地帶和各種不同的環境中。易飼養,成本低,管理方便,經濟效益高。